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容積率?為什麼它會影響房價?
買房時,你一定聽過「容積率」這個名詞。
有人說「容積率高,房子比較便宜」,也有人說「容積率低,住起來比較舒服」。 但容積率到底是什麼?它怎麼影響房價與居住品質?
📌 容積率的定義與計算公式
容積率,全名「建築容積率」(Floor Area Ratio, FAR)。
計算公式:
👉 容積率 = 總樓地板面積 ÷ 基地面積 × 100%
- 基地面積:土地的大小。
- 總樓地板面積:所有樓層加總的建築面積。
換句話說,容積率就是「一塊地能蓋多少坪的房子」。
🏗️ 容積率的重要性
政府透過容積率控制都市密度:
- 容積率高 → 蓋得多、人口密集。
- 容積率低 → 蓋得少、環境舒適。
對建商而言,容積率決定土地的開發效益;對買房人而言,它影響居住品質與未來保值性。
📊 容積率案例計算
假設一塊基地面積為 1,000 坪:
- 容積率 200%
- 可蓋 2,000 坪樓地板面積
- 若每戶規劃 25 坪 → 約 80 戶
- 容積率 400%
- 可蓋 4,000 坪樓地板面積
- 若每戶規劃 25 坪 → 約 160 戶
同一塊地,容積率翻倍,戶數也翻倍,建商收益增加,土地價值隨之暴漲。
🏢 對建商的影響
- 收益:容積率越高,能賣的坪數越多。
- 設計:高容積率建案通常樓高、戶數都增加。
- 政策:政府常用「容積獎勵」(都更、危老重建、綠建築)來刺激建商投入。
🏠 對買房人的影響
- 價格
高容積率:房子多,單價相對親民。
低容積率:稀有性高,單價通常更貴。 - 居住品質
高容積率:人口密度高、日照不足、公設壓力大。
低容積率:空間舒適、綠地多,環境品質佳。 - 投資角度
高容積率:適合出租收租、平價市場。
低容積率:適合自住、追求保值。
🔎 買房前要怎麼看容積率?
- 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壞,要依需求判斷。
- 如果重視生活品質與稀有性,低容積率建案可能更適合。
- 如果在意投報率,則高容積率社區可能更合乎目標。
✅ 總結
容積率不只是建築法規裡的數字,它是左右房價、土地價值與居住體驗的關鍵。 買房前,看懂容積率,你才能真正了解「這個社區住起來會是擁擠的都市叢林,還是舒適的低密度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