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是不是人過了50之後,真的會想很多以前沒有想過的事!
我的姓,是「葉」。在日常,它或許只是簽名時的一個字,但我愈來愈清楚:這個字的重量其實並不輕。它承載的,不只是我的姓氏,而是一條亙古至今的血脈。

而我,生在台北;長在台灣。看似離祖源遙遠,但當我寫下這個「葉」字,我彷彿仍能聽見血脈深處的回響。河南是根,新安是幹,浙江龍遊是枝,而台灣台北,就是如今開枝散葉結出的果。
我明白自己並不是孤立於世的個體,而是千年行旅的一個延續。這個姓,提醒我記住:我的存在,不只是此刻的呼吸與步伐,而是一條路的延長。這條路,承載了祖先的漂泊,也寄託了後人的希望。我來自何處?我來自河南的泥土、新安的山水、龍遊的村落。而我落在台灣,帶著那無數的故事與重量,活成一顆真實的果實。
認識姓氏,就是回望根源;回望根源,才真正理解自己。當我再一次提筆寫下「葉」字,我不只是寫一個名字,而是在向祖先點頭,向歷史回應,向未來發誓:我知來處,更知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