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當你有了孩子,這世界就多了一個人質。」、「對一個作家,最好的訓練是:不快樂的童年。」
被第二句話衝擊,但凡我有個好的童年、愛且支持我的父母、只有幸福的人生,我都寫不出一篇文章來。
小時候喜歡看美好結局,長大了卻喜歡悲劇,或許正是因為知曉了人生的苦,美好結局顯得不切實際。再被第一句話擊中,誰拿我的孩子當人質,我就要他以命來償。
有完全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我不能理解。但也或許因為我離婚,再加上工作因素,不是長時間與孩子相伴,如果長時間相伴,我不能保證自己耐心不會已被磨盡,張口閉口就是「你怎麼不去死?」「滾出去,我家不歡迎你。」
這是我童年最常聽見的話語,也是我憂鬱症最初的起源。
少尉被偷內衣內褲的時候,家母說的不是:「妳還好嗎?」
而是:「一定是妳色誘人家。」
偷竊者被開除,家母不是說:「罪有應得。」
而是說:「妳為什麼要害別人沒有工作?人前留一面,日後好相見。」
一切都是我的錯,儘管我根本什麼都沒做。
今天做了週報,四個月了,也該拿回來自己做了。
先前做的人總是拖到隔週,我理解做這個的厭煩之處,為了做週報,我今天刷$3,200買了Canva會員。
當然,是自費。
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中文系、新聞系、美術系還是設計系了。
那得幸虧我有天生的美感與直覺,不然怎麼做的出來「好看的版面」?
還得幸虧有ChatGPT讓它幫我初寫新聞稿內文、新聞稿標題,節省了不少時間。
還得慶幸我原本就有Fonting的會員、有剪片軟體的會員。
今天原本針灸完想去跳舞,結果坐在機車上,17:25開始編輯著週報,不知不覺就超過21:00,回了營區繼續編輯最後的部分,21:46完成。
我突然不知道該不該慶幸自己有個不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