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荒蕪之地·應許之心》— 在荒原裡尋找真正的應許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Simon's 娛樂隨筆|Movie9 影評

最荒涼的荒原,不在大地,而在人心的孤寂。

raw-image

荒蕪之地·應許之心》(Bastarden / The Promised Land)是 2023 年上映的丹麥電影,由尼科萊·阿爾賽執導,麥茲·米克森主演,改編自伊達·傑森的小說《上尉與安·芭芭拉》。

故事設定在 1755 年日德蘭半島。這裡被視為「無主荒地」,丹麥國王下令:誰能開墾成功,便能得到土地與爵位。對於退役軍官卡倫來說,這是擺脫卑微身世、躍升貴族的唯一機會。

荒原中鏟土的背影,不只是拓荒,更是在與命運對抗。

荒原中鏟土的背影,不只是拓荒,更是在與命運對抗。


卡倫:在荒原裡渴望承認

路德維希·卡倫(麥茲·米克森飾)在軍中服役 25 年,靠著紀律與堅毅熬到上尉。然而「私生子」的烙印始終壓在心頭,他渴望用爵位證明自己。

不諳農務的他,選擇以馬鈴薯挑戰荒原——這不是華貴的作物,反而是當時被看輕的糧食。但正因如此,它象徵著卡倫的野心與心境:要用最卑微的東西,在最貧瘠的土地上翻身。

然而,荒原的阻力不只來自風沙與泥炭,更來自人心的敵意。

火光中,他的意志燃燒 —— 開墾土地,也是開墾自己。

火光中,他的意志燃燒 —— 開墾土地,也是開墾自己。

德辛克爾:在權勢下遮掩恐懼

卡倫最大的對手是地主弗雷德里克·德辛克爾。他的父親原是平民,靠開墾功勞換來爵位。這段出身成了他的心病,他背負家族包袱,急於證明自己是真正的貴族。浮誇的裝潢,名字裡硬加上的「德」,都是他不安的外在表現。

他挑撥當地人、散播仇恨、打壓外來者,用盡手段阻礙卡倫。殘忍看似冷血,實則掩飾著內心的虛弱。

看著他,我想到生活中那些用權勢與符號掩飾空洞的人:外表越誇張,心裡其實越不安。

華服與獵熊的姿態,看似威風,內心卻滿是空洞。

華服與獵熊的姿態,看似威風,內心卻滿是空洞。

三段牽引:照亮卡倫的心

卡倫的轉變,不是孤立完成的,而是透過三段關係逐漸映照出來:

  • 安·芭芭拉:反抗的象徵。原是莊園裡的逃奴,因痛失丈夫選擇與卡倫並肩。她的堅毅讓卡倫第一次理解:開墾不只是為了爵位,更是為了給身邊的人一個能活下去的理由。
在墓前的沉默,不只是芭芭拉的悲痛,也成了她與卡倫並肩的起點。

在墓前的沉默,不只是芭芭拉的悲痛,也成了她與卡倫並肩的起點。

  • 安麥·穆斯:脆弱的象徵。這位被排斥的吉普賽孤女,讓卡倫學會照顧與溫柔。他過去習慣命令與計算,卻因她而懂得:責任不是對土地,而是對生命。
臨別的擁抱,卡倫終於明白,安麥不只是寄託,而是他生命中最柔軟的責任。

臨別的擁抱,卡倫終於明白,安麥不只是寄託,而是他生命中最柔軟的責任。

  • 艾達·海倫娜:渴望的象徵。作為德辛克爾的表妹兼被迫的未婚妻,她與卡倫短暫的情感像一種誘惑,讓他看見另一條可能。但這條路充滿交易與妥協,也提醒他:在那樣的社會裡,自由與愛情並非理所當然。
黑夜裡,卡倫與艾達的相會短暫而炙熱,像是一條可能的路,卻始終被社會的枷鎖攔住。

黑夜裡,卡倫與艾達的相會短暫而炙熱,像是一條可能的路,卻始終被社會的枷鎖攔住。

三人不是陪襯,而是卡倫心境的三面鏡子——反抗、脆弱、渴望。在她們的折射下,他才逐漸看清自己真正想守護的東西。

失去之後,才懂應許的重量

故事的臨界點,來自好友牧師的遇害。暴力將一切推向崩裂,卡倫選擇反擊,卻失去了最珍貴的:安麥被迫送走,安·芭芭拉入獄。

開墾最終成功,爵位近在眼前。這是他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目標。可當他回望這一路,他明白:真正的「應許」,不在爵位,而在這段歷程所磨練出的友情、愛情與信念。

於是他迎回安麥,並選擇救出安·芭芭拉,轉身放下爵位。這不是單純的「放棄野心」,而是理解了野心的重量:若它建立在失去與孤獨之上,那將不再是應許,而只是枷鎖。

真正的「應許」,不在王室的手冊裡,而在他自己伸出的那雙手。

餐桌與槍口的對峙,象徵著權力遊戲的荒謬。

餐桌與槍口的對峙,象徵著權力遊戲的荒謬。

荒原不止於地,也映照人心

這部片最打動我的,不是開墾的過程,而是卡倫心境的轉變。

他一開始相信「只要拿到爵位,就能被承認」,但一路走來,他發現真正重要的,不是別人眼中的頭銜,而是身邊有沒有值得守護的人。

德辛克爾則是一面鏡子。他擁有地位與符號,卻因缺乏真實的關係而最終崩塌。這讓人反思:如果我們只追逐頭銜與外在肯定,會不會最後也失去能依靠的心?

更深一層看,每個角色都折射出不同的渴望:卡倫想翻轉階級,德辛克爾想固守權勢,安·芭芭拉追尋愛與尊嚴,艾達·海倫娜渴望自由。這些欲望彼此衝突、彼此映照,交織成十八世紀丹麥的群像,也映照著今天的我們。

荒原依舊荒涼,卻是屬於人心的『應許之地』。

荒原依舊荒涼,卻是屬於人心的『應許之地』。

在現實裡,我們也常陷入一場看不見的「地位遊戲」。總以為往上爬,就能換來尊嚴與認同,但更多時候,那只是虛榮的幻影。就像卡倫的執念,或德辛克爾的恐懼——真正困住我們的,不是別人的眼光,而是自己築起的枷鎖。

而當我們不斷攀爬,最後失去的,往往是更重要的東西:親情、愛情,甚至是人性。這讓我不禁思考:人生的意義,究竟在於外在的地位權力,還是在於心底的自由與情感?

荒地因此不僅是一片土地,它象徵著混亂與侷限,也象徵著希望與開端。真正的收穫,不在爵位,而在心裡被開墾出的自由與陪伴。那才是屬於每個人的「應許之地」。

推薦對象

我會推薦這部電影給:

  • 喜歡歷史劇、對階級議題有興趣的人
  • 欣賞喜愛麥茲·米克森內斂卻有力表演的觀眾
  • 想在史詩氛圍裡思考「功名與人性」的人
  • 喜歡冷冽、緊張氛圍的歐洲電影愛好者

《荒蕪之地·應許之心》提醒我:荒原能奪走一切,唯有人心裡留下的,才真正屬於我們。

如果換作你,會追逐爵位的榮耀,還是守住心底真正的應許?

—— Simon's 娛樂隨筆 Movie9


📺 電影資訊:《荒蕪之地·應許之心 Bastarden / The Promised Land》|2023|導演:Nikolaj Arcel|主演:Mads Mikkelsen、Amanda Collin、Simon Bennebjerg|改編自 Ida Jessen《上尉與安·芭芭拉》

📷 圖片來源:官方預告與公開媒體,僅作心得交流用途

Youtube: The Promised Land Trailer


延伸收藏

想把這段「北歐荒原史詩」帶回家?以下幫你整理

👉 《荒蕪之地·應許之心》藍光 BD 收藏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買,不僅能支持創作者,也能重溫這段跨越階級與人性的故事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imon's娛樂隨筆
5會員
41內容數
在這裡,我記錄遊戲、電影、影集與書籍帶給我的思考與感動。這不是專業評論,而是陪你一起回味與反思的娛樂隨筆。
Simon's娛樂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速食遊戲 The Founder》2016 美國傳記電影,米高·基頓飾演雷·克洛克。電影揭示麥當勞帝國崛起背後的黑暗:加盟亂象、房地產模式、婚姻破裂與片尾未兌現的權利金,讓人深思職人精神與商業現實的對撞。
Thumbnail
2025/09/24
《速食遊戲 The Founder》2016 美國傳記電影,米高·基頓飾演雷·克洛克。電影揭示麥當勞帝國崛起背後的黑暗:加盟亂象、房地產模式、婚姻破裂與片尾未兌現的權利金,讓人深思職人精神與商業現實的對撞。
Thumbnail
2025/09/18
《再見機器人》(Robot Dreams)是2023年西班牙動畫電影推薦,以1980年代曼哈頓為背景。這部無台詞動畫電影透過狗狗與機器人的友情、愛情與親情投射,帶來強烈後勁,特別適合成年人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5/09/18
《再見機器人》(Robot Dreams)是2023年西班牙動畫電影推薦,以1980年代曼哈頓為背景。這部無台詞動畫電影透過狗狗與機器人的友情、愛情與親情投射,帶來強烈後勁,特別適合成年人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5/09/15
《96分鐘》是2025年上映的台灣驚悚動作片,由洪子烜執導,林柏宏、宋芸樺、王柏傑與李李仁主演。故事以高鐵為舞台,拆彈專家宋康仁與局長李傑在列車上面對恐攻與道德難題,黃欣則陷入愛與責任的抉擇。電影探討列車難題與英雄定義,結合緊張氛圍與人性掙扎,是國片少見的高強度災難動作之作。
Thumbnail
2025/09/15
《96分鐘》是2025年上映的台灣驚悚動作片,由洪子烜執導,林柏宏、宋芸樺、王柏傑與李李仁主演。故事以高鐵為舞台,拆彈專家宋康仁與局長李傑在列車上面對恐攻與道德難題,黃欣則陷入愛與責任的抉擇。電影探討列車難題與英雄定義,結合緊張氛圍與人性掙扎,是國片少見的高強度災難動作之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荒蕪之地.應許之心》 丹麥文片名:Bastarden 英文片名:The Promised Land 導演:尼科萊.阿爾賽 編劇:尼科萊.阿爾賽、安德斯.湯瑪斯.詹森 原作者:伊達.傑森 原作小說:《上尉與安.芭芭拉》(Kaptajnen og Ann Barbara)
Thumbnail
《荒蕪之地.應許之心》 丹麥文片名:Bastarden 英文片名:The Promised Land 導演:尼科萊.阿爾賽 編劇:尼科萊.阿爾賽、安德斯.湯瑪斯.詹森 原作者:伊達.傑森 原作小說:《上尉與安.芭芭拉》(Kaptajnen og Ann Barbara)
Thumbnail
於大銀幕欣賞廣闊的丹麥郊野靚景,賞心悅目,Mads叔演繹木訥(面癱)而強悍的主角,散發獨特魅力;但除卻Mad叔的美顏,《狠荒者》就是一套有歷史背景的通俗爽片,整體不俗但亦能理解未能替丹麥奪得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原因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於大銀幕欣賞廣闊的丹麥郊野靚景,賞心悅目,Mads叔演繹木訥(面癱)而強悍的主角,散發獨特魅力;但除卻Mad叔的美顏,《狠荒者》就是一套有歷史背景的通俗爽片,整體不俗但亦能理解未能替丹麥奪得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原因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本篇不是影評,只是自己看電影後的心情抒發與個人感悟分享,從靈魂層面理解愛的深層意義。
Thumbnail
本篇不是影評,只是自己看電影後的心情抒發與個人感悟分享,從靈魂層面理解愛的深層意義。
Thumbnail
今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15強中,《神選之地》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都值得一提。《神選之地》描述丹麥神父到冰島傳教的艱辛旅程,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則講述軍官去墾荒的故事。這些北歐電影以大自然為背景,展開動人的敘事,讓人深思宗教和自然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今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15強中,《神選之地》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都值得一提。《神選之地》描述丹麥神父到冰島傳教的艱辛旅程,而《荒蕪之地.應許之心》則講述軍官去墾荒的故事。這些北歐電影以大自然為背景,展開動人的敘事,讓人深思宗教和自然之間的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