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落格來到五周年了(灑花)!!!!
想藉這個機會,和大家聊一個我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主題:人生的六大基礎能力。
這些年透過閱讀,我吸收了許多重要且有意思的知識,也慢慢發現,有些能力對人生非常重要,幾乎可以說是必備的基礎。但往往在學校時卻沒有特別教,只能在出社會後慢慢「惡補」。我將它們歸納成六大能力,分別是:健康力、學習力、時間力、財務力、協作力和他者力
我認為,只要把這些基礎能力培養好,就能迎對人生的各種變化與挑戰。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來談。
【健康力】
健康是我們人生的重中之重。沒了健康,擁有再多東西也是枉然。因此,我將「健康力」列為所有基礎能力之首。只有先擁有健康力,其他能力才有發揮的餘地——大家應該都聽過那個「健康是 1,其他東西是 0」的比喻吧。
遺憾的是,過去在學校除了安排體育課之外,幾乎沒有教我們如何去保持健康。許多人在學生時期為了成績熬夜讀書,出社會後又為了生計賣命拚搏,等到年紀漸長才發現自己滿身病痛。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今年,把「健康」設定為我主題閱讀題目的原因。希望能在邁向三十中段的這個年紀,開始好好注重自己的健康,如此才能在接下來的人生中,完成更多我想做的事。
在《超預期壽命》一書中提到,要強化健康可以從四大要素著手:運動、營養、睡眠和情緒。今年我已經陸續讀了關於睡覺與營養的專書,之後也會繼續擴展健康這個閱讀宇宙。
推薦書單
健康
運動
營養
- 《靈活飲食》
睡眠
- 《為什麼要睡覺》
情緒
- 《情緒解鎖》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學習力】
我們在學生時期學過一大堆科目——物理、化學、國文等等。然而,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學」。事實上,學習這件事本身,也是需要「學習」的。
在我看來,這項能力其實應該優先於任何學校的既定科目。因為,學校的學習終究有限,而人生的學習卻沒有盡頭。人生往往難以預料,每個階段所需要或想要學的東西都不盡相同。但只要掌握了學習的技巧,當你面對困難與挑戰、需要習得新技能時,就能有所依循,而不是茫然失措。
關於「如何學習」,我過去已介紹過不少書籍。以下簡單列出幾本探討學習與閱讀方法的推薦書單。
推薦書單
學習方法論
閱讀方法論
- 《如何閱讀一本書》
-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 《極簡閱讀》
-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
學習也是需要「學習」的
【時間力】
顧名思義,時間力就是善用時間的能力。
在學生時期,多數人都依循老師或家長安排好的時間表生活,每天只要照表操課即可。然而,踏入社會後,時間只能由自己安排。於是,許多人便陷入「想做的事太多,時間卻太少」的窘境。
這時,「時間管理」的能力便顯得格外重要。像是列待辦事項、安排行事曆、設定行動流程等技巧,都能幫助你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更多事情。
不過,時間力並不僅止於這些「工具」層面的應用。時間管理真正的目標,其實不是管理時間,而是管理「人生」。換句話說,它的目的並非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事,而是讓你做的事情,都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換句話說,時間力的終極目標,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並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遺憾的是,學校幾乎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探索與認識自己。許多人在學生時期拼命念書考試,出社會後賣命工作賺錢,卻從未想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更別提找到所謂的 true calling。我自己也是在工作幾年後,才透過閱讀,慢慢探索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樣態。
以下列出幾本與時間力相關的書籍。不過要特別強調,這些書都只是指引。畢竟,沒有人能替你規劃人生的「課表」。唯有親自嘗試與摸索,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時間規劃模式與人生模樣。
推薦書單
時間管理
人生探索
-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 《與成功有約》
- 《成為自由人》
-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你的時間是有限的,請好好運用
【財務力】
錢的重要,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然而,在求學階段,卻幾乎沒有任何關於財務的系統性教學。
大多數人都是在踏入社會後,才磕磕絆絆地學習這項技能。有些人因此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也有人迷失在各種投資方法中,在茫茫市場裡載浮載沉。這也是我將財務力列入人生基礎能力的原因之一。畢竟,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
具體來說,財務力可分為理財與投資兩大面向。關於理財,我過去分享的書籍較少,之後會再尋找更多專書與大家分享。至於投資,我已經介紹過相當多的書。不過,由於我本身是指數化(被動)投資者,因此主動投資相關的分享相對較少,未來也打算補足這一塊,提供給大家更全面的財務力視角。
順帶一提,許多人將理財與投資的終極目標設定為「財富自由」。但到底怎樣才是財富自由呢?我最喜歡的定義來自《致富心態》作者摩根.豪瑟——每天早上醒來,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換句話說,我心目中的財富自由,是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並擁有足夠的能力與資源去實現,而不被其他事物(如上班或金錢)束縛。這也是我將時間力放在財務力之前的原因:你應該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再透過金錢去支持與實現理想的生活。
推薦書單
理財
投資
方法論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致富心態》
- 《退休後,錢從哪裡來?》
錢的知識真的好重要
【協作力】
前面提到的四種能力,多半著重於自我精進。然而,人類是群居動物,因此,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同樣十分重要。我將這項能力稱為「協作力」。
我認為,協作力可分為兩個面向:溝通與管理。
溝通是協作的基礎。懂得表達與傾聽,是成功互動交流的關鍵。可惜的是,在台灣的教育中,這方面的訓練仍相當缺乏。學生時代,勇於舉手發問或與老師討論的人屈指可數;許多人甚至到了研究所,才有機會大量練習簡報技巧。至於傾聽,更是許多人忽略的弱點——表達能力不足,卻依然滔滔不絕,沒有意識到「聽」的重要性。因此,溝通能力絕對是我們必須積極加強的一環。
以上談的,多屬於「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協作。而涉及更大範圍的團隊合作,就會進入「管理」的領域。聽到管理,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主管或老闆才需要的能力,但事實上,就算只是基層員工,也可能需要回應主管指示、傳遞客戶需求,或跨部門協調。這些情境,其實都需要管理技巧來進行有效整合。
不過,在管理方面,我這個小社畜涉略的書籍還不算多,之後會再多讀幾本來強化這部分。再跟大家分享心得囉。
推薦書單
溝通
管理
- 《影響力習慣》
與他人協作是很重要的技能
【他者力】
最後一項基礎能力,我稱為「他者力」——理解這個世界中「他者」的能力。
前面談的「協作力」,處理的是我們能直接接觸到的人與互動情境。然而,一個人的一生,實際能遇到的人事物終究有限。因此,我們需要透過他者力,去理解那些無法親身遇見的人事物。在當今這個越發分裂、極化的社會中,這種能力更顯重要。唯有先認識,才能產生同理;唯有同理,才能思考如何讓世界運作得更好。
他者力的培養方式很多,電影、遊戲都是不錯的媒介。不過我最喜歡的,仍是透過閱讀。小說能帶我進入架空世界,探索各種人生百態;散文則讓我從作者的人生切片中,窺見不同的生命視角。
關於小說與散文,我已經介紹過不少作品。這裡挑幾本我特別喜歡的書與你分享。不過,他者力其實是我認為最不需要書單的領域——因為理解他者,終究還是要靠你自己的探索。對我來說,沒有絕對的「經典」或「必讀」。因此,以下清單就僅供參考囉。
小說
散文
打開好奇之眼去認識他者吧
【後記】
今天分享的六大基礎能力中,前四項(健康力、學習力、時間力、財務力)較偏向自我精進;後兩項(協作力、他者力)則著重於與世界互動。我相信,只要能把這些基礎能力養好,就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未來我也會持續閱讀更多相關書籍,補充與完善自己對這些主題的認識。因此,今天每個能力後附的書單,之後都會隨時更新。建議大家可以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方便日後查閱。
此外,接下來,我也打算針對這些主題,分享一些我個人的方法論。雖然遠遠稱不上是什麼「大神」,但這些年的累積確實讓我成長許多——例如,透過投資理財達成千萬資產,或透過時間管理兼顧工程師與自媒體的身份。相信這些實際的心得,或許能為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沒意外的話,下一個五年,我會針對些主題,去做更完整的方法論分享。每個主題還會再拆分為若干小主題(如將健康拆成睡眠、營養等),並用系列文的形式分享。裡面當然還是會提到書啦,但是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是以一本書為主軸來書寫就是了。希望可以透過這些分享,帶給大家更多的價值囉!
最後,不免俗地,還是要感謝大家五年來的支持。你們每一次的點閱與留言,都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也要特別感謝在經營自媒體這些年中,認識的寫友與書友們。有句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能與大家一同前進,看見更多有意思的風景。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