人常說「人生如夢」,這句話看似空洞,卻總在某些時刻讓人心頭一震。當我們忙碌了一整天,夜深人靜時獨自靜坐,回顧所經歷的一切,才忽然明白:許多困擾我們的得失、榮辱與煩憂,其實都像夢境般短暫而虛幻。夢裡的悲歡,在醒來時往往顯得不值一提;人生的風浪,若能換個角度,也會漸漸淡去。

人生的夢,往往來自我們的執著。有人困在名利的追逐裡,日日為比較而焦慮;有人被情感的羈絆拉扯,因一段得不到的愛而痛苦;有人則為未來的不確定感而惶惶不可終日。這些情境,就像夢裡的幻境,當下真切,卻未必能長久。當我們願意放下、願意看穿,就像夢醒時分,那份清明便會油然而生。
「心自清」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智慧。它不是什麼都不想,而是在想過、走過、愛過、痛過之後,逐漸懂得取捨。心清了,看待事物就會更簡單:不再斤斤計較一時的輸贏,不再執著於他人的眼光,也不再害怕生命中的變化。就像山泉水,因為澄澈,所以能映照藍天;心若清明,也能映照世界的美好。
回顧過往,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陷入「夢境」般的執迷。有時覺得沒有那份工作便不能安心,沒有那段感情便不能完整,沒有達到某種標準便不算成功。可當歲月流轉,回頭望去,才驚覺那些曾經無比重要的事,如今早已模糊。真正留下來的,往往不是結果,而是一路走來的體會與成長。
人生之所以像夢,正因為它充滿無常。沒有誰能永遠停留在高峰,也沒有人永遠困在低谷。今天的痛苦,可能在明天就成為笑談;今日的榮耀,也會隨時間淡去。若能把握這份「如夢」的感受,就能在起伏之間,找到安放自心的力量。
試著想像:當我們在夢裡哭泣,醒來卻發現枕邊乾涸,心中是否感到釋然?同樣地,現實中的憂愁,若能以夢的眼光去看待,也會知道它終究會過去。人生本就沒有永恆的困境,唯一不變的,是我們是否能在心裡留一份清明。
因此,當生活令你感到疲累,不妨提醒自己:「這不過是一場夢。」暫時的低谷,像夜裡的惡夢,終將隨晨光消散。而我們要做的,是在醒來之後,讓心回歸澄澈。與其困在過去,不如把握當下;與其惶恐未來,不如安住眼前。當心靜下來,便會發現原來世界依舊柔和,人生依舊值得。
「人生如夢,醒來心自清。」這不是一種消極的逃避,而是一種積極的超越。它教會我們在幻境裡練習放下,在真實中學會珍惜。當我們不再被夢境束縛,就能自在呼吸,坦然走過每一段人生的風景。
或許有一天,我們終將帶著微笑告訴自己:夢已醒,心已清。無論曾經走過多少曲折,留下多少遺憾,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我們,依然能以一顆清明的心,擁抱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