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百工職人主題書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今天又要和大家分享書單了!這次我設定的主題是「百工職人主題書單」。透過這些書籍,可以帶你一窺各行各業職人的工作樣貌。那我們就開始吧!

1. 《做工的人》

raw-image

幾年前相當紅的書。作者林立青以他工地監工的獨特視角與細膩而銳利的筆觸,描繪工地師傅們的工作與生活樣貌。除了工地師傅,書中還寫到許多不同領域的「工人」,像是移工、看板人、茶室姊妹等,刻劃都相當深刻。隨著書中的腳步,我彷彿親身踏進那些平常難以接觸的社會角落,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也多了幾分。

2.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

raw-image

大家對「移工」應該不陌生,不論在家庭照護或工廠生產,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但除了「勞動」的面向,你是否曾真正觀察、了解過他們呢?作者江婉琦自 2015 年起便持續關注移工與移民議題。書中,她走訪台灣各地,不貼標籤、不帶偏見地引領讀者認識移工故事,探看他們異地打拼的表裡。覺得真的是相當真實鮮活的第一手觀察,完全打開我視角,看見那些平時未曾仔細理解過的「他者」樣貌。

3. 《我的黑手父親》

raw-image

最初看到「黑手」二字時,我以為是機車行的師傅,但細看才發現並非如此。本書的「黑手」其實是修理拖車的師傅——作者謝嘉心的父親。這本書是她從碩士論文改寫而成,因此在散文的沉浸感之中,也帶有些論說體的架構與條理。書中談拖車、談師傅,也談作為女兒對父親的理解與情感,是本相當有趣且情感真摯的作品。

4. 《偽魚販指南》

raw-image

這本書於 2022 年出版時,可說是現象級之作。作者林楷倫,如書名所言是名魚販。想當然耳,書中寫下許多只有魚販才知道的「魚事」。同時,他也以這個職業為媒介,細探了家庭與自我。林楷倫的文字帶著白爛卻犀利的幽默,讀起來十分爽快;而對自我的挖掘也夠狠,時不時讓我心頭一緊。是部閱讀時情緒會很豐富的作品。透過這本散文,我了解了魚販、了解了人情世故,也了解了一點點的林楷倫。

5.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raw-image

這本書是一位筆名「特掃隊長」的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自一九九二年入行後,他便一直從事遺體處理、淨身納棺及遺物整理等工作。他的文字樸實簡單,帶著省思卻不顯說教。與其說是要提供解答,這本書更像是他透過職業經歷,不斷自我追問與記錄的過程。透過他清掃職人的獨特視角,讓我重新思考「生與死」這個主題,是本讀來輕鬆卻又會滿滿深思的作品。

6. 《附神》

raw-image

當初在承風書店看到標題,就馬上就被吸住。小翻了一下,發現是本談乩童父親的散文集,興趣更是整個被勾了起來。不過讀完後發現,與我原先想像的「職人」書有些不同。本書更像是作者林徹利透過「附神」這個元素,探索父親與自身的關係,是本「私我」性質很重的散文。雖和想像得有些不同,但我非常喜歡。覺得這些文字中的回憶與自我掘探,就像是某種儀式,不僅是對父親的敬意,也是一場自我的療癒吧!

7. 《做書的人》

raw-image

這本書由逗點的陳夏民邀請陳雨洳採訪撰文,並由廖建華攝影,三人共同遠赴韓國「取經」,採訪十家獨立出版社,探尋「做書的人」的生存之道。除了可以透過韓國出版的經驗給台灣書業一些借鏡之外,這些出版人的所思所想也對我深有啟發。私以為是每個有在內容創作的人都值得細細品讀的作品。

【後記】

最初會開始閱讀這些職人類書籍,是受到《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的啟發,覺得自己對許多「他者」缺乏足夠的認識與理解。從那之後,我便開始留意各式各樣與「百工」相關的書籍。

相較於先前的書單文,這篇的「目的」性或許沒那麼強,讀完後也不一定能立刻獲得什麼具體的「收穫」。但我始終相信,人是群居的動物,對他者的理解極為重要。尤其在這個越來越分裂的世界,多一分同理與認識,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這篇文章只是個起點,往後我還會繼續尋找更多描繪「他者人生」的書籍。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第二彈哦(笑)。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6會員
274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好久沒做書單特輯了。前些日子,和書友 Nayu 在 Podcast 上聊書時談到了「找自己」這個主題,覺得非常適合做個書單,所以—Here you go! 為什麼會想分享這個主題書單呢?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從小努力念書升學,出社會後又繼續在職場上辛苦奔波;然而,我們似乎很少有時間停下來,思考自己
Thumbnail
2025/03/23
好久沒做書單特輯了。前些日子,和書友 Nayu 在 Podcast 上聊書時談到了「找自己」這個主題,覺得非常適合做個書單,所以—Here you go! 為什麼會想分享這個主題書單呢?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從小努力念書升學,出社會後又繼續在職場上辛苦奔波;然而,我們似乎很少有時間停下來,思考自己
Thumbnail
2025/02/16
上週末再次北上參加一年一度的閱讀盛會——台北國際書展。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女友週六要上班,這次只能安排做禮拜天的一日遊,勉強抓住展覽的尾巴;逛完後依然感到意猶未盡。以下和大家聊聊這次三刷書展的小心得。
Thumbnail
2025/02/16
上週末再次北上參加一年一度的閱讀盛會——台北國際書展。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女友週六要上班,這次只能安排做禮拜天的一日遊,勉強抓住展覽的尾巴;逛完後依然感到意猶未盡。以下和大家聊聊這次三刷書展的小心得。
Thumbnail
2024/12/29
年末將至,又到了例行的盤點時間。2020 年,因為方格子的年末儀式徵文而開始了這樣的覆盤習慣,今年已是第五次,覺得很有成就感!那麼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吧。(首圖為到新加坡出差拍的美美夜景照)
Thumbnail
2024/12/29
年末將至,又到了例行的盤點時間。2020 年,因為方格子的年末儀式徵文而開始了這樣的覆盤習慣,今年已是第五次,覺得很有成就感!那麼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吧。(首圖為到新加坡出差拍的美美夜景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希望透過條列和簡介,可以更方便讀者選讀自己偏好的主題。
Thumbnail
希望透過條列和簡介,可以更方便讀者選讀自己偏好的主題。
Thumbnail
本書告訴你製作工作計畫書的重要性,並從目標設定、資料蒐集到落實的要點,教導你如何訂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
Thumbnail
本書告訴你製作工作計畫書的重要性,並從目標設定、資料蒐集到落實的要點,教導你如何訂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
Thumbnail
《100個領導基本╳100個工作實踐》 ★透過《100個基本》掌握原則,依循自己的成長軌跡蛻變。
Thumbnail
《100個領導基本╳100個工作實踐》 ★透過《100個基本》掌握原則,依循自己的成長軌跡蛻變。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這是這本書的書名,也是一個靈魂拷問 甚至,有時儘管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出現工作倦怠 看著書中列舉著下述幾點(我好像都中啊><) 🤭以下五點,你中了幾點呢!? ⏺︎超時工作 自己創業以來,沒有打卡,有時晚上直播課程,導致無形間就陷入超時工作,雖然大多時間自己沒什麼疲憊感覺,但直
Thumbnail
這是這本書的書名,也是一個靈魂拷問 甚至,有時儘管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出現工作倦怠 看著書中列舉著下述幾點(我好像都中啊><) 🤭以下五點,你中了幾點呢!? ⏺︎超時工作 自己創業以來,沒有打卡,有時晚上直播課程,導致無形間就陷入超時工作,雖然大多時間自己沒什麼疲憊感覺,但直
Thumbnail
這次又來介紹好用的新書啦~~ 不知道各位在工作上有沒有哪些特殊的工作的方式,或者記錄過程的工具,例如心智圖法、番茄鐘工作法、九宮格法等。 其實每一種工具的使用都有人偏好,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這跟每個人的個性與特質有很大的關係。 適合我的,有可能不適合你,但我用不好的,可能在你手上就會變成大神工具
Thumbnail
這次又來介紹好用的新書啦~~ 不知道各位在工作上有沒有哪些特殊的工作的方式,或者記錄過程的工具,例如心智圖法、番茄鐘工作法、九宮格法等。 其實每一種工具的使用都有人偏好,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這跟每個人的個性與特質有很大的關係。 適合我的,有可能不適合你,但我用不好的,可能在你手上就會變成大神工具
Thumbnail
讀《卡片盒筆記》,如何 30 年寫 60 本書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讀《卡片盒筆記》,如何 30 年寫 60 本書的底層邏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