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傷痕的自我癒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低成本的自我成長。

閱讀會帶你走過千山萬水,穿越不同古今中外名人了解他們的血淚與自我超越,例如:印象派塞尚、音樂家莫札特、雕塑大師羅丹等等。

於此,你便不會在拘泥於片刻扁平的時空內,去自限與自溺。

你的格局,來自於你的生活涉獵點滴,那所謂的受傷最後無一不是你的養份,與最終的你自己。

avatar-img
13會員
39內容數
文字記錄如是我聞亦如我所見,也許是風花雪月的悸動或許是你我她柴米油鹽湯湯水水人生故事,寫作文寫感觸就請不要問真假,這是世界本來就是真假難辨。你喜歡我就請按讚鼓勵,感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動心動幡動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 我們對周遭人事物感到默然 ,是因為若對自身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有情緒反應,這樣會離內在的平靜太遙遠。 在往後的日子會發現追求自己內心的“平靜”遠比“快樂”還重要,這就是修行。 再者,年輕時我們總追求快樂,將其視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因為快樂讓人身心愉悅,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不是嗎? 但它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一直在幫客人染髮染到厭世,晚上睡覺居然又夢的自己一覺醒來白髮三千丈,無論怎麼染都不過色,真是嚇死人了。 白髮,多數源自於遺傳外,還有心理壓力。現在很多人30幾歲開始白,到我這40一枝花年紀整頭白,像聖誕老奶奶已經大有人在。 紅顏白首是女人最大天敵。 要知道在江湖外面走跳,男人的
現在很標榜新好男人,要體貼要顧家要幫忙帶小孩要會談情說愛。不知道是否這種視頻網址看太多,很多年輕女性選擇配偶時,都以此為目標,然後婚後嚴加控管,從男人手機到零用錢一絲一毫都要抓在手裡,然後以幸福婚姻家庭模樣去綁架家庭與先生,看似甜蜜卻是包藏禍心的毒藥。 這種後現代新女性主義,只想要女人該有的權
最近換了扶逼頭像,把過去虛擬替代的換成自己本尊現身之後,媽的,一堆詐騙紛擾而至,從霸道總裁、醫院院長到留美畫家紛紛走上敲門磚,每天都有新的交友邀請。 奇怪,我的臉是看起來可口,還是空虛寂寞,自己都不太知曉了。 但是讓我心裡濺起水花漣漪的,就是那個曾經的最愛〈三秒鐘〉。 對啊,就是因為他是三秒鐘
有人問我上次沒說完的故事-又子小姐相差17歲的姐弟戀愛情。 其實愛情的結果就只有兩條路:結婚或分手。又子小姐遠在去年就和小鮮肉分手了,只是我沒再提及,因為感情的路我們彼此都走過跌跌撞撞,拿別人的感情來碎嘴縱使我化名再改編,也覺得有點拿別人的鮮血來暖和自己的感覺,或是說踩著別人痛點來成就自己文章是殘
要轉學嗎?除了我兒不想我自己也不想。畢竟現在哪裡都有特殊生,身在教育現場的客人說他們班五個小男孩只有一個是正常的,以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除了環境飲食與社會結構導致雙薪家庭的忙碌,尤其《抖音一響,父母白養》,透過大數據演算流量,只會讓人陷在同一個資訊框架裡,讓大人都無法自拔何況幼童。當然這種專業教
有時候, 我們對周遭人事物感到默然 ,是因為若對自身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有情緒反應,這樣會離內在的平靜太遙遠。 在往後的日子會發現追求自己內心的“平靜”遠比“快樂”還重要,這就是修行。 再者,年輕時我們總追求快樂,將其視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因為快樂讓人身心愉悅,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不是嗎? 但它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一直在幫客人染髮染到厭世,晚上睡覺居然又夢的自己一覺醒來白髮三千丈,無論怎麼染都不過色,真是嚇死人了。 白髮,多數源自於遺傳外,還有心理壓力。現在很多人30幾歲開始白,到我這40一枝花年紀整頭白,像聖誕老奶奶已經大有人在。 紅顏白首是女人最大天敵。 要知道在江湖外面走跳,男人的
現在很標榜新好男人,要體貼要顧家要幫忙帶小孩要會談情說愛。不知道是否這種視頻網址看太多,很多年輕女性選擇配偶時,都以此為目標,然後婚後嚴加控管,從男人手機到零用錢一絲一毫都要抓在手裡,然後以幸福婚姻家庭模樣去綁架家庭與先生,看似甜蜜卻是包藏禍心的毒藥。 這種後現代新女性主義,只想要女人該有的權
最近換了扶逼頭像,把過去虛擬替代的換成自己本尊現身之後,媽的,一堆詐騙紛擾而至,從霸道總裁、醫院院長到留美畫家紛紛走上敲門磚,每天都有新的交友邀請。 奇怪,我的臉是看起來可口,還是空虛寂寞,自己都不太知曉了。 但是讓我心裡濺起水花漣漪的,就是那個曾經的最愛〈三秒鐘〉。 對啊,就是因為他是三秒鐘
有人問我上次沒說完的故事-又子小姐相差17歲的姐弟戀愛情。 其實愛情的結果就只有兩條路:結婚或分手。又子小姐遠在去年就和小鮮肉分手了,只是我沒再提及,因為感情的路我們彼此都走過跌跌撞撞,拿別人的感情來碎嘴縱使我化名再改編,也覺得有點拿別人的鮮血來暖和自己的感覺,或是說踩著別人痛點來成就自己文章是殘
要轉學嗎?除了我兒不想我自己也不想。畢竟現在哪裡都有特殊生,身在教育現場的客人說他們班五個小男孩只有一個是正常的,以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除了環境飲食與社會結構導致雙薪家庭的忙碌,尤其《抖音一響,父母白養》,透過大數據演算流量,只會讓人陷在同一個資訊框架裡,讓大人都無法自拔何況幼童。當然這種專業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到這幾年才真正明白自己心裡缺口是什麼,才知道根源是什麼。挖過去很痛很煩,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接受自己的過去,將來遇到問題,我一定又無意間走到錯誤的方向。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到這幾年才真正明白自己心裡缺口是什麼,才知道根源是什麼。挖過去很痛很煩,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接受自己的過去,將來遇到問題,我一定又無意間走到錯誤的方向。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