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運(2612)於2025年9月25日舉行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報告海岬型散裝輪運價第三季顯著上揚,日租金達3萬美元,鐵礦砂價格維持高檔。中國大陸鐵礦砂與煤炭進口量減少,但鋁礬土進口年增31.4%。西非西芒杜礦區即將量產,預期帶動長程運輸需求。公司訂造4艘新船,2026年下半年起交付,持續推動船隊更新,展望市場供需平衡與新興礦區商機。
會議摘要
一、會議概況與報告大綱
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2612 TT)於2025年9月25日舉行2025年第三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發言人唐邦正先生主持。本次法說會主要內容包括海岬型散裝輪營運展望、散裝海運市場最新數據、公司概況及未來展望。會議中,唐先生詳細介紹了市場供需現況、原物料進口趨勢及公司船隊更新計畫,並於會後回答投資人提問。
二、海岬型散裝輪營運展望
2025年前三季,海岬型散裝輪現貨日租金平均為18,567美元,第三季受鐵礦砂海運量增加影響,運價顯著上揚,最高日租金達到30,194美元,顯示市場回溫跡象。根據報告,中國大陸鐵礦砂進口量1至8月年減1.6%,煤炭進口量年減12.2%,但鋁礬土進口量年增31.4%,成為市場亮點。
此外,鐵礦砂價格前三季平均每噸101美元,維持高檔,帶動礦商利潤,同時大陸鐵礦砂港口庫存從去年高點1.55億噸下降至1.38億噸,顯示鋼廠回補庫存需求增加。新船造價高檔,二手船交易熱絡,成交船齡多介於10至15年,市場運力成長緩慢,前三季船舶噸位淨成長率僅1.04%,有助於供需平衡。
市場利多因素包括中國大陸啟動雅魯藏布江水力發電大壩工程,總預算高達1.2兆人民幣,預期帶動鋼鐵及鐵礦砂需求;非洲西芒杜鐵礦砂礦區即將於2025年底量產,年出口量預估達1.2億噸,成為繼澳洲、巴西後的第三大出口地區,因運距為澳洲的三倍,將顯著提升海岬型船延噸哩需求。
三、散裝海運市場最新數據
1. 市場指數與運價趨勢
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2025年1至9月平均為1,508點,7月底達到高點2,258點,顯示市場自3月低點715點以來明顯回升。波羅的海海岬型運價指數(BCI)同期平均為2,239點,7月高點達3,829點,反映海岬型船運價強勁表現。各型散裝輪運費中,海岬型船(180K DWT)9月23日報價28,770美元,Panamax、Supramax及Handysize分別為16,190美元、18,789美元及14,757美元。
2. 中國大陸經濟數據與原物料進口
2025年上半年,中國大陸GDP年增率為5.3%,全年預估成長5.0%。粗鋼產量1至7月為5.94億噸,年減3.1%,鋼材出口量1至8月達7,700萬噸,年增10.0%,創歷史新高。原物料進口方面,鐵礦砂總量8.01億噸(年減1.6%),煤炭2.99億噸(年減12.2%),鋁礬土1.41億噸(年增31.4%)。
Clarksons預測,2025年鐵礦砂需求減少1%,中國進口量減2%,巴西出口增3%,澳洲持平;煤炭海運量減少7%,中國進口減14%;鋁礬土海運量成長22%,中國進口增29%,幾內亞出口亦增29%。
3. 全球經濟與乾散貨海運量
IMF預估2025年全球GDP增長3.0%,乾散貨海運量微幅下降0.7%。海岬型船主要貨物中,鐵礦砂出口量微減,煤炭出口量下降17%,主要受中國及印度需求疲軟影響,而鋁礬土出口量大幅成長22%,西非地區成為主要驅動力。
4. 運力供給與船隊更新
根據S&P Global數據,2024年海岬型散裝輪新船交付38艘,2025年預計交付40艘;拆船方面,2024年拆解8艘,2025年預計12艘,運力淨成長率維持低檔。新船訂單佔船隊總噸位比例為9%,公司船隊平均船齡9.1年,市場中超過15年船齡的船佔比達24%,老船逐步退出市場。二手船價顯著上漲,10至15年船齡船舶價格漲幅超過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