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經歷了一件不太開心的事,但又意外的有一個收穫:
某日起床刷牙,我拆掉了矯正牙齒的維持器,發現牙套上有不小的裂痕,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資料,建議若裂痕不小的話要與診所聯繫確認,我便把牙套拍了照,標注了裂痕的位子。致電到牙醫診所時,是牙助A接了電話,他的聲音聽起來情緒是很亂的,我試著跟他解釋我的牙套狀況,並表明我有拍下照片可以傳給他評估,但他回絕我並質問著我裂痕位子在哪,我多次的解釋和試圖說服他願意看照片,但他卻始終沒意願,最後就說請我回診所重新做一個。
因為他的應對態度很不耐,於是我和他說:我只是想要明確的確認,牙套這樣的狀況你確認繼續佩戴沒有問題就好,我可以繼續使用沒問題,沒想到他竟然回應我「你覺得有疑慮就回來重新做,不過醫師不會幫忙看和確認,只會由我們牙助確認」。我感受到他只想要趕快「結束」和我的對話,於是我與他確認了可回診所的時間,他便匆匆地掛了電話。掛完電話後,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依照他的說法去做,不就代表醫師不會知道這個處理流程嗎,如果後續我的牙齒出了狀況或爭議,那怎麼辦!
其實我要的就是阿姨回應我的這個結果而已:「請醫師確認可行或不可行的確定答案」,而且阿姨處理的結果其實跟牙助A給我的是一樣的!但是牙助A處理的過程,卻讓我感受很不舒服,因為他只想要「趕快結束」跟我的對話,以及「完成」這件事,但是沒有真正的理解我想要跟他討論確認的事,尤其當他說出「你覺得有疑慮就回來重新做」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他好像覺得我不信任他、我在拗他,讓我感覺自己像個「麻煩的病人」,彷彿我的不安被視為是多餘的;以及「醫師不會幫忙看和確認,只會由我們牙助確認」這句話也讓人覺得很不負責任,我知道診所內一定很多執行工作是牙助在處理,很多事務也是牙助比醫師清楚,可是如果依照他一開始的說法,會讓人誤會他跳過醫師自己做決定,而假若後續真得遇到問題時,牙助不是診所的負責人,根本不可能承擔起任何風險與責任,對我跟牙助都是不好的。
說實話,我也不真得確定阿姨有把我傳給他的照片拿給醫師看,但至少阿姨理解且同理我的心情,以及我真正需要被處理的問題,讓我感到安心並且受尊重;
這讓我突然想到過往在和客戶互動時,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因為職場經驗想要保護自己,或者是把事情交代得清楚明白,很努力地做、想要趕快把事情處理「完」,可是沒有真正安下對方的心,以至於自己做得很拼命、很用力、很理性,卻時常不被客戶理解,甚至造成誤會。我想這某方面來說,就是「大辯若納」的智慧吧,不是搶著說更多、分析更多、強調更多,而是能夠靜下來聽對方的表達與需求,才能夠真正的說服對方。
-
牙助A像是追求效率的「寶劍騎士」,急著給出理性的解決方案。
阿姨就像錢幣皇后一樣,實際的照顧與安頓著,像是一個可靠的長輩,給足具體的安全感;同時又像聖杯皇后,情感的理解與共鳴,把我的焦慮、擔心放在心裡,然後用溫柔的語氣安撫我的情緒與心。
-
有時候,真正打動我們的,不是「正確的答案」,而是那份被理解、被安頓的感覺;
有時候,生活上看似不開心的事,其實背後有一層意義在提醒自己,明白了——也就不生氣了。
✦ 若你讀到這裡,感覺到這段文字在你心中留下了一些共鳴——歡迎深入了解我們的【覺心導引】服務:
你可以依照此刻的狀態,選擇最適合你的形式。我會以最真誠的文字與占卜,為你的內在旅程提供支持[👉🏻點擊前往服務頁面]
🌳也歡迎加入 LINE,獲得更多內在提問、限時占卜與預約提醒
在貞葉林我們以『療癒』出發,希望透過故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助,創造出善的循環,讓我們一起相互療癒。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誠摯邀請你加入我的沙龍:貞葉林能量療癒之森,並分享給更多的人知道。同時也歡迎你留言給我,讓更多的人能夠一起交流、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認同我的理念,邀請你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小額贊助我們,讓我們能夠持續的創作,與你分享更多療癒、覺察的生活故事與啟發。
🫶🏻最後,如果你也喜歡塔羅所帶來的療癒,歡迎繼續光臨貞葉林並追蹤我們的Instagram,以及我的LINE官方帳號,將有更多不定期的塔羅分享,期待你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