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又是「書單系列」文章,而今天的主題是──閱讀。身為一個以分享閱讀為主的自媒體,直到現在才做這個主題書單,好像有點「失職」(笑)。所以今天就來補上這個遲來的書單,為你精選五本從方法論到精神層面的好書,帶你讀透、讀懂,並真正讀出樂趣。
1. 《如何閱讀一本書》

談到「如何閱讀」,首推的當然還是這本經典之作。自 1940 年出版以來,它歷久不衰、始終暢銷。作者認為閱讀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你必須透過書本,向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全書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只要依循這套主動的閱讀法,就能真正理解一本書,並將其中的知識內化為己用。
2. 《極簡閱讀》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年都有數不清的書籍問世。雖然學習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卻也讓許多人陷入「知識焦慮」的漩渦:看了許多書,卻無法真正內化。針對這樣的困境,作者提出了「RIA 拆書法」——閱讀(Reading)、重述(Interpretation)、內化(Appropriation)。透過這套方法拆解書籍,你就能更有系統地吸收內容,並真正「讀透」一本書。
3.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單一領域的知識早已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因此,我們不能只依賴學校所教授的內容,而必須主動培養跨領域的「自學」能力。書中提出了自學的四大模組——戰略、輸入、抽象化與儲存,幫助讀者高效地從不同領域的書籍中汲取知識,並進一步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洞見。
- 完整閱讀心得:《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現代必備的四大模組自學修煉術!
4.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乍看書名,或許會以為這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但其實不然。本書更像是一部以「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為核心問題出發的思考隨筆集。它並不是教你如何閱讀的指南,而是透過對閱讀的種種省思,帶領讀者重新探索閱讀的意義。讀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對「閱讀」這件事,有了全新的想像。
- 完整閱讀心得:《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一本非典型的閱讀法書籍!
5. 《給未來的讀者》

讀過那麼多關於閱讀的書,我私心最推薦的就是李惠貞這本。她以數十篇簡短而優美的散文,細細談論閱讀的各種面向。不說教、不強迫,語氣清淡卻深刻,傳遞出對閱讀最真摯的情感。私以為這是每個愛書人都會喜歡上的作品。甚至覺得,這本書完全可以當作閱讀愛好者的「聖經」,讓「閱讀者」捧著它,到處宣揚「閱讀教」啊(笑)。
- 完整閱讀心得:《給未來的讀者》:閱讀者的「聖經」
【後記】
對我來說,閱讀一直是一件很享受的事。然而,對許多在填鴨式教育下長大的人而言,讀書確實是一項苦差事。我會想開始經營「姆斯的閱讀空間」,某種程度上,也是希望能翻轉大家對閱讀的「壞印象」。
今天分享的這五本書,雖然主題各有不同,但卻有個共通點──作者們都對閱讀懷抱深深的「愛」。希望大家在學習如何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從他們的文字裡,重新感受到閱讀的美好。
最後,我始終認為閱讀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因此並不存在所謂「正確」的閱讀法。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最自在的閱讀姿態。總之,讀起來就對了,開心地享受閱讀吧!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