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公費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 接種資格懶人包 10月開打囉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一、為什麼要接種流感與新冠疫苗?

每年秋冬是呼吸道病毒活躍的季節,流感與 COVID-19 可能同時流行,對高風險族群造成嚴重健康威脅。接種疫苗是預防重症與降低傳播風險的有效方式。台灣衛生主管機關每年提供公費疫苗,針對特定族群免費施打,提升群體免疫力。

二、2025年公費疫苗接種時程(民國114年)

資料來源: 衛生局

資料來源: 衛生局

三、第一階段接種對象(10月1日起)

以下族群可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與 COVID-19 疫苗:

  1. 65歲以上長者
  2. 55–64歲原住民
  3. 安養、養護、長照機構之住民與工作人員
  4. 醫事人員與防疫相關工作者
  5. 高風險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病等)
  6. BMI ≥ 30 之成人(屬於肥胖高風險族群)
  7. 懷孕婦女
  8. 流感疫苗 : 六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COVID-19 疫苗則是六個月以上至未滿6歲
  9. 托育機構專業人員
  10. 六個月內嬰兒之父母

以下族群僅可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1. 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
  2. 動物防疫人員

四、第二階段開放接種對象(11月1日起)

以下族群可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與 COVID-19 疫苗:

  1. 50–64歲一般成人(無高風險)

五、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 請攜帶健保卡與身分證明文件至指定接種地點
  • 若有慢性病、懷孕或特殊健康狀況,請事先諮詢醫師
  • 接種後可能出現局部紅腫、疲倦、低燒等輕微反應,通常數日內緩解
  • 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全身性紅疹),應立即就醫
  • 流感疫苗與 COVID-19 疫苗可同日接種,但建議分開不同部位施打(左流右新)

六、常見問題(FAQ)

Q1:我今年65歲,是否可以同時接種兩種疫苗?

可以。65歲以上長者屬於第一階段接種對象,可同時接種流感與 COVID-19 疫苗。

Q2:我的小孩今年上小學一年級,可以接種哪種疫苗?

國小學生可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但不包含 COVID-19 疫苗。

Q3:我有糖尿病但未滿65歲,是否符合接種資格?

符合。高風險慢性病患者屬於第一階段接種對象,可接種兩種疫苗。

Q4:我 BMI 超過30,但身體健康,仍可接種嗎?

可以。BMI ≥ 30 的成人屬於高風險族群,可接種流感與 COVID-19 疫苗。

七、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流感與新冠病毒可能同時流行,對高齡者、慢性病患與兒童造成重症風險。透過公費疫苗接種,不僅能降低個人感染機率,也能減少醫療資源負擔。請符合資格者儘早安排接種,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蝦仁藥師_臨床輕鬆學的沙龍
26會員
165內容數
哈囉~!這裡主要在分享醫療知識,還有記錄下學習程式語言的各種筆記,偶爾穿插一些個人的淺見與有趣分享,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這邊得到有用的資訊~!
2025/10/01
深入探討藥物機轉(Mechanism of Action, MoA)的核心概念,解釋藥物如何作用於人體細胞,從而達到治療效果。文章將詳細說明藥物機轉對判斷療效、預防副作用、優化藥物搭配及新藥研發的重要性,並解析藥物針對受體、酵素、離子通道和運輸體這四大主要作用目標。能幫助民眾更理性地看待用藥。
Thumbnail
2025/10/01
深入探討藥物機轉(Mechanism of Action, MoA)的核心概念,解釋藥物如何作用於人體細胞,從而達到治療效果。文章將詳細說明藥物機轉對判斷療效、預防副作用、優化藥物搭配及新藥研發的重要性,並解析藥物針對受體、酵素、離子通道和運輸體這四大主要作用目標。能幫助民眾更理性地看待用藥。
Thumbnail
2025/10/01
Febuxostat(FEBURIC / ULORIC)為選擇性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用於治療慢性痛風之高尿酸血症與化療相關高尿酸風險患者。本文說明適應症、劑量、藥動學、交互作用、不良反應、特殊族群用藥與臨床監測要點,並提供藥師實務重點與給藥指引。
Thumbnail
2025/10/01
Febuxostat(FEBURIC / ULORIC)為選擇性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用於治療慢性痛風之高尿酸血症與化療相關高尿酸風險患者。本文說明適應症、劑量、藥動學、交互作用、不良反應、特殊族群用藥與臨床監測要點,並提供藥師實務重點與給藥指引。
Thumbnail
2025/09/30
懷孕是一個高度動態的生理狀態,母體為了支持胎兒發育,會出現一系列荷爾蒙與器官功能的調整。這些變化不僅影響母體本身,也會改變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進而影響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
Thumbnail
2025/09/30
懷孕是一個高度動態的生理狀態,母體為了支持胎兒發育,會出現一系列荷爾蒙與器官功能的調整。這些變化不僅影響母體本身,也會改變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進而影響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關於流感/新冠肺炎的到了今年2024年,仍持續的有確診,因為仍有一堆民眾在問這類相關問題,我把去年至今年的流感/新冠肺炎的做成一個FAQ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常遇到的,已及分享經驗的)
Thumbnail
關於流感/新冠肺炎的到了今年2024年,仍持續的有確診,因為仍有一堆民眾在問這類相關問題,我把去年至今年的流感/新冠肺炎的做成一個FAQ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常遇到的,已及分享經驗的)
Thumbnail
不同季節常會流行不同的疾病,如夏季的瘧疾、登革熱、腹瀉、食物中毒等,而冬季則以感冒、流感和支氣管炎為主,本文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你預防和應對這些季節性疾病。
Thumbnail
不同季節常會流行不同的疾病,如夏季的瘧疾、登革熱、腹瀉、食物中毒等,而冬季則以感冒、流感和支氣管炎為主,本文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你預防和應對這些季節性疾病。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公費流感疫苗預防接種】 因年後開學、燈會等活動,疾管署表示3月初前流感疫情恐再起,宣布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國6個月以上未施打者預防接種。
Thumbnail
【公費流感疫苗預防接種】 因年後開學、燈會等活動,疾管署表示3月初前流感疫情恐再起,宣布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國6個月以上未施打者預防接種。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 ,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
Thumbnail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 ,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