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译者简介
本书的英译者为戒宝尊者(Bhikkhu Dick Sīlaratano),生于公元194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温切斯特镇,于1970年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就在他即将进入研究所之际,他醒悟到世间的学问研究对他的人生并无没有意义,于是他放弃了攻读研究所的计划,开始在世界各地旅行,寻求心灵的解脱成就。在1975年,他到了印度及斯里兰卡。途中,他巧遇了《佛教徒的禅定之心》这本书的作者Nyanaponika Thera尊者,而这位尊者也是启发他初期修行的第一位导师,他跟随这位尊者在kandy外围的森林隐蔽处住了一小段时间,最后他回到了印度。在那里,他得到Buddharakkhita Thera尊者的允许留在Bangalore的摩诃菩提禅修中心。之后,经过了几个月的深入禅修,于1975年他请求Buddharakkhita Thera尊者为他剃度,让他出家成为沙弥。
公元1975年底,他前往斯里兰卡,并初次在该国的首都跟随那蓝陀尊者。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来自德国、名叫Nyanavimala的尊者,这位尊者以精勤修持头陀行而闻名,他建议他修行的第一步就应该要从学习巴利文及比丘戒律开始。接着经由这位尊者的引荐,他又前往Sri Vajirañāna Dharmāyatanaya,并于1976年的6月由Mahā Nāyaka当他的戒师,为他主持授戒的仪式,至此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具足戒比丘,并度过第一次的雨安居;然后他又再次参访了Nyanavimala这位德国的尊者。然而就在这次的参访中,他遇到了鼎鼎大名的菩提尊者,菩提尊者送给他一本书名叫《森林的法》这本复制的书,而本书是Paññāvaddho尊者由泰文翻译成英文,里面汇集了摩诃布瓦尊者所说过的「法」。
由于初次受到了这本来自森林传统的森林之道的启发,公元1977年初他立即动身前往泰国,并住在曼谷的布旺尼威,并于同年4月21日由Ñāṇasaṃvara长老为他主持第二次的出家仪式,而且在那次的仪式中,他更名为戒宝比丘。接着,他又立刻前往泰国东北乌东泰尼府的帕帮塔森林道场,请求摩诃布瓦尊者收他为入门弟子。就这样,他在那里一待就是17年,并在他进一步前往山林隐蔽处独自静修之前,他一直都是担任摩诃布瓦尊者的贴身侍者。
就在公元2011年1月摩诃布瓦尊者般涅盘不久之前,戒宝尊者认为在美国成立泰国森林道场分部的因缘已经成熟了,藉由美国及全世界各地赞助者的帮助,戒宝尊者与一群精进的僧团及在家居士开始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山上建立森林法道场,这个道场已被上座部法宗派正式认可,由戒宝尊者担任住持。
多年来,戒宝尊者写过很多泰国森林高僧的英文传记以及以泰国森林传统来教导佛教徒禅修的书籍。他的著作包括:《通往阿罗汉之道》以及《Mae Chee Kaew:她的心灵证悟与开示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