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寫到AI:30年後看寫作型態的改變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第一次接觸 AI,特別是 AI 寫作時,對於它究竟能夠達到什麼樣的地步,並不太清楚。當時心裡在想,既然在自己的領域裡能寫這麼久,多少還有些底子,而且是無法取代的……是吧?聽起來有點自大,不過,這的確是我當時的想法。

從手寫到電腦的轉變

  不過,我又不自覺想到以前的年代,大概是三十多年前……當時還是學生,為了省買稿紙的費用,我想盡辦法省錢。畢竟,一刀稿紙的價錢,花下去還是有點心疼的,而每本手寫小說,起碼要兩刀。

  所以,為了省錢,我開始收集廢紙、廣告紙,利用它們的背面寫作。等到寫好之後,再修修改改,最後才會按照順序,將故事謄寫到稿紙上,然後才寄給出版社。也就是說,一本小說往往要經歷兩次的手寫過程。

  等到畢業之後,我買了人生中第一部電腦,原因就是──打字比較快!對 XD,完全是衝著這個目的。我買了電腦之後,因為新工具的降臨,工作的時間足足少了一半,說不定可以到達 3/4。於是,一年出個四本綽綽有餘,其它時間根本在吃喝玩樂,太偷懶了.

面對 AI 的再一次衝擊

  會提到三十年前的事情,正是因為前兩年面對 AI 時,有陣子我不由自主,一直浮現這件事。說真的,寫小說真的是件很花時間的事,如果當時沒有買電腦,說不定我會因為它不符合時間成本,而離開這條路。這是極有可能的,畢竟,不是寫小說維生,就是出去上班自給自足啊!

  那件事不斷在我腦海中浮起,然後面對 AI,我明白它是個趨勢。既然是無所擋的,那不如去面對它。

  我沒有馬上接觸,而是觀望了一陣子,才開始接觸 GPT。一開始是自己摸索,給它一些稿件,以單純的找錯字測試,這部分它做得不錯。後來,我開始試著讓它處理更複雜的任務──請它「校稿」。

與 GPT 的溝通之路

  這時候,問題來了,而且還不小。我知道它能夠幫我,但無論我怎麼跟它說,它都沒有辦法達到我心目中想要的結果──「保留書稿的原意、找出錯字、並使之通順。」這部分溝通了很久。

  但我還是不死心,我覺得我就像在跟一個人聊天一樣,不斷地測試。漸漸地,開始符合我心目中的要求。這讓我覺得,GPT 就像一位老闆所請來的助理,能力很強,但必須要溝通,跟它說清楚我要什麼,它才能夠準確地達到我要的地步。也就是說,AI 會做事,但必須要給予它非常精確的指令。(如果它是人,遇到我這個不擅溝通的老闆,也是辛苦了。)

  當時,為了讓 GPT 達到我的要求,我不斷嘗試,將校稿的指令修到第三版,最後 GPT 終於較能完整呈現我想要的東西。這時候,如獲至寶,開始像個慣老闆,每天狂操它……

  這陣子的過程,「詞彙」、「語句」成了我跟 GPT 溝通時的重要關鍵:指令越正確,它產生的結果就越貼近你的想法。。就算只是要畫一幅畫,想要讓 AI 繪出心目中的那張圖,指令必須精準。

  雖然我笑說它是「助理」,但這陣子的感受,它已經不只是助理,而是個巨大的加速器,協助我完成許多原本會耗費大量時間的事情,讓我能將精力聚焦在我真正想做的事上,例如小說創作,或者吃喝玩樂跟追劇。(?)。

AI 作為加速器的實際應用

  不只寫作,因為我個人的企劃和簡報能力較弱,雖然懂點皮毛,但如果要做出一份達到心目中專業水準的簡報,也要耗費不少時間,現在則三、五分鐘就能完成。

  而且,因為在網路上發文,有時候會想要一些圖片,但本人實在沒那個能耐。之前靠 Canva 處理照片,現在則有更多不同的選擇,只要我提供精靈詠唱,就可以快速生成專業的作品。

  現在 AI 的種類實在太多了,簡直學不完。但我非常清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多還是與文字相關。因此,我會將精力聚焦在文字類的 AI 應用上,作為主要的「加速器」。當然,我也會利用其他類型的 AI ,來處理影音或簡報等其他事務,並且依據需求分配使用的時間比重。


從科技演進到未來寫作

  因為經歷過沒有電腦、沒有網路,再到現在的 AI,科技的躍進對人類發展來說,若能正確使用,並合乎道德,我覺得朝這個理念去實踐,生活更方便。

  以我來說,目前在玩的這些 AI,就可以成為實現目標的加速器,它正一步步幫我完成那些本來想做、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

從手寫到語音輸入

  畢竟,從「手寫」三十年……其實也不算真正的手寫,因為有二十多年的時間,都是用電腦打字的。但用電腦打字,只是寫作的工具改變,輸出加快,還是得動手。

  如果用手寫一篇 1000 字的文章,可能也要十幾或二十分鐘。如果加上動腦,思考前後順序、邏輯,文字的正確與否,又要更久了。

  現在我常常拿著手機,對著它講話,將腦中的內容交給它,它直接幫我產出文章。如果覺得可以,就會送出去;如果意思不對,頂多就是重改。因為初稿已經完成,所以「保留原意、形式改寫」這方面就會快很多。

寫作的未來與效率

  至於以後的人怎麼寫文章,說不定就很難理會所謂「斟酌」、「推敲」,那些我們對於某些語句或用字遣詞的斤斤計較,不明白當找到一個恰當的字或辭彙,讓整篇文章更生動時,雀躍的心情。但對於快速將文章產出這點,我還是非常喜愛。

  畢竟,有了這個加速器,可以更快把腦袋中那些五花八門、天馬行空的想法整理並呈現出來。

  從稿紙到 GPT,從手寫到 AI,加速器的效率,令人滿意啊!

想看更多我的作品,歡迎到這裡看看:

👉 我的電子書商店

更多書可上:金石堂博客來PUB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洛琳的沙龍
130會員
460內容數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故事」、「寫作」、「文章」、「文字」。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自由工作」、「WFH」、「接案心得」。
梅洛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寒暄」── 跟人家打招呼為什麼要叫「寒暄」?看一下這兩個字: 寒──天氣冷。 暄──看這個字旁邊有個「日」,它的意思就是「暖」、「溫暖」。所以跟人家打招呼是:「你冷嗎?你熱嗎?」
Thumbnail
2025/09/17
「寒暄」── 跟人家打招呼為什麼要叫「寒暄」?看一下這兩個字: 寒──天氣冷。 暄──看這個字旁邊有個「日」,它的意思就是「暖」、「溫暖」。所以跟人家打招呼是:「你冷嗎?你熱嗎?」
Thumbnail
2025/09/14
探討奇幻小說中超能力的運用,從正派角色的法術到反派角色的邪術,分析超能力的兩面性以及其帶來的想像空間。奇幻小說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滿足了人類對未知的渴望,並在安全的虛構世界中,體驗無限可能。
Thumbnail
2025/09/14
探討奇幻小說中超能力的運用,從正派角色的法術到反派角色的邪術,分析超能力的兩面性以及其帶來的想像空間。奇幻小說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滿足了人類對未知的渴望,並在安全的虛構世界中,體驗無限可能。
Thumbnail
2025/09/08
指令一定要下好下滿,不然我們原本是想「保持原意,在文章上進行錯字及通順校對」,它或許會保留原意,但形式就改變了,這兩者情況差很多。
Thumbnail
2025/09/08
指令一定要下好下滿,不然我們原本是想「保持原意,在文章上進行錯字及通順校對」,它或許會保留原意,但形式就改變了,這兩者情況差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先寫結論: AI真的很厲害,而且只會愈來愈厲害,但我們人類還是得繼續學習。而且因為AI工具的便利,人類學習將更貼近學習的本質---為了成長和幸福。 以往為了應付工業化進程而必須花大量時間反覆記誦或演練的重複性工作,將大量減少,也不再需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某些特定目標的應用技能工具,如:『文件繕打
Thumbnail
先寫結論: AI真的很厲害,而且只會愈來愈厲害,但我們人類還是得繼續學習。而且因為AI工具的便利,人類學習將更貼近學習的本質---為了成長和幸福。 以往為了應付工業化進程而必須花大量時間反覆記誦或演練的重複性工作,將大量減少,也不再需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某些特定目標的應用技能工具,如:『文件繕打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