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qRqdXcbM/?mibextid=wwXIfr
中醫在癌症治療期間,不論是化療、放療、手術、免疫療法、標靶治療都有幫助,中藥與針灸可以減少病人的各種不舒服。
1.化療常見副作用: 身體疼痛、噁心、疲勞、掉髮、腹瀉、傷口不好癒合、疲勞。
2.放療常見副作用: 組織攣縮、皮膚乾癢、紅腫、黏膜乾燥、口乾、口破、放療後皮膚炎、口角炎、白血球 或血小板低下等、疲勞。
3.手術後副作用: 手術後傷口疼痛、麻木、緊繃等。
4.標靶治療期間之副作用: 關節疼痛、皮膚紅疹、甲溝炎、疲勞。
上面問題都可以找中醫協助處理,中醫可以用中藥或針灸協助降低治療副作用並同時改善病人精神體力、睡眠、胃口。
中醫如何協助癌症治療?
1. 緩解副作用:中醫透過辨證論治,針對化療引起的不適,如: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瀉、便秘、疲倦乏力、口腔潰瘍、皮膚癢等進行調理。
2.提升身體機能:透過補氣、健脾、益氣等中藥,幫助恢復人體正氣,增強免疫力,促進體力恢復。
3.協助完成療程:透過中醫的輔助,可以減輕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的身心痛苦,增強其求生意志,使其更有信心完成治療。
4.預防或減輕不良反應:在化療前或治療期間,及早配合中醫治療,有助於減少副作用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
癌症化療與放射治療的不同處?
1.化療的藥物會進入體的血液,因而流動全身,所以藥物的範圍是全身性的,可以用在單一部位的腫瘤,或已擴散的癌細胞。
2.放射治療的效用主要是「局部的」,只有輻射照射的位置才會產生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化療與放射治療的不同副作用?
1.化療因為全身性的關係會造成較廣泛的「全身副作用」,涉及不同的器官,如血小板減少、食慾不振及肚瀉等等。
2.放射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則是以「局部」為主。例如:照射乳房則以乳房及附近的皮膚變紅、如接受頭頸部的放射治療則可能會減少口水分泌。這些都是針對有輻射的位置而產生的副作用。
一般來說,放射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比起化療為輕微。
化療與放射治療的治療次數與密度
1.化學治療(化療)的次數取決於藥物種類及疾病,可能是數週至數月,通常為間隔週期的療程。
2.放射治療(放療)的次數和週期變化較大,一般為每週五次,持續數週(約15至35次),但也有部分特殊技術如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可僅進行一次治療。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高雄中醫
#鳳城中醫
#心路中醫
#港心中醫
#鳳山中醫
#小港中醫
#癌症
#化療
#放療
#標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