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比較」成了一種習慣——從《不反應的練習》反思比較與競爭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覺?在生活的某些片段中,無論是否願意,我們總是默默捲入了與他人的比較,甚至不自覺地進入了一場場無聲的競爭。

從嬰孩時期的「誰比較可愛」,到學生時期的成績、出社會後的薪資、對象是否有車有房、婚後的賢慧與體貼程度,甚至進入中老年,也還在比孩子有沒有出息、有沒有孝順。這些比較與競爭,似乎從未真正停止。

而在網路與社群盛行的現在,更讓「比較與競爭」成為一種顯學。打開手機,每一篇看似光鮮亮麗的生活分享,都可能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多一點質疑,少一點滿足。

raw-image

《不反應的練習》一書中提到:「比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獲得認同。」這樣的認同,其實來自於對「我比較好」的確認感。然而,這樣的肯定來源於外界,自身卻難以真正掌握。

佛陀認為,這來自「妄想」的慣性。藉由與他人的比較,我們有時獲得優越感,有時卻也換來無邊的焦慮。現實並未改變,卻讓心煩惱多了許多。從某個角度看,與他人比較,本身就是一種對時間與能量的浪費。

認同欲也會延伸出另一種情緒:想「競爭」的慾望與貪念。想要在更多競爭中勝出,獲得所謂「無止盡的勝利」。人類甚至為了守住勝利的榮耀,甘願進入一個又一個不知終點的循環。

但我們都活在社會裡,無法避免比較與競爭。於是,面對競爭時,我們常常只看見兩種選擇:一是參與競爭、力求勝出;二是選擇退出、不參與。


然而,佛法提供了第三種路徑:將比較與競爭視為一種「動機」,而非「目的」。並練習有意識地覺察,這個動機會為現實生活帶來什麼?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再以勝利與失敗的二元價值觀作為核心。

我們還可以選擇其他更好的動機,例如:以自己設定的滿意標準作為目標,或是以利他的出發點投入行動。這些「正確的動機」,讓我們即使置身於競爭之中,也能活得平穩安穩,不再深陷焦慮之中。


真正的勝利,是來自內心的滿足感,與帶給他人福祉的喜悅。

畢竟,每個人擁有的條件與背景都不相同,也無法真正比較。真正的競爭,不是與他人比,而是與昨天的自己比。每一刻的成長,都是一種值得慶賀的超越。

—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內在探索感到共鳴,歡迎到我們的官網閱讀更完整的塔羅教學文章,或體驗《覺心導引占卜》服務,一起練習更溫柔地看見自己。

📌 想知道這些概念在你最近的生活中呈現出什麼樣的模樣嗎?我在這週的塔羅占卜中,也針對「比較心與競爭焦慮」抽了三張指引牌卡,帶你用更直覺的方式認識自己正在經歷的狀態。➜ 點這裡|閱讀這週占卜解讀


如果你仍有困擾許久的卡關問題,想更深度透過塔羅自我成長與覺察探討,歡迎預約貞葉林能量療癒之森的[👉🏻覺心導引占卜],讓卡關的生活可以往「問題根本」去解決,不只是停留在治標的安慰上,讓你真正實現讓生命走向改變與完整。

*如果你對《不反應的練習》這本書還有興趣,歡迎點擊收看or收聽我們【解決所有煩惱的古老秘笈】這集Podcast:
👀可看的podcast


🎧用聽的podcast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內容,如果有任何想法或是想要探討的話題,歡迎留言互動與我們分享!也歡迎加入我們的各大社群帳號,連結都在下方👇🏻


在貞葉林我們以『療癒』出發,希望透過故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助,創造出善的循環,讓我們一起相互療癒。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誠摯邀請你加入我的沙龍:貞葉林能量療癒之森,並分享給更多的人知道。同時也歡迎你留言給我,讓更多的人能夠一起交流、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認同我的理念,邀請你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小額贊助我們,讓我們能夠持續的創作,與你分享更多療癒、覺察的生活故事與啟發。

🫶🏻最後,如果你也喜歡塔羅所帶來的療癒,歡迎繼續光臨貞葉林並追蹤我們的Instagram,以及我的LINE官方帳號,將有更多不定期的塔羅分享,期待你的加入☺️

raw-image

占塔羅買甜點都在貞葉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貞葉林能量療癒之森
14.4K會員
197內容數
由前行銷社畜先生悶森與金融斜槓太太明曦共同主理。希望透過我們的人生故事以及療癒服務,陪伴你的生活獲得舒壓並學會自我覺察,一起成回自己最舒適最喜歡的自己。
2025/04/01
愚者牌的態度與意義:勇於冒險、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態/充滿熱情與信心的探索未知、跟隨內心直覺勇往直前與接受改變/不在乎外在他人的眼光和否定、不被外在規範所侷。
Thumbnail
2025/04/01
愚者牌的態度與意義:勇於冒險、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態/充滿熱情與信心的探索未知、跟隨內心直覺勇往直前與接受改變/不在乎外在他人的眼光和否定、不被外在規範所侷。
Thumbnail
2025/03/22
教皇牌的態度與意義:遵守並傳遞傳統價值、社會規範的信念/態度保守、跟隨主流價值/重視主流價值與利益,大過於自我感受
Thumbnail
2025/03/22
教皇牌的態度與意義:遵守並傳遞傳統價值、社會規範的信念/態度保守、跟隨主流價值/重視主流價值與利益,大過於自我感受
Thumbnail
2025/03/08
本文緣起與用意,希望可以在塔羅占卜應用上,推廣運用韋特塔羅從「幫助心靈成長」此面向出發的塔羅,讓更多人理解在遇到問題求助塔羅占卜時,跳脫過往僅期待獲得「預測式的指引解答」,更多是學會「回到自身,看向問題的源頭」的重要性,讓卡關的問題可以往「根本」去探討,不只是停留在治標的安慰上。
Thumbnail
2025/03/08
本文緣起與用意,希望可以在塔羅占卜應用上,推廣運用韋特塔羅從「幫助心靈成長」此面向出發的塔羅,讓更多人理解在遇到問題求助塔羅占卜時,跳脫過往僅期待獲得「預測式的指引解答」,更多是學會「回到自身,看向問題的源頭」的重要性,讓卡關的問題可以往「根本」去探討,不只是停留在治標的安慰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我覺得羨慕別人,就是否定自己過去所付出過的努力。 要感謝過去曾努力過的自己,因為過去的累積,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 俗話說:學會投資不如懂得投胎,出了社會,你會慢慢的發現,很多事情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但唯一公平的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
Thumbnail
我覺得羨慕別人,就是否定自己過去所付出過的努力。 要感謝過去曾努力過的自己,因為過去的累積,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 俗話說:學會投資不如懂得投胎,出了社會,你會慢慢的發現,很多事情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但唯一公平的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比較的社會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陷入羨慕和忌妒的漩渦,這些情緒不僅消耗我們的能量,更讓我們忽略了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專注自我提升,我們可以轉化這些負面情緒,並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比較的社會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陷入羨慕和忌妒的漩渦,這些情緒不僅消耗我們的能量,更讓我們忽略了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專注自我提升,我們可以轉化這些負面情緒,並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不安全感的人從小可能經歷大量被比較,不論比贏比輸,不斷地遭遇比較的經歷。如果比較中,又經常被視為較差的、較不好的、較弱的,無論是自身的容貌、外表、智力表現,又或是家庭環境的優渥、富裕或是社經地位,當個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比較),常覺得矮人一等、不如人、輸人了…以致有自己被瞧不起...
Thumbnail
不安全感的人從小可能經歷大量被比較,不論比贏比輸,不斷地遭遇比較的經歷。如果比較中,又經常被視為較差的、較不好的、較弱的,無論是自身的容貌、外表、智力表現,又或是家庭環境的優渥、富裕或是社經地位,當個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比較),常覺得矮人一等、不如人、輸人了…以致有自己被瞧不起...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