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僻靜營的日常裡,每個晨間周老師都會安排 20 分鐘的「打掃靜心」。這不只是單純的清潔,而是將平凡的勞動轉化為心靈修行。環境的潔淨,正好映照內心的歸零與放下。
專注的生活:用心,不執著
「打掃靜心」的關鍵,不需追求完美,而在專注當下。每天早晨,只留 20 分鐘,簡單整理地板、清除垃圾。覺察掃把與地面摩擦的聲音,感受抹布拂過磁磚的觸感。
當專注力錨定此刻,心靈隨之歸零,煩惱自然卸下。時間一到,即使還有未盡之處,也要停手。其實,真正的修行,不是「做到最好」,而是「學會放下」——讓心重啟、清空。
無為的境界:不妄想影響他人
「來去不留痕跡」,也延伸到人際關係。
老娘我常常忍不住,想主動「幫助」父母、孩子、伴侶,甚至朋友,好像能替他們掃乾淨人生裡的灰塵。
但事實上,這樣的善意裡,往往摻著焦慮與自我投射,反而成了干擾的能量。
除非他主動求助,否則誰都無法替誰渡船。
老娘我真正該做的,是先清理自己的心田。當內外空間都清明穩定,自然會散發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課題,練習停止以妄念助人,練習允許別人做別人,允許自己做自己。
自我提醒
專注打掃,就是專注修心。
放下工具,就是放下我執。
人生在世:來時盡心,去時無痕。
---
✨ 感恩日常123
- 感恩1. 昨夜瞬間入夢,今晨自然甦醒。
- 感恩2. 全家人恢復健康,順心享受生活。
- 感恩3. 父子出門,享受一人獨處的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