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自學生?什麼是自學生?
A:Homeschooling,在家自學。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大家好,我是San.本篇主要是在講自學申請的大概流程,當初我想要同屆上大學,不過網路上沒有太多資料,所以跟各位分享我是如何高三自學然後和同屆同學一起升大學。
文章分段是申請相關→我自己的路程→大略介紹同等學力測驗
Q:申請時間是什麼時候?
A:每年四月份和十月份底是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計畫的申請截止日期。每個縣市的流程大同小異。有分申請多久,例如一學期、一學年、或是幾年(長時間的我不清楚)
Q:申請自學就會有自學證明了嗎?
A:自學要滿一年半(三個學期)才能拿到自學生證明!
Q:申請會有哪些階段?
A:兩個階段。首先是初審,繳交實驗教育計劃書。和是否與學校合作(我並非與學校合作,對這方面不怎麼了解),還有國中小和高中的實驗教育申請又不太一樣,到高中以前都是義務教育,基本上在高中之前想申請必須要有監護人同意,高中的話規則沒那麼緊繃,但還是需要。第二是複審,基本上就是若你初審文件有什麼需要修正再上傳,就是複審。最後就是開始自學!也是計畫的開始!中間會有個視察訪視,會問你之後的規劃等等。
-
關於我:
我的歷程:國小國中到高二都是體制內教育。高二下申請自學,高三自學一年。
我升大學的方式:考同等學力測驗,最後分科測驗上大學。因為只有自學一年所以去考同等學力測驗才能報學測那些。同等學力測驗當屆滿18歲提供自學生證明就可以報考!
1.家庭背景
我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方式較開放,當初聽到我有自學的計畫時僅對我說只要我自己想好就好,並且問我要怎麼進行(怎麼學之類的)他們不多做干涉。當初申請高三整學年的計畫頂多將老爸的名字掛上計劃書,而他也不知道我到底怎麼申請,從頭到尾都自己用。
2.為什麼申請?從哪個管道知道?
高中時狀態不好,以及學校裡學的東西不全是我喜歡的,而自學可以自己選擇想學的科目,也可以去多試試不同東西。當初真的很想離開學校,脫離那環境;所以對我而言自學的那一年更像是’Gap year’,給自己休息的一段時間。
以前就有聽說過自學,高中開始有這想法,高二上想申請時發現時間已經過了(十月底),後來二下正式開始寫計畫書,投出並通過後高三才開始。
3.本人學習狀態及方法
說真的儘管寫了計劃書、排好了課表,最重要的就是實踐。這就是自學生最重要的事,我自己認為只要知道你想要什麼,或至少知道你不想要什麼,去做那些事或是不去做那些事是很重要的。
我並不算自律的人,但是想了想待在那讓我不舒服的學校,再想了想,我之後要幹嘛?最後我還是會多少去活動一下、看一些我有寫進課表裡的相關科目,每天也都定時最晚早上八點起床,規律自己的作息。課表可以很活,有些可能半天或幾小時而已;有些自學生他們學習的課程很有趣,而也可以像體制內教育學的國英數等等。
高中時以及在大學和周遭同學談論過關於選校系的部分,我發現我算是目標比較明確的(現在讀的科系是從高一時就訂好目標)後來靠分科測驗上了我要的科系。
4.總結心得
像前面所說,對我而言,自學的這一年我傾向稱為Gap year,是讓我休息並摸索方向的一年。不過這一年結束後,因為一年之中我沒有太多社交(社交也是每個自學生的選擇,沒有強迫性!),所以進大學第一個學期花了些時間重歸社會。把自己丟進各種活動、逼自己去說話、跟別人交流,剛開始有點難度,但是我知道人類是種社會性動物。
-
接下來,是想要說高中同等學力鑑定考試。
高三自學的我,只有一年的自學時間,非一年半沒辦法拿到自學證明。我不想晚同屆升大學,所以上網查到同等學力考試,他在每年的八月份報名,十月份考試。
因此我自學和考同等學力是同時進行的。同等學力報考資格是年滿20歲,或是年滿18歲有相關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相關證明。我就是後者。
更多同等學力相關的可以到網站:https://www.examiner.com.tw/examNews_detail.php?id=6069&tab=4
以上是San,感謝撥冗出時間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