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暴行下,該如何反擊?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抵制美貨、抵制美企

抵制美貨、抵制美企


懶人包

懶人包放前面,行動派的直接動手!

簡單來說,川普關稅目的是「讓美國賺錢」

而其他人只要集體抵制,就能「不讓美國賺錢」

所以請把美企滲透的角落,一一換成替代品

# 替代品往往免費、開源、尊重隱私,沒圖利問題

  • 替換軟體、線上服務

參見 deGoogle 系列文,教你換掉 Google、Apple、和微軟部分服務

避免篇幅過長,此處僅輕輕提點

文章已教你替換,點連結看優質替代品:

雖從隱私角度出發,但用於抵制完全可行

之所以叫「deGoogle」,是因為 Google 為隱私頭號敵人

隱私路上,也順便替換了部分其他公司服務

# 該系列會一直發下去,換完 Google 換微軟、Meta 等,個資竊賊絕不寬貸

  • 就算要繼續用,也請讓他們少賺錢

瀏覽器裝 uBlock Origin,阻截追蹤器和廣告

能不訂閱就不訂閱,或至少避免訂閱美企



關稅暴行

專業分工

川某漫天開價的關稅,號稱對等實則貪婪

用貿易差額試算,擺明是「你賺我錢,我要用關稅壁壘抵擋」

問題是許多貿易逆差,來自專業分工的結果

例如台灣代工電子業、越南輸出勞力密集產品、歐洲輸出設計...

iPhone 產業鏈就主要靠代工,蘋果本身沒工廠,只做設計和行銷

# 請美國人生產 iPhone,一支可能要賣破十萬元

美國自己消費高,又不是每筆都被搶、被坑

何況如果是「對等」,為何不合己意就能亂調?

強搶台積、100% 關稅威脅,豁免條件卻是「在美生產

醒醒吧!才不是要公平,只是想勒索、自利

公平性

川普有個藉口,說各國對美關稅不公,所以祭出「對等」關稅反制

問題來了,各國的貿易限制,真的全屬「不公」嗎?

  • 台灣從前禁萊豬萊牛,是因為狂牛症和瘦肉精問題,美方無意管理
  • 歐盟:
    • 從前禁美肉,是因為抗生素濫用
    • 限制美國農產輸入,主要因食安法規

川普也在談判時,希望歐盟放寬食安限制

歐盟當然拒絕了,人民的健康,錢才買不到

# 美企的骯髒足跡,可參見私路系列文章,說偷窺癖都不為過

其他許多零星限制,主要體現「支持綠能與環保」的轉型發展

人家不是喊喊而已,是真的在落實,和台灣亂搞、趁機撈錢的綠能不一樣

台灣漁業也曾因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 (IUU),差點被歐盟禁止輸入

中國過當補貼電動車,同樣被課反傾銷稅

# 歐盟調查後,把各廠收受補貼的比率扣回來,不配合調查者用最高比率算

對違法行為一視同仁,沒針對誰

可能對川來說,環境、氣候、人民健康都不重要,只用錢衡量一切

所以針對其他因子的罰則、限制,都被當貿易壁壘 (或更簡單,他只是找藉口開刀)

美企被罰的例子很有趣,有點像「偷看同學洗澡」而被處罰

結果他喊「罰我不公平!」,還想勒索一筆


贏家是誰?

抱歉,關稅戰沒贏家,輸多輸少而已

國中經濟就學過,自由貿易會最大化總體利益

若一方設置關稅,則會「擴大自身利益、降低總體利益」

雙方都抬高關稅,反而會「雙輸」,i.e. 兩邊錢都少拿

美國從前就曾濫用關稅,結果各國報復反制,間接導致經濟大蕭條

電影反派,應該很樂見各國關稅對堆,至少我是如此

想避免慘況重演,需國際組織協調

所以才有 WTO (前身 GATT),致力於降低各國關稅、無形貿易障礙


熟悉行為學、心理學的,其實這就是「囚犯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政治學上,常用「鷹派、鴿派」賽局指稱,實質上是同一件事

有三種情況:

  1. 雙方都鴿派 - 和平相處,共創雙贏

兩邊都零關稅,各自最大化利益

雙方生產者都少了關稅成本,消費者也能買到多樣、便宜的商品

  1. 一鷹派、一鴿派 - 贏者全拿,讓步者輸

一邊課爆關稅,另一邊低關稅

高關稅者保護了產品、賺了出口財;低關稅者賠了貿易差額、產業利潤

  1. 雙方都鷹派 - 針鋒相對,兩敗俱傷

兩邊都高關稅,最小化對方利益

雙方生產者多出額外成本、消費者受轉嫁,物價更高昂

重點是沒人賺到,因為你課我關稅、我也課回去

政府捉對搶錢,同時削減彼此產業利潤、人民福祉


只要一方變鷹派,就能搶到對方的錢

另一方為求自保,往往也跟著變鷹派

漸漸鴿派就不見了,只剩一堆鷹派

# 如果環境都鷹派,你還選鴿派,那就是做慈善,除非你能影響其他人、扭轉局勢

WTO 任務之一,便是防止此情況發生

維持全面鴿派,才能促進全世界福祉


姑息有用嗎?

沒用

姑息或妥協、讓步,俗稱跪舔日本台灣韓國都示範過,照樣被吃死

你可能說:「低於一開始說的啦!」

川普哪次不是先開高價,再讓對方殺

如同商人先溢價銷售,賣兩倍的錢卻只打 75 折

被坑了還沾沾自喜,應該沒人那麼蠢吧!

而且一個強盜搶鄰居 100 萬、搶你 50 萬,難道虧比較少就算贏?

# 何況我們是虧多的那個


你可能又說:「我們比其他國低」

台灣已在談判前,由台積赴美巨額投資,底牌直接送出去

卻談出 20%,高於主要競爭者 (日韓),是要玩個...

# 王牌送交出去所以被坑殺,好像不意外

不存在友好,只存在利益

畢竟只是棋子,沒人真想合作,別被偽善面目騙了

莫忘籌碼送光的下場,人家才沒道德觀

川粉:自私有錯嗎?

沒錯啊!

當然可以短視近利,宣告眼前財寶都是他的

但不是只有你能自私,投資人、貿易夥伴、政治盟友也行

首先,就算不想反擊,難道不該考慮風險嗎?

關稅每天亂喊、濫印美鈔償債、隨時會限制居留或入境...

人們跳船美元、菁英不再視美國為歸宿、資本家分散風險等,同樣無可厚非

況且,川普能為自身利益 (甚至不見得是美國利益)勒索多國

各國關稅報復拒買美軍武、抵制美貨 (見下文)、拋售美債、與反美方貿易合作,也合情合法合理

你能自私,別人就不行?


反擊手段

能反擊嗎?

絕對可以,也已有先行者

不論是政府無能、有苦難言、或利益交換,民間都可以自主對抗

    • 有苦難言:可能有檯面下的交易,如區域安全、情報合作等,美方也許以此要挾
    • 政府無能:嗯,就字面上的意思,現在的政府應該不用解釋 (本文 2025 撰寫)

# 溫馨提醒,談判所做的讓步,全都黑箱保密唷!

簽署保密協議,形同黑箱作業,是否賣台無從審視

他國都能公開,唯獨台灣不行呢!

    • 利益交換:好吧,因為黑箱談判,所以不知道換了什麼


很不爽嗎?

政府做不到的事,我們自己做


其他國家怎麼做?

撇除直接對堆關稅的中國政權,其他國家不論政府跪舔與否,都有草根性抵制


沒錯,就是抵制


而且不只抵制,「找替代品」更重要

當一項物品不可或缺時,找到相似、甚至更好的替代品,才能有效抵制

歐盟各國都有「用歐洲貨替代美國產品」的運動

抵制潮如野火燎原,從商家到消費者都燒透

丹麥商場在價格標籤,為本地產品加黑星

民眾認標示就能支持本土產業,同時避免買到美貨

德國逾七成民眾表示,會開始抵制美貨

用德國電商 Otto 取代 Amazon、Arte 代替 Netflix、可口可樂換成 Fritz-Kola...

知名開源雲端平台 Nextcloud,也迎來興隆生意

# 人們不想用 Google、Azure

法國也有人做 app,掃碼出現川普面容,就代表是美貨 - 即可拒買

北歐也不例外,甚至有公司不供應美國艦艇燃油

國際旅遊中,赴美人潮銳減歐洲尤其明顯

要知道,旅客人次與觀光財高度正相關

原本會來玩的人不來了,自然少賺很多錢


加拿大比較特殊,因川普蔑視主權,造成更大反動聲浪

# 就像對岸威脅進犯,自然激起台灣民眾反彈

商家、消費者呼籲,用國貨取代美貨

「加拿大製造」、「買加拿大產品」蔚為風行

業者為商品貼楓葉標籤,代表產地加拿大

甚至做 app 辨認產品中,加拿大來源佔多少

民間也有人寫應用程式,可掃碼確認公司註冊地

政府直營的酒商,更下架美酒

川普心腹馬斯克的特斯拉,同樣遭買家抵制、政府撤銷補貼

從前熱絡的旅遊亦面臨降溫,加拿大人表示「四年後再見

# 當然,前提是四年後總統換人

  • 印度:印度製造

身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自然是極大市場

除了取消對美軍購、購俄能源外,印度政府帶頭推動國產,也呼籲人民抵制美貨

  • ...

其他就不一一提了,浪潮過大,不勝枚舉



台灣呢?

被美帝吃盡豆腐,民間罵歸罵,卻未見反動潮

其實能做的不少,而且很容易開始

至於方法...


那還用問,拒買美貨抵制美企最速效


抵制美貨、美企

  • 最重要的 - 軟體服務大替換

固著在 Meta、Google、或其他主流美企者,是主要肥羊

明明有一堆免費開源選項,為何要自願當盤子?

何況美國科技巨頭,對隱私、個資無恥侵犯,隨時偷窺著你

除非你是數位暴露狂,否則那些行徑本不該容忍

替換方式可見篇首懶人包,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 手機不買 iPhone、Pixel

三星、ASUS、夏普、Xperia (沒錯,Sony 還活著)、JollaFairphone...

可以的話順便刷機,把 Android 也換掉

  • 去超市時,選台灣水果、避開美國蘋果
  • 大豆認清產地,改選加拿大或他國產品
  • 挑肉品時,避免美豬美牛,本土、澳洲、西班牙來源都更好

別忘了,那不只是美豬美牛,還可能是萊豬萊牛

  • 愛看文藝片、劇情片者,不妨考慮歐洲、台灣、新馬、或日本電影

特效片比較困難,好萊塢技術能力技壓群雄,除非完全不看

# 如你有不同想法,歡迎糾正、補充



抵制有效嗎?

鐵定有,別看輕自己

首先,美股、GDP 主要靠前幾個科技巨頭在撐,抵制容易 (標的明顯)

其次,貪婪美企隱私保障不如人收費像殺豬盤,僅倚仗市占率不當行銷維持地位

只要抵制人數夠多,他們要不改變商業模式、要不失去競爭力

且用戶少了,訂閱費、廣告收入都會下滑

就算一時半刻難以完全擺脫,仍可降低依賴、減少美企獲利


你可能說,台灣市場很小,對他們有影響嗎?


影響可大了,台灣人從前可是死忠的,集體抵制必能見效

光 Google 的 NotebookLM,台灣就是世界前十大市場,勿妄自菲薄

要想想,台灣人口才多少,卻能佔 Top 10 用戶量

若出走潮夠大,殺傷性不容小覷


萬一擁護者蓄意支持?

不怕護航仔,因美企本已壟斷,無法「追加使用」(你本來就在用)

例如對大眾而言,你每天都用 Google 搜尋,甚至根本沒聽過其他搜尋引擎

請問你要怎麼「故意選用 Google」?

你每一筆搜尋,本來就都是用 Google,沒得選哪!

# 想換掉的,請看篇首懶人包

因此頂多不出兵,無法倒戈


至於替代品,也不怕反抵制

原因相同,美企壟斷市場,護航仔頂多「不出走」,卻無法「從替代品出走」

# 別說本就沒在用替代品,多數人恐怕根本不知道、甚至沒想過有替代品

例如你從未聽過 F-Droid,遑論使用

那自然無法「換掉」F-Droid,頂多不入坑

平時壟斷、綑綁行銷是優勢,抵制浪潮下反而會變劣勢

何況即使所有人都不換,你一個人換、他們就少賺一個人的錢


很懶得換怎麼辦?

抱歉,如果連簡單的選擇都做不到,就請乖乖吃悶棍

被打都知道要報警,被搶卻雙手奉上,那就別抱怨賣台問題、關稅不公囉!

# 除非你有更好的做法,洗耳恭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移幣的沙龍
6會員
31內容數
技術文章、文學抒發、低門檻創意實作教學,想收到通知歡迎加入
移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4
零信任將原本「預設信任」改成「預設不信任」,除非經過驗證,否則都先懷疑。 有點像偵探必須先懷疑每個人,再一一排除嫌疑,排除嫌疑的準則就是驗證。 白話文來說,就像被害妄想症。如果覺得每個人都要害你、對每個人都設防,就不怕有奸細背叛你。
Thumbnail
2025/10/04
零信任將原本「預設信任」改成「預設不信任」,除非經過驗證,否則都先懷疑。 有點像偵探必須先懷疑每個人,再一一排除嫌疑,排除嫌疑的準則就是驗證。 白話文來說,就像被害妄想症。如果覺得每個人都要害你、對每個人都設防,就不怕有奸細背叛你。
Thumbnail
2025/09/28
敏捷開發是軟體開發常用的框架,用「釐清需求 → 制定方向 → 拆分任務 → 多輪迭代 → 驗收成果」方式進行。 釐清需求由專案擁有者 (PO)負責,Scrum Master 則拆分任務並監督實作,工程師們迭代開發後,再交付成果給予驗收,同時蒐集反饋。
Thumbnail
2025/09/28
敏捷開發是軟體開發常用的框架,用「釐清需求 → 制定方向 → 拆分任務 → 多輪迭代 → 驗收成果」方式進行。 釐清需求由專案擁有者 (PO)負責,Scrum Master 則拆分任務並監督實作,工程師們迭代開發後,再交付成果給予驗收,同時蒐集反饋。
Thumbnail
2025/09/27
Spec-Driven Development (SDD),一般翻為「規格驅動開發」,實質上就是「按圖施工」。 相較一般流程,SDD 強調「先產出文件、架構」等規劃,再著手實作,避免程式碼雜亂、協作困難等問題,更便於導入 AI 工具。 文章後段也介紹幾個開源專案,讓此流程也能用 AI 自動化
Thumbnail
2025/09/27
Spec-Driven Development (SDD),一般翻為「規格驅動開發」,實質上就是「按圖施工」。 相較一般流程,SDD 強調「先產出文件、架構」等規劃,再著手實作,避免程式碼雜亂、協作困難等問題,更便於導入 AI 工具。 文章後段也介紹幾個開源專案,讓此流程也能用 AI 自動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這兩天縂能看到類似的言論,不免想吐槽一句國會改革關中共什麽事。。。。 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請拿出證據來好嗎?要是拿不出來的話,就是造謠。。造謠真的是沒成本。 就像中國造謠新冠病毒是美國投放的一樣,什麽事只要是利於“我”立場的,真的就可以張嘴就來。 還有就是信這些謠言的人實在是太不瞭解中共
Thumbnail
這兩天縂能看到類似的言論,不免想吐槽一句國會改革關中共什麽事。。。。 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請拿出證據來好嗎?要是拿不出來的話,就是造謠。。造謠真的是沒成本。 就像中國造謠新冠病毒是美國投放的一樣,什麽事只要是利於“我”立場的,真的就可以張嘴就來。 還有就是信這些謠言的人實在是太不瞭解中共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