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爆、罪孽、受害者:戰爭結束,留下的是恐懼還是希望?--《25座二戰紀念碑:我們是定義歷史的人,還是歷史的囚徒?》(三)

羊令-avatar-img
發佈於書評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of worlds.”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1945年,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炸開,這象徵著人類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的結束。然而戰爭結束遺留下來的,是希望、對和平的期盼,還是對人類的破壞性的恐懼?



第四部 浩劫 Apocalypse

二戰對於美國、英國、蘇聯這些地方,可能是一場象徵「正義最終會戰勝邪惡」的戰爭。然而對於被大規模摧毀的城市,對他們而言,二戰只可能是一場世界末日。

第二十一章 原爆圓頂屋與和平祈念像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兩枚原子彈小男孩(Little Boy)和胖子(Fat Man),分別炸摧廣島和長崎。目擊者都無法了解他們當時遇到了甚麼事,他們以為是太陽爆炸了,或是世界末日。原子彈爆炸比起其他戰爭期間的摧毀或滅絕有不同意義,它不僅僅影響廣島和長崎的受害者,而是整個人類未來,若原子彈被廣泛使用,人類的未來會是怎樣。

在廣島,原爆後所有建築幾乎剷平,剩下「廣島縣產業獎勵館」的殘骸勉強屹立,成了方圓數英里最高的建築物。它的存在讓人想起浩劫前曾經存在的城市,帶着消滅一切事物的印痕。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原爆圓頂屋列為世界遺產。

原爆圓頂屋,廣島

原爆圓頂屋,廣島


長崎的和平紀念像位於和平公園。雕像是一個無比壯碩、宛若神般的人,一條腿彎曲在石上,另一條腿準備隨時躍起,右手指向天際對準核武威,平伸左手則象徵和平。創作者北村西望指這座雕像是融合東西方文化,佛陀和上帝的特質,象徵和平。

和平紀念像,長崎

和平紀念像,長崎


日本作為二戰中原子彈的受害者,我認為固中有其複習性。一方面,平民固之然是戰爭的受害者,我們不能否認他們承受着極為巨大傷痛;另一方面,日本作為二戰軸心國之一,他們的惡行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個國家的惡行,多大程度上需要民族的所有人來承擔?他們又怎傳譯這個同時是加害者和受害者的身份?

書中寫道經歷原子彈摧毀,日本把自己定位為原爆的受害者和祈求和平的國家。廣島和長崎的紀念碑主題都集中於「祈求和平」,而日本政府和報章習慣把自己描述為「唯一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原爆讓日本把自己定位作受害者,逃脫了過去的罪責,彷彿之前所犯下的罪行因原子彈拿到「免死金牌」,再強調推廣和平讓自己從「戰爭輸家」變成「和平贏家」,也激怒了不少受害國家。

同時,位於廣島和長崎的資料館,並沒有對轟炸者作出任何責難。在廣島的博物館並沒有提及使用核武器的美國領導人或飛行員。在長崎的和平祈念像,也只有提到「原子彈」和「戰爭」,和平公園裏並沒有任何東西提及到美國。這樣,也讓美國和日本得以建交。



第五部 重生 Rebirth


第二十五章 歐洲解放之路

歐洲解放之路是一條長達五千公里、跨越多個國家的健行步道,連接西方盟軍向歐洲解放過程中所經的主要地區。路始於丘吉爾位於倫敦的戰情室,沿途有好幾條分岔支線經過發生重大戰役的戰場,人們會經過諾曼底、巴黎、布魯賽爾等,終點位於德國柏林。這個跨國界的紀念碑,把德國也納入其中,也就表示德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都從納粹主義解放。

它有多條主題路線,歡迎人以步行或踏單車的方式,沿途參訪紀念碑和博物館,網站亦有相關的歷史和人物的介紹。



雜談

關於二戰記念碑的前兩篇文章,我大概花了一星期就寫好。然而,這個章節我拖延了整整一個月,一方面是廣島和長崎的不是單一的「紀念碑」,而是整個空間,包括公園、博物館和眾多紀念碑,都在紀念這場浩劫,礙於篇幅我最後選擇只描寫原爆圓頂屋和和平祈念像兩個最具象徵性的東西。

另一方面,書中對於日本人自身定位的描述,讓我遲遲不知道怎樣下筆。作者寫到日本人認為廣島和長崎是為過去罪責負出代價的證明,以至於他們不用對過去負責。我不能確認日本人對過去罪行的態度,我沒有接觸日本人未能理解他們真實想法,同時我所搜尋的新聞都是中文(而且都不是近期的),當中可能夾雜着主觀想法。

我找到最近期的相關內容,是BBC早前於日文youtube頻道發布了關於日本從未正視二戰所犯下的罪行的影片,下方的留言可以說是非常有趣。雖然不知道下方留言代表了多少日本人的想法,但留言大多是責罵英國未為過往的殖民史負責(BBC是英國公司),並未有直接回應問題。

下一章節,將是個人對於此書,對於歷史和紀念碑的一些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令隨筆
4會員
8內容數
音樂劇、書本,和動漫相關的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半夢半醒的世界 》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基石,半虛構半紀錄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人小野田寬郎的戰爭,他的戰爭在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並未結束,而是持續了29年。
Thumbnail
《半夢半醒的世界 》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基石,半虛構半紀錄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人小野田寬郎的戰爭,他的戰爭在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並未結束,而是持續了29年。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末期盟军的没落行动。没落行动是盟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并最终击败日本的一个计划。主要由两项主要行动组成。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整个计划分为两次主要单独行动,分别是攻占日本最南端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进入东京平原的皇冠行动组成。没落行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末期盟军的没落行动。没落行动是盟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并最终击败日本的一个计划。主要由两项主要行动组成。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整个计划分为两次主要单独行动,分别是攻占日本最南端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进入东京平原的皇冠行动组成。没落行
Thumbnail
曼哈頓計畫的成果,就是人類歷史上破天荒地使用新型態的戰略武器—原子彈,分別投擲於廣島與長崎,造成包含平民在內的二十餘萬人因此喪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劃下休止符。本書架構在發掘兩「具」遺骸的詭譎之處,帶領讀者一窺當時戰爭結束才是苦痛的開始,飢寒交迫、流離失所的倖存遺孤,如何面對殘酷的世界,憎恨的對象是?
Thumbnail
曼哈頓計畫的成果,就是人類歷史上破天荒地使用新型態的戰略武器—原子彈,分別投擲於廣島與長崎,造成包含平民在內的二十餘萬人因此喪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劃下休止符。本書架構在發掘兩「具」遺骸的詭譎之處,帶領讀者一窺當時戰爭結束才是苦痛的開始,飢寒交迫、流離失所的倖存遺孤,如何面對殘酷的世界,憎恨的對象是?
Thumbnail
「生存與毀滅,這是個問題」,初次遇見這句時,覺得它顯然是句廢話文學,著句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場一句獨白,是一句廢話文學?顯然不是,走過茫茫恆河沙,前往思與智的道路上 民主與壓迫 戰爭與和平 生與死 文明與愚昧 生存與毀滅,這是個問題,望三思。
Thumbnail
「生存與毀滅,這是個問題」,初次遇見這句時,覺得它顯然是句廢話文學,著句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場一句獨白,是一句廢話文學?顯然不是,走過茫茫恆河沙,前往思與智的道路上 民主與壓迫 戰爭與和平 生與死 文明與愚昧 生存與毀滅,這是個問題,望三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