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在人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第一章:秋日的墓園

秋風輕拂,楓葉在空中緩緩飄落,晴月走在通往墓園的小路上,手裡握著一束白菊花。陽光穿過樹梢,灑在她的肩頭,卻無法完全驅散她心中的涼意。今天,她來探望那些曾經在她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記的人——她的祖父、她的初戀、她的摯友,以及那位她景仰的偉人。他們都已離開人間,卻在她的心裡留下了永恆的痕跡。

晴月在墓園裡停下腳步,四座墓碑靜靜地立在眼前。她輕輕將白菊花分成四份,放在每座墓碑前,然後閉上眼,讓回憶如潮水般湧來。

第二章:祖父的教誨

晴月的祖父是一位溫厚的老教師,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他總說:「晴月,知識是光,照亮別人之前,先照亮自己。」小時候,晴月愛窩在祖父的書房,聽他講歷史、講詩詞,講那些改變世界的偉人故事。祖父的聲音低沉而溫暖,像秋天的暖陽,讓她覺得世界是安全的。

祖父去世時,晴月正在準備大學考試。她記得自己抱著祖父的舊書,淚水模糊了書頁上的字跡。祖父留給她一本筆記,裡面寫滿了他對她的期望:「晴月,活出你的光。」如今,她成為了一名歷史教師,將祖父的教誨傳遞給更多人。每當她站在講台上,她彷彿能看見祖父欣慰的笑容。

第三章:初戀的回音

晴月的初戀是大學時的學長,名叫皓然,一個溫柔卻堅定的男孩。他們曾在校園的林蔭道上牽手散步,談論未來的夢想。皓然夢想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他的生命。那年,晴月才二十歲,第一次感受到心碎的重量。

她至今保留著皓然送她的一條圍巾,藍色的,帶著他慣用的清新香水味。每當她裹上這條圍巾,總會想起皓然說過的話:「晴月,別怕失去,因為愛永遠都在。」她學會了用愛去療癒傷口,將對皓然的思念化作對生活的熱情。她開始參加公益活動,幫助那些需要醫療援助的人,彷彿在延續皓然的夢想。

第四章:摯友的笑聲

晴月的摯友小雯是她生命中的陽光,總能用爽朗的笑聲驅散她的憂愁。小雯愛畫畫,她的畫作充滿了色彩與生命力。然而,罕見的疾病讓小雯在二十五歲時悄然離去,留下一本未完成的畫冊。

晴月接手了小雯的畫冊,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它。雖然她畫得不夠好,但每一筆都帶著對小雯的記憶。她記得小雯曾說:「晴月,人生就像畫畫,不完美也沒關係,只要畫得開心就好。」如今,晴月會在課餘時間畫畫,將小雯的快樂傳遞下去。

第五章:偉人的啟迪

晴月景仰的偉人是居里夫人,一位用科學改變世界的女性。晴月在高中時讀到居里夫人的傳記,深受她的堅韌與奉獻精神感動。雖然居里夫人早已離世,但她的故事激勵晴月選擇了歷史作為專業,立志傳承那些偉人的精神。

在晴月的課堂上,她常常向學生講述居里夫人的故事,告訴他們科學與愛可以跨越時間,成為不滅的光芒。她相信,偉人的離去並不是終點,他們的精神會在每一個被啟發的人心中繼續閃耀。

第六章:再見的形狀

墓園裡,晴月靜靜地站在四座墓碑前,風吹過,帶來一陣熟悉的溫暖。她閉上眼,彷彿聽見祖父的教誨、皓然的低語、小雯的笑聲,以及居里夫人留下的科學之光。他們雖然不在人間,卻以不同的方式活在她的生命裡。

她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畫冊、圍巾和祖父的筆記,這些物件承載著他們的愛與記憶。她輕聲說:「再見在人間。」這句話不是告別,而是承諾——承諾將他們的愛、夢想與精神織進自己的生命,繼續走下去。

尾聲:永恆的陪伴

離開墓園時,晴月感到前所未有的輕盈。她知道,人生會有無數個再見,但只要心裡有愛,那些離開的人從未真正走遠。他們化作秋風、化作星光、化作她生命中的一針一線,陪伴她走過人間的每一個季節。

晴月抬起頭,陽光穿透雲層,灑在她臉上。她微笑著,邁開步伐,走向屬於她的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直都放在房間
10會員
616內容數
萬物皆空.. 需要的 只是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一直都放在房間的其他內容
2025/09/26
吉姆從一場淺眠中驚醒,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照亮了熟悉卻又陌生的空間。他揉了揉太陽穴,試圖甩開昨晚熬夜的疲憊。然而,當他睜開眼,卻感到一股異樣的壓迫感,像是整個房間被某種無形的存在填滿。他掃視四周,然後整個人僵住了。 房間裡到處都是邱吉爾。 不是一個,也不是幾個,而是千千萬萬個溫斯頓·邱吉爾
2025/09/26
吉姆從一場淺眠中驚醒,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照亮了熟悉卻又陌生的空間。他揉了揉太陽穴,試圖甩開昨晚熬夜的疲憊。然而,當他睜開眼,卻感到一股異樣的壓迫感,像是整個房間被某種無形的存在填滿。他掃視四周,然後整個人僵住了。 房間裡到處都是邱吉爾。 不是一個,也不是幾個,而是千千萬萬個溫斯頓·邱吉爾
2025/09/26
2038年,台北市中心的一間小公寓裡,馬龍揉著眼睛,盯著手機螢幕。他是個四十出頭的軟體工程師,在一家本地AI公司上班,平日裡喜歡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有趣的影片給朋友。平台叫「邦網」,由阿邦創辦,一個從小型科技公司起家,後來橫跨虛擬現實、人工智慧和擴增實境的商業巨頭。阿邦,總是穿著簡單T恤的低調人物,卻掌
2025/09/26
2038年,台北市中心的一間小公寓裡,馬龍揉著眼睛,盯著手機螢幕。他是個四十出頭的軟體工程師,在一家本地AI公司上班,平日裡喜歡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有趣的影片給朋友。平台叫「邦網」,由阿邦創辦,一個從小型科技公司起家,後來橫跨虛擬現實、人工智慧和擴增實境的商業巨頭。阿邦,總是穿著簡單T恤的低調人物,卻掌
2025/09/25
吉姆坐在他那間雜亂的閣樓工作室裡,窗外是蒙大拿州廣闊的天空,湛藍得像一幅未完成的畫。他手邊的咖啡杯已經冷了,旁邊堆滿了筆記本,上面潦草地寫著各種計算公式和鳥類遷徙的圖表。這幾天,他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鳥兒知道的,比人類多得多。 三天前,他在一個科學論壇上讀到一篇關於高海拔鳥類的文章。文中提到,某
2025/09/25
吉姆坐在他那間雜亂的閣樓工作室裡,窗外是蒙大拿州廣闊的天空,湛藍得像一幅未完成的畫。他手邊的咖啡杯已經冷了,旁邊堆滿了筆記本,上面潦草地寫著各種計算公式和鳥類遷徙的圖表。這幾天,他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鳥兒知道的,比人類多得多。 三天前,他在一個科學論壇上讀到一篇關於高海拔鳥類的文章。文中提到,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她是個與世無爭的婦人,在她略顯蒼白的臉孔下,深埋著不願提及的回憶。 那一日,帶著女兒返鄉的她,卻在夜晚來臨之際,莫名地陷入昏迷… 鎮上的醫生都對此束手無策,他們只好求助當地道士,道士搖頭嘆息,無奈著說道: 那些塵封的過往,拖住了她的靈魂,使得她的魂魄被困在了陰陽迷失地…
Thumbnail
她是個與世無爭的婦人,在她略顯蒼白的臉孔下,深埋著不願提及的回憶。 那一日,帶著女兒返鄉的她,卻在夜晚來臨之際,莫名地陷入昏迷… 鎮上的醫生都對此束手無策,他們只好求助當地道士,道士搖頭嘆息,無奈著說道: 那些塵封的過往,拖住了她的靈魂,使得她的魂魄被困在了陰陽迷失地…
Thumbnail
奧黛塔想為舅媽幫上一點忙,於是向可靠的朋友求助。
Thumbnail
奧黛塔想為舅媽幫上一點忙,於是向可靠的朋友求助。
Thumbnail
  想得出神,竟鬼使神差的走向了公園的路。   祈願之塔下   ——那抹身影……   ——那把雨傘……   ——那件裙子……   她說的話,她做的行為一切都與一年前的俞笙重疊,腦袋裏一片空白,全都靠下意識回答問題。   「怎麼樣,我穿這樣好看嗎?這是我前幾天剛買的
Thumbnail
  想得出神,竟鬼使神差的走向了公園的路。   祈願之塔下   ——那抹身影……   ——那把雨傘……   ——那件裙子……   她說的話,她做的行為一切都與一年前的俞笙重疊,腦袋裏一片空白,全都靠下意識回答問題。   「怎麼樣,我穿這樣好看嗎?這是我前幾天剛買的
Thumbnail
花園御池畔,風和日麗,繁花似錦。   我照例又是最後一個到的,一到就先向太后請安。   太后見我今日穿著淡雅,只抬了抬眼皮輕哼一聲,沒多說什麼。   人和人之間的緣份實在很難說,有些人天生就是處不來。   我和太后就是這樣。   這和我倆的出身、經歷、談吐
Thumbnail
花園御池畔,風和日麗,繁花似錦。   我照例又是最後一個到的,一到就先向太后請安。   太后見我今日穿著淡雅,只抬了抬眼皮輕哼一聲,沒多說什麼。   人和人之間的緣份實在很難說,有些人天生就是處不來。   我和太后就是這樣。   這和我倆的出身、經歷、談吐
Thumbnail
啟程之日,良辰吉時。 離情依依,終難割捨。早已啼哭不已之飛霞鄭重向爹娘叩別,肩負行囊包袱,徐徐拾級下行。 下得山來,她極目四望,僅見處處荒蕪,芳心上不免覺得淒涼苦楚,微微搖頭。 轉向東南行去,沿途淨是流民遠徙,扶老攜幼,哀鴻遍野,狀甚悲慘。有琴飛霞心有不忍,遂施以援手,救助醫治病痛之人,卻不道
Thumbnail
啟程之日,良辰吉時。 離情依依,終難割捨。早已啼哭不已之飛霞鄭重向爹娘叩別,肩負行囊包袱,徐徐拾級下行。 下得山來,她極目四望,僅見處處荒蕪,芳心上不免覺得淒涼苦楚,微微搖頭。 轉向東南行去,沿途淨是流民遠徙,扶老攜幼,哀鴻遍野,狀甚悲慘。有琴飛霞心有不忍,遂施以援手,救助醫治病痛之人,卻不道
Thumbnail
火紅的海榴花不缺一瓣,連同綠萼無聲落塵。樹頭尚有幾朵,天候漸熱,再過些時日,這一樹紅花再美再豔,終要掉光了。慧觀端坐石椅,淡然望著零落的花叢。
Thumbnail
火紅的海榴花不缺一瓣,連同綠萼無聲落塵。樹頭尚有幾朵,天候漸熱,再過些時日,這一樹紅花再美再豔,終要掉光了。慧觀端坐石椅,淡然望著零落的花叢。
Thumbnail
那場隆冬後,她失去親愛的母親,也開始要分擔城裡主人的責任
Thumbnail
那場隆冬後,她失去親愛的母親,也開始要分擔城裡主人的責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