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上海浦東除顫儀事件,很多人認爲是規則問題。家屬不懂變通。我查找了資料,對這件事進行了詳細還原,家屬不止是不懂變通,還包括他們的自私自大,令人不齒。
第一點,對於除顫儀的爭議。微博白衣山貓進行了專業的醫療科普,除顫儀隻應用於室顫等噁性心律失常導緻的心跳驟停,用於哮喘導緻的心跳驟停根本沒用。這時候,要搶救病人的最根本措施,應該是上解除氣道痙攣的藥物,上呼吸機。
如果氣道痙攣氣道堵塞的問題不能夠解決,氧氣進不到肺裡,任何醫療措施都起不了作用。如果不能恢複肺通氣,除顫儀對於這種病人,根本就沒用。
需要用到除顫儀,説明病人心跳已經停止!因此,8:30的時候,患者心跳已經停止。並且極有可能患者的心跳停止,髮生在8:30之前。而8:45,第一輛救護車到達現場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15分鐘。
正常人腦組織的缺氧極限時間是4-6分鐘,超過時間,就會導緻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傷。缺氧超過8分鐘,必然導緻腦死亡。
也就是説,在8:38之前,這位患者已經腦死亡了。即患者在第一輛救護車到達7分鐘之前,已經腦死亡。以現有醫療水平,病人沒有任何生還機會。
即使考慮到個體差異,但除非8:30的時候救護車已經到達並開始急救。但是此處死者女兒髮微博聲稱“仔細看了死亡証明”,但隻告知大衆,死者的死亡診斷爲“心源性猝死”,並未告知死亡時間。她直接隱瞞了關鍵性的死亡時間,導緻大衆誤以爲其父親真正死亡是9:00-9:30。這是極其緻命的。
這一行爲會導緻網友直接認定醫生見死不救。無論她是否是情急之下爲了普通人的就醫睏難髮聲,她都在欺騙大衆。潛在的誤導大衆。並在事後全部推諉給專業人士:我隻是一個普通人,我什麼都不懂,所以這些失誤應當由專業人員指正,一切與我無關。
第二點,經過查找,最近的AED位於1.8公裡處,時瑞祥苑作爲封控小區,任何人無法出入。包括私家車和警車。從8:30-9:18,尋找AED持續48分鐘才由警車送到。
因此導緻時間耽誤的關鍵問題正是當時所處的時期,是疫情導緻的醫療資源短缺,疫情封控導緻無法行方便、導緻的出入不便。這些外部的硬性條件和規定導緻聯繫溝通不到位不順暢。包括大衆對於急症求助的流程不熟悉、包括特殊時期整個急救製度的不完善。
第三點,死者女兒@秋秋也是阿秀及其鄰居@ Regene_53408聲稱:202室的病患是一位善良的老先生。老先生出現腸胃問題,當天需要去醫院繼續掛水。當時並未上車,於是經過協商,他們同意救護車的出讓。
202室的老先生到底是什麼腸胃疾病?情況是否嚴重?事髮時腸胃疾病是否加重了?身體具體是什麼情況?精神狀態如何?老先生及其家屬是否同意出讓救護車?口頭承諾(是否有錄音)還是書麵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益?根據目前現有証據無法給出結論。
但網上疑似有當事醫生聊天記錄截圖聲稱,202室的老先生已經在車上,並且拒絶了,並沒有同意。
這張截圖我們確實可以得到事後浦東衛健委的調查通報的驗証,衛健委的官方通告指出:急症患者已上車,急救車已準備前往醫院。此時救護車被求助者攔住,要求救護車醫務人員出藉車載除顫儀等。
因此,衛健委的通報可以印証網上當事醫生截圖的真實性:202的病人已經上車,是家屬在長時間主動攔截車輛。
而這説明了,極有可能家屬的一麵之詞是有問題的。他們可能説謊,或是誇張化的説辭。這裡沒有後續調查,因此我們不能輕信他們的説辭。究竟爲什麼他們會説善良的202老先生已經同意,有可能老先生是被迫同意?或者勉強同意?後續的責任承擔?這些成了謎團。
第四點,撥打120的時間未知,隻知道在8:00-8:10之間。但是這輛120是9:29才到達的。也就是過了整整一個半小時才到達,且藉到AED的時間爲9:18左右,距離第一次求救已過去1個多小時,這樣長的救援時間,對於任何急症來説都是有極大風險的。
足見當時上海地區醫療資源的緊張與短缺。但120遵守的是平時的急救製度,儘管大衆認爲特殊時期與平時是不同的,醫護人員要學會變通,要學會利用緊缺的醫療資源使普通人受益最大化。但和這點直接相關的應當是官方出颱完善製度,以及製訂新的法條。要求一個普通的急救醫生自己隨機應變改良製度,並稱之爲醫護人員應有的“變通”和崇高的使命,是毫無道理的。甚至有道德綁架的嫌疑。
第五點,死者女兒@秋秋也是阿秀及其鄰居@ Regene_53408稱“救護車不變更病人,拒絶出藉除顫儀,未提供任何幫助”,但視頻中,醫生解釋説“醫院裡的aed不歸120所有”因此無法出藉,“等那個領導聯繫”等,表明當時醫生可能已經向上級反饋,中間可能有聯繫的環節。
但從8:45救護車到達,到9:18救護車開走之間,整整過了33分鐘。那麼半小時內,救護車顯然是處於被家屬攔截的狀態,而無法出行。並且家屬及誌願者與擔架員、醫生進行了三次溝通,第三次拍攝了懟臉拍攝視頻。
那麼這半小時之內,醫生是否應當提供幫助,以及詳細説明,這裡有很大爭議。
首先略過202同意與否的事實爭議。經過專業判斷,我們知道這位患者早已於7分鐘前腦死亡,但是家屬和週圍普通人並不了解這一點。
那麼,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向他們説明情況:即使有除顫儀也是無用,並且我要對我的病人負責。並能讓家屬接受醫生的説法,以及認爲醫生儘到了應儘的責任。顯然,此處屬於醫患溝通,和極儘人道主義關懷精神的問題。這並不能成爲聲討醫生冷血無情的理由。
第六點,熱蒐詞條“#上海浦東一例哮喘病人因120拒絶救援病亡#”將病人死因歸咎於120拒絶救援。此處是誤導性的。
死者女兒及其鄰居髮佈事情時,採用視頻曝光、輿論髮酵的手段。誤導性的熱蒐詞條將病人死因直接歸咎於120拒絶救援。把矛頭直指急救醫生,使一個擔架員的形象被群衆無限放大,群衆選擇忽視理性証據,忽視一切事實性爭議,對醫生施以暴論。
而事後也並未道歉和澄清多處矛盾點。認爲自己沒有責任,責任都在衛健委、媒體和網友,這是極其錯誤的。
醫患關繫的和諧是互相的,家屬採用的曝光暴力手段已經中傷了無辜的急救醫生,導緻醫生停職。並導緻醫生被網友集體聲討,産生衆多網絡暴論,導緻關鍵時刻很多醫護寒心。家屬直接激化了醫患矛盾,這是極其自私自利的態度,是極其小資的心態。
醫生成爲了製度僵化、家屬聲討的工具人、犧牲品,承擔了不該承擔的所有責任,如此蓋棺定論,家屬沒有道歉也沒有反省自己的問題,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因此,我心平氣和地説,這件事中,家屬和他們口中的“冷酷製度”一樣,都是在壓迫底層。這個時候他們不是弱勢群體,他們反而是代表着強權在壓迫勞動者。自己可以享受着輿論帶來的福利,責任都由其他人事物承擔。
呵呵。
不過幸好,醫生已經複職了。聽到這個消息我也終於是鬆了一口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