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 / 拿著鏡子奔跑的人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當你覺得沮喪時,
不妨回頭看看,
你已經走了多遠的路,
這會讓你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 連美恩
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 / 圖擷取自金石堂

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 / 圖擷取自金石堂

書本摘要 /《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

這本書的作者連美恩為了成為攝影師,帶著不安卻懷抱熱情前往倫敦。旅程一開始便因入境被拘留,展開與現實的衝突。之後她落腳於東倫敦,面對文化差異、居住環境、打工與攝影助理工作的挑戰,也在孤單與自我懷疑中不斷摸索。過程中穿插人際、愛情、旅行與攝影經歷,展現夢想的浪漫與現實的磨練。


這是一段從拘留室到倫敦街頭的旅程,
也是關於勇敢冒險、面對不完美卻不放棄夢想的成長故事。


連美恩在《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中,記錄了自己為追求攝影夢想而前往倫敦的過程。從入境被拘留的驚險開始,她在陌生的異國環境裡,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夢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即便如此,她仍選擇留下,並搬進東倫敦,展開一段全新的生活。

書中描繪了她在東倫敦落腳後的種種經歷:如何適應當地的居住環境、與個性各異的室友相處、在工作中面對陌生的專業技術與人際關係,以及因語言、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困難與誤解。這些挑戰雖常讓她懷疑自己,但也一步步推動她找到自己。

隨著在倫敦的時間累積,她開始有機會嘗試各種攝影工作,從助理到接案,逐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風格。攝影對她而言不只是技術,更是「用影像說故事」的方式,因此每一次拍攝也成為她與世界交流、理解自我的途徑。

除了工作與夢想,書中也包含了她在愛情、人際與旅行中的經歷。無論是短暫的浪漫、文化差異帶來的尷尬,或是一個人在異地的孤單時刻,都交織成這段冒險的重要養分。


自由和孤獨往往並存,追夢並不是完美的旅程,
但跌跌撞撞的每一步,最終都會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這本書不僅是旅居與攝影的紀錄,也是一次「自我尋找」的過程。它呈現了夢想與現實的拉鋸、成長的掙扎與收穫。

不要等到完全準備好才出發,
因為行動本身就是成長與準備的一部分。

讀後心得 /《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

連美恩的旅行書寫,從第一本《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開始,就讓我對這個作者印象深刻,用一種不同於主流的旅行方式,文字紀錄心境感受,照片帶著藝術視角,旅行方式憑藉創意勇氣,打開世界的大門。

那本書為我的27歲開了眼界,原來旅行,不只一種方式。

而《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書中談到工作上的心情,從攝影心境的變化,一台相機的隨手紀錄,到依賴設備的迷惘,再到最後回歸視角本身,透過他人來調整自己的藝術呈現,和看世界的方式。最後,對自我定位的覺醒。

旅行的意義,好像在這裡被重新定義,作者起初是帶著滿滿的好奇心與新鮮感出發,隨著時間推進,新鮮感會流失,孤獨感會襲來,人可能因此迷失。但在霧裡摸索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幸運的遇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彼此的共鳴與支持,就能成為繼續前行的動力。


「慢慢地,我不再害怕一個人上路這件事,因為我越來越清楚地知道,當你勇往直前地朝你想去的那個方向奔跑時,就會在路上遇到跟你有一樣目標、一樣夢想的人,他們將成為你的朋友, 與你一起分享築夢的美麗果實。」- 連美恩


在經歷過自我闖蕩世界後閱讀這本書,感觸更深刻,這本書寫出的不只是旅行的故事,也紮紮實實的寫出了關於「如何在異鄉與孤獨中,重新找到自我與連結」的答案。

看著這本書,那些曾經無法用言語描繪說出來的感受,作者完整的把那些我不知道該如何說出的細膩體會,透過文字傳達出來。

看著她的文字才發現,原來我的感受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表達。

這是獨自走過世界一圈的旅人才會明白的感受。


讀後省思 /《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

1. 夢想與冒險的勇氣

追夢並不需要「完全準備好」,而是先走出去,讓過程成為最好的準備。

2. 文化衝擊與適應

選擇不斷調整與學習。旅行因此不再只是風景的消費,而是與不同文化正面交鋒,逼迫自己成長。

3. 自我懷疑與身份追尋

經常懷疑自己,也在懷疑的過程中逐漸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完美的外在條件,而是一種獨特的視角與風格。

4. 人際與愛情的試煉

友情與愛情的交錯,有陪伴、有衝突、有取捨,這些關係映照出我們在陌生城市裡找尋歸屬感。

5. 自由與孤獨的辯證

勇敢出走帶來自由,但自由往往伴隨孤單。最終學會接受孤獨,當成自我對話的機會。孤獨不是空洞,而是更清晰看見自己需求的時刻。

6. 思考

在夢想與現實該如何平衡?

在追求自由的同時,是否也可以與孤獨並存?

在追夢的過程裡,可不可以忍受挫折也是成就的一部分?

不要等到「完美時機」才出發,因為出發本身就是最好的開始。

精選語錄 /《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

  • 做著大人的事情,用著孩子的熱情。
  • 「You have to know what you are doing(你必須知道你在做什麼),少想著依賴器材,多用這裡。」同事用手指了指他的腦袋。
  • 我一直渴望能透過我的攝影,透過我的文字,把我觀察到的,那些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希望、夢想、悲傷和拉扯,用一種戲劇化的方式放大後,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我想傳達的,是一種狀態,一個問號,不是一個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我做的,也許只是一件叫做提醒、或是喚醒的動作。
  •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一個要好的畫家朋友曾經跟我說過的話,他說,與其說他是個畫家,不如說他是個拿著鏡子奔跑的人,他拿著鏡子,來回奔跑,每當跑到人們的面前時,他就停下來,用鏡子照著那個人的臉並高聲呼喊:「這就是你的模樣喔!」
  • 鏡子裡的那張臉,那張屬於心靈的臉,是好看或不好看,快樂或不快樂,由那個人自己決定,我們不批評。我們只是一個拿著鏡子奔跑的人,我們只是一個媒介。
  • 我們渴望用我們的敏感和天真,讓你更了解自己,了解這個世界,了解很多事情都不能用二分法處理,原來善良中可以夾帶著邪惡,富足中可以夾帶著貧窮,我們如此複雜又如此單純,因為我們不是機器,我們是人。
  • 突然發覺自己當時經歷的,不過是生命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波折罷了。
  • 路程艱苦,但夢想和夥伴,讓他們每個人都變得勇敢。

適合閱讀族群 /《我從拘留室搬進東倫敦之後》

  1. 對未來方向不確定的人
  2. 經歷自我懷疑的人
  3. 有「出走」或「留學夢」的人
  4. 對孤獨與自由矛盾的人
  5. 對攝影藝術或文字旅行有興趣的人


++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 ++
++ 喜歡『讀書筆記』,歡迎加入【隅光書房】++
++ 不定期更新【隅光咖啡廳】,歡迎加入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隅光咖啡廳 | 書籍.電影.生活
3會員
17內容數
「隅光咖啡廳」 是一個交織了 心靈 x 書籍 x 電影 的分享空間。 每個故事都有值得被聆聽的角落,每本書及電影,都能為人生帶來新的啟發。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於萊頓交換歸國至今,萊頓的一草一木、一河一景,依然時常縈繞心頭。恰好交換時結交的朋友推薦了這本由傅佩榮教授所著的《那一年,我在萊頓》,便想著或許能藉此書稍微紓解思念之情,也因此成了我在這裡發布的第一篇閱讀心得。
Thumbnail
於萊頓交換歸國至今,萊頓的一草一木、一河一景,依然時常縈繞心頭。恰好交換時結交的朋友推薦了這本由傅佩榮教授所著的《那一年,我在萊頓》,便想著或許能藉此書稍微紓解思念之情,也因此成了我在這裡發布的第一篇閱讀心得。
Thumbnail
在漫無目的的流浪旅程 我來到了蘇黎世 聽說這裡的老城
Thumbnail
在漫無目的的流浪旅程 我來到了蘇黎世 聽說這裡的老城
Thumbnail
去年六月和B去了一趟英國自助旅行,一個月後帶了不同的感受觸發,當時熱騰騰且不在計劃內的創作了一本小誌,以插畫、照片及文字的方式紀錄的當時的感受收穫。 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不在跑了什麼景點,而是在行程之外那些自己發現或不預期的體驗。今年找到一個小展間,把當時創作的插畫原稿做了展示,展期在五月
Thumbnail
去年六月和B去了一趟英國自助旅行,一個月後帶了不同的感受觸發,當時熱騰騰且不在計劃內的創作了一本小誌,以插畫、照片及文字的方式紀錄的當時的感受收穫。 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不在跑了什麼景點,而是在行程之外那些自己發現或不預期的體驗。今年找到一個小展間,把當時創作的插畫原稿做了展示,展期在五月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對生活的一些反思,包括我們有時需要放慢腳步,給自己一個悠長的假期;配音員以及她對香港配音員的讚賞,還分享了品嚐酸辣魷魚的經歷。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對生活的一些反思,包括我們有時需要放慢腳步,給自己一個悠長的假期;配音員以及她對香港配音員的讚賞,還分享了品嚐酸辣魷魚的經歷。
Thumbnail
一個香港人在泰國的出租房裡,嘗試找到可以享受的電視節目。然而,由於語言和內容的限制,她發現這是一個挑戰。她考慮重新訂閱Netflix,但由於即將離開泰國,選擇不這麼做。
Thumbnail
一個香港人在泰國的出租房裡,嘗試找到可以享受的電視節目。然而,由於語言和內容的限制,她發現這是一個挑戰。她考慮重新訂閱Netflix,但由於即將離開泰國,選擇不這麼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