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為什麼我不推薦《8號出口》改編電影|深度解析《8號出口》關於人生選擇的無盡輪迴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雖然可以看出劇情的巧思,以及隱藏的含義,但老實說,我不推薦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如果你是很喜歡邊看邊思考劇情的人,這部的方向沒有那麼難猜,也沒有反轉的劇情;如果你是略懂日式說教社會電影,更是可以簡單看出很多隱藏含義。

但如果你是喜歡「8號出口」這個遊戲,喜歡這系列的簡單中帶著小小恐怖感的設定,喜歡變異來得出奇不意、難以察覺的人,反而會有些失望,因為僅有出現幾著簡單的變異,刁鑽恐怖的都沒有出現,也沒有如同我觀影前猜測的,多個變異會組成一個故事的世界觀,讓所有段落最後組成一個故事。

在劇透前只能說《8號出口》是一個無論哪個方向都沒有滿足我期望的電影,「以恐怖遊戲改編但不恐怖」、「以解謎遊戲改編也沒有解謎」,如果要說是走很有藝術感的路線,單一的場景與運鏡方式,也沒有達到藝術電影的境界,故事改編更是要拿來探討社會議題,也跟特點的「異變」毫無關聯。

總之,我個人是不推的。

以下劇透!含大量腦補的個人解析——————

用推測的想像,幫電影加了不少隱藏含義,不代表是真實劇情呈現(電影都沒有講到)

反覆的日常裡,什麼才算是異常?你能發現不同嗎?

從開頭用西裝穿著的上班族們、制服穿著的學生們,深色調服裝擠滿車廂,來表示日本社會的一致性,用這樣的「正常」,來凸顯白色洋裝帶小孩的媽媽的與眾不同,也讓暴怒路人說出:「大家都(對這樣的不同)很困擾吧?」

而主角(迷路的男人The Lost Man)也是這樣,雖然穿著深色,但和上班族的西裝筆挺又有些不同,是試圖融入這樣的社會,但仍不相同的''異類''。

或許那找不到出口的地下道,就是他的職場、他的生活、他的焦慮。 他不是真的找不到出口,而是被生活困住

第一次低著頭到第二次、第三次才發現異樣,代表著現代人對周遭的漠不關心,天天走過的路,就算哪天換了招牌也不會注意的吧。

將遊戲8次輪迴的重複性,來代表現在人日復一日的反覆生活,「看見異變」也就代表著在這樣重複的生活中,如果沒有刻意去關注每一個小細節,像是海報、門把,這些不會注意的小事們,出現了不同的時候,你能夠發現嗎?

人生抉擇,你只能選擇前進或是後退

或許整部電影的核心是「選擇」。

主角不斷在地鐵走廊中循環、尋找出口, 那其實象徵著人生中無數的選擇:

到底是反墮胎還是反生育?為什麼在《8號出口》變成了反效果?

你也被開頭的嬰兒哭聲搞得很煩躁嗎?在電影院用頂級的音響,播放尖銳又持續的嬰兒哭聲,不論是喜歡小孩還是不喜歡小孩的人,都被搞得很煩躁,頭都開始痛了起來。

網路上對這段的解讀出現兩極分歧:
有人認為這是反生育的電影,用刺耳哭聲、路人暴走來警告觀眾「孩子會毀掉生活」
也有人說這是反墮胎的隱喻,讓主角用痛苦的輪迴體驗「拒絕生命」的懲罰

但或許,《8號出口》真正想問的並不是「該不該生」,而是「你準備好成為別人的依靠了嗎?」

劇情中,主角才剛得知前女友懷孕,還在猶豫人生的選擇,畢竟都分手了,一定有他們無法走下去的理由,要為了孩子妥協嗎?妥協的下場會是什麼呢?而且主角只是一個派遣員工,經濟不穩、生活不安,連自己都勉強過活,真的有能力撐起另一條生命嗎?真的養得起孩子嗎?

如果說用海邊那段美好的家庭畫面,來說服主角:這孩子該生!那似乎又太理想化了,

另一種解釋則更具想像:如果是說這整段都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呢?從無止盡的哭聲大量轟炸、焦慮到氣喘發作,對生活的小事(尋找異變)疑神疑鬼,但最後會得到一個安靜好孩子,他還可能在關鍵時刻幫助你,就像在問你:「如果這就是人生模擬,你願意撐過那段崩潰的哭鬧期,只為了看見最後那個懂事的孩子嗎?」

嬰兒無法控制哭鬧,可能可以持續鬧一整晚,那份「不可控」就像是責任本身,無論你怎麼想逃避,它都不會停,除非你回到原點。

貝殼的謬論,兩條時間軸的交錯與錯位

接著是讓人又困惑又好奇的部分——貝殼護身符兩個時間軸是如何重疊


以小男孩說的:「他是單親家庭,沒有見過爸爸。」為前提,表示未來的小男孩,是沒有看過爸爸的,那海邊那幕「小男孩將貝殼交給爸爸」的場景,究竟發生在哪個時間點?

個人推測有兩種可能:

一、兩條平行世界的交錯?

這部分要先以小男孩真的是主角的小孩來思考,分為過去的主角以及未來的小男孩。但兩者應該不是同一個世界線的角色,而是兩個平行時空的交錯。

因為如果海邊的小男孩是過去的主角未來的小孩,那他就不會是8號出口中出現的未來的小男孩,因為進入8號出口的未來的小男孩,手上還握有貝殼,並且沒有見過爸爸。

就算過去的主角決定生下孩子,也不會走向海邊一家人的未來,除非時間悖論讓他在過去的8號出口拿到貝殼,也能在未來再次拿到一樣的貝殼。

因此海邊那整段,可能只是一個想像,而非未來的現實。

而且小男孩看到媽媽要跑過去那段,主角是沒有特別反應的,這部分就不知道是兩人眼中看到的不同,還是主角清楚知道那只是異變呢?

二、地獄與輪迴的界線

如果8號出口的迴圈真的是地獄的交界,那麼洪水(海嘯?)席捲的畫面,其實是小男孩更小的時候,爸爸為了拯救他而犧牲自己,導致了未來的小男孩並沒有見過爸爸,但在8號出口見到了過去的爸爸

也可能洪水海嘯並不代表真正的災難,而是那些我們人生中忽略的回憶、錯過的小事、未竟的關係,堆疊成了雜物,在日復一日的某一天,回憶突然席捲而來,老家裡的玩具、一起走過的招牌廊下,匯流成為記憶與遺憾的洪流。

另一個方向想像的話?

有趣的是和我一起觀看的朋友說,洪水會不會是指羊水,沖走了猶豫著不想要孩子的爸爸,卻留下了孩子,孩子醒來後也順利走出,而一地的殘骸、破碎的記憶,是成長的軌跡。

這樣的推測讓「貝殼」有了新的象徵意義,它是父子之間跨越平行時空的信物,也代表生命的循環。

然而回到現實層面,我仍忍不住吐槽:

聽到警報就是異變,還不趕快往後跑,還站在那邊看,等著被水沖走,我還是無法理解啊!而且男子被沖走的方向,才是正確的「回頭」的方向,所以你把小男孩塞在那裡幹嘛?趕快一起回頭啊!(還是要說生小孩是不能回頭的一條路?)

遺失在時間迴圈的東西不會回來,但傷口會留下

這點也是很有趣的部分,主角遺落的包包,到下一輪的時候就消失了,就像在說那些我們成長過程中,曾經很重要,但終究被逐漸遺忘的人事物,這些身外之物,總有一天會因為時間而「重置」,你卻再也不會想起來。

但小男孩被行走的男人甩開時受傷的臉頰,卻沒有在下一輪「回到原點」而是帶著傷口繼續前進,這個小細節就像是告訴我們:什麼東西都可能被遺忘,但傷口不會忘。

那些你以為會被迴圈重置的情感創傷,其實都會留下痕跡。
傷口會和你走向下一個出口,也成為你無法再「完全回到原點」的證明。

《8號出口》最後主角有找到出口嗎?

就遊戲來說,正確的結局,其實是往上走的,也就是行走的男人最後跑上去的那個畫面,這或許也代表行走的男人,才是找到人生出口的人,而留在不斷重複的輪迴世界的他,只是個沒有靈魂的空殼。

而主角卻沒有走往正確的出口,反而跟原作遊戲相反的往地下走,像是倒帶一般回到開頭場景,也許這才是真實的人生,沒有結局、沒有正確答案, 只有不斷重複的選擇、後悔與掙扎。

可惜了,說到地獄/煉獄,卻沒有用到的「八大地獄」梗

高中女生說到日復一日的日子就像地獄的時候,還以為是要來講日本佛教的「八大地獄」或是但丁《神曲》的八層地獄(不算入口的話)!但可惜並沒有真的說到或是暗示到,只能靠觀眾想像。

這個方向也很好玩,可惜沒有朝這個方向前進。

不帶這樣的想像的話,可能真的只是用8代表莫比烏斯環,並講一下日複一日重複的生活,就像地獄一樣吧!

結語:為什麼我還是不推薦這部電影

雖然可以大量猜解並解析劇情,但我仍不推薦進電影院看的原因,主要還是娛樂性不足,這不是說他要很好笑或是很好玩,是我對這部作品的期待,或許跟導演編劇都不一樣。

在這麼簡單的遊戲改編電影中,加入劇情不是不行,但在《8號出口》加入「到底要不要生個小孩來改變整個人生」的議題,不只讓故事在單一場景內無法發揮,也讓《8號出口》原有的詭異恐怖感降到最低,簡直就像六弄咖啡館用「不弄不行」來當標語一樣,就是哪裡怪怪的。

那就改編劇情來說,行走的男人(大叔)那段,出現的時候我是滿驚喜的,居然講到這個NPC角色的故事!但雖然加了大叔跟高中女生的劇情,還加了一個NPC小男孩,但又沒有那麼完整,需要跟人一起腦力激盪才會讓劇情更有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壱玖|619
0會員
5內容數
影評、觀後感,偶爾有些吃吃喝喝
陸壱玖|619 的其他內容
2025/10/07
由小芝風花、佐藤健雙主演,創下Prime Video日本原創劇最高收視率的《和我老公結婚吧》翻拍自韓劇,這次以溫柔的筆觸描繪「自我重生」與「溫柔復仇」,不再是單純的黑暗復仇劇。本文將深入解析劇情的設定、角色互動、PUA精神控制、以及一些值得吐槽的地方,帶你全面理解這部佳作。
Thumbnail
2025/10/07
由小芝風花、佐藤健雙主演,創下Prime Video日本原創劇最高收視率的《和我老公結婚吧》翻拍自韓劇,這次以溫柔的筆觸描繪「自我重生」與「溫柔復仇」,不再是單純的黑暗復仇劇。本文將深入解析劇情的設定、角色互動、PUA精神控制、以及一些值得吐槽的地方,帶你全面理解這部佳作。
Thumbnail
2025/09/03
《玻璃之心》改編自若木未生小說,由佐藤健擔任製作人,柿本ケンサク執導。本文深入探討劇情、音樂、畫面等細節,並分析其成功之處,包含角色設定、音樂設計、尊重原作等面向。
Thumbnail
2025/09/03
《玻璃之心》改編自若木未生小說,由佐藤健擔任製作人,柿本ケンサク執導。本文深入探討劇情、音樂、畫面等細節,並分析其成功之處,包含角色設定、音樂設計、尊重原作等面向。
Thumbnail
2025/09/03
探討日劇《玻璃之心》中佐藤健飾演的藤谷直季,其天才與脆弱共存的「玻璃之心」,以及他與樂團TEN BLANK成員間的成長與改變。文章分析藤谷的孤獨、天才的詛咒、與TEN BLANK成員間的互動,以及他如何學會與自己的脆弱共存,並與夥伴共享光芒。
Thumbnail
2025/09/03
探討日劇《玻璃之心》中佐藤健飾演的藤谷直季,其天才與脆弱共存的「玻璃之心」,以及他與樂團TEN BLANK成員間的成長與改變。文章分析藤谷的孤獨、天才的詛咒、與TEN BLANK成員間的互動,以及他如何學會與自己的脆弱共存,並與夥伴共享光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部作品描述窮途末路的八個人參加一個外界完全隔絕空間的遊戲,苦苦掙扎,反抗無效。文章描述了他們的處境和遭遇故事。涉及社會階層、陰謀、權力鬥爭等議題,具有一定的反思價值。文章選擇關鍵詞'魷魚遊戲', '社會寓言', '窮途末路'等。
Thumbnail
這部作品描述窮途末路的八個人參加一個外界完全隔絕空間的遊戲,苦苦掙扎,反抗無效。文章描述了他們的處境和遭遇故事。涉及社會階層、陰謀、權力鬥爭等議題,具有一定的反思價值。文章選擇關鍵詞'魷魚遊戲', '社會寓言', '窮途末路'等。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最近看了幾部評價還不錯的電影,看完後總是滿頭霧水,為什麼我覺得不太滿意的作品反而評價都不錯?莫非我的三觀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九龍城寨之圍城就是這樣一部網友大致給予好評,但我本人卻覺得莫名奇妙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最近看了幾部評價還不錯的電影,看完後總是滿頭霧水,為什麼我覺得不太滿意的作品反而評價都不錯?莫非我的三觀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九龍城寨之圍城就是這樣一部網友大致給予好評,但我本人卻覺得莫名奇妙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大概是預告的電影配樂和宣傳的文字觸動我了,所以我想今年暑假最後一次衝電影院就獻給《九槍》。 一走進影廳就感覺A廳好像特別大,我還坐在中間的中間,我想電影在特別大的影廳放映是電影院自有用心,等著好好感受這部電影。 其實我在看每部電影之前都知道我會得到什麼,通常我也只看我想得到的電影,
Thumbnail
大概是預告的電影配樂和宣傳的文字觸動我了,所以我想今年暑假最後一次衝電影院就獻給《九槍》。 一走進影廳就感覺A廳好像特別大,我還坐在中間的中間,我想電影在特別大的影廳放映是電影院自有用心,等著好好感受這部電影。 其實我在看每部電影之前都知道我會得到什麼,通常我也只看我想得到的電影,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或許,有些疑問能透由小說來解答,這是所有小說改編電影的作品都將面臨的疑難,然而,若電影的敘事循環無法經由電影自身來實踐,卻需經由外來物的補足(並非指背景知識),那麼指稱這樣的作品是有缺陷的,也不過若合符節。
Thumbnail
或許,有些疑問能透由小說來解答,這是所有小說改編電影的作品都將面臨的疑難,然而,若電影的敘事循環無法經由電影自身來實踐,卻需經由外來物的補足(並非指背景知識),那麼指稱這樣的作品是有缺陷的,也不過若合符節。
Thumbnail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
Thumbnail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
Thumbnail
電影和人相同,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既沒能每一部都給一篇長文,不如以此十好(ㄏㄠˋ)作個引頭,盡量選擇不同國別,不同文化和視界的作品。如同一本好書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帶我們走向遠方。我想,電影也是如此。
Thumbnail
電影和人相同,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既沒能每一部都給一篇長文,不如以此十好(ㄏㄠˋ)作個引頭,盡量選擇不同國別,不同文化和視界的作品。如同一本好書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帶我們走向遠方。我想,電影也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