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本書,心裡有好多觸動。

繪本裡的畫面,讓我想起阿祖家的角落:成堆的回憶、老舊的家具、陪伴歲月的物件,像一層層靜靜停駐卻仍在流逝的時間。
我的阿祖,也活到了近百歲。和繪本一樣,她與阿嬤、阿公各自住在相連的樓仔厝。
小時候常聽老人家說,如果能在睡夢中安靜離去,是多麼幸運的事。當時不懂,只覺得談起死亡這件事就很沈重,如今才明白,這句話有多難,身體的退化與疾病、生活的不便、還有放不下的牽掛。
阿祖甚至說過,夢見牛頭馬面要來帶她走,她拜託祂們說自己還不想走。當時覺得詭奇,如今想起來卻覺得感慨。

騎樓、老屋、竹椅、紅布。這些場景,對很多人來說不陌生,卻已逐漸消失。繪本把它們留了下來,勾起生活在都市中的我們,心中曾經的回憶。
翻開這本繪本給我的感動就在那些這麼真實存在回憶中的場景。

房裡堆滿各種曆紙與雜物,紅布、老式櫥櫃、藤椅……每一個角落都是真實的台灣記憶。也像極了小時候阿祖家的模樣。

紅布襯著她的腳,粗糙卻真實,這雙腳走過了一世紀的歲月。阿祖的腳皮有一百年的厚度,摳不到癢處,啊,經歷了一百年的歲月,任何事好像都已無關緊要。
她說若能睡一睡就走了最好。這句話,在日子裡聽來雲淡風輕,卻像釘子一樣深深留在記憶裡。

阿祖坐在藤椅上,看著院外的小景,問著:「阿閔,你看我猶會當活偌久?」輕描淡寫,卻刺中人心。黑底的構圖拉開張力,就像從前在阿祖家的白天,總是習慣不開燈,從屋裡看向屋外,影子透進來的那種光影。

市場裡的人看到百歲阿祖出現,彷彿「仙人出巡」,難得一次出門,阿祖的身影讓市場的鄰居們全都停下腳步。
情緒瞬間拉滿,寫出長壽人瑞在社會氛圍中的特殊地位,一個百年、見證我們留不住的時光,就像看見古物出土般這麼令人肅然。

經過這棵九十年的樹王公,樹根盤繞、紅布纏繫,散發著讓人敬畏的氣息。可在阿祖的身影旁,也黯然失色。這棵古老的大樹反而像是映照生命的延續時間靜靜流轉,歲月沉默不語。

阿祖帶著小孫子一同出門,腳步緩慢卻堅實。
天空中,巨大的白鷺振翅相隨。白鷺常被視為長壽與吉祥的象徵,這一幕讓現實的日常與寓意性的詩意相互交織。彷彿時間的河流上,有守護的翅膀靜靜陪伴,畫面像電影般更添格局與深度。

金色的落日、橘紅的天際,阿祖與孫子並肩走在河畔。畫面宏大卻溫柔,讓人感受到時間的莊嚴。
這是阿閔的十年,卻已是阿祖的一百年,小時候我也常常看著阿祖,猜想她從前的模樣、有什麼故事,近百年歲月中她的人生經歷好像團謎。

一本本舊日曆紙堆疊著過去。紅色的封面、吉祥的圖案,都是上一代人生活裡最常見的景象。歲月就這樣被一張張收好,時間好像停駐了,卻又悄悄流逝。
/
這本繪本最打動我的,是那些日常的細節。阿祖難得走一趟市場,鄰居們紛紛紅了眼眶,就像迎接仙人出巡。這樣的畫面,真實又動人,帶著台灣土地獨有的人情味。
而周見信的畫,細膩又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從老房子到家具擺設、從市場到田野,他用顏色與筆觸,把生活裡的點滴都收了進來。讀著讀著,好像又回到小時候,院子裡奔跑,抬頭看著阿祖坐在藤椅上搖曳的身影。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能活多久,而在於能不能在有限的日子裡,過得自在而踏實。
這本書會讓人笑著讀,卻又忍不住鼻酸,沈浸在回憶的思緒裡。
《阿祖的日子紙》
作者|楊富閔
繪者|周見信
出版|聯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