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書齋─古文物懸疑系列 《鎏金天眼》第一章〈金眼初現〉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雲南西北的崇山裡,有條沒名字的溪谷。當地人說,那地方「風不敢吹,鳥不敢鳴」。

林澤第一次聽見這句話,是在越野車顛簸上山時。

「這句話什麼意思?」他問。

開車的是當地嚮導阿魯,一臉神秘地笑,「老祖宗說,那谷裡有個沉睡的佛。誰打擾祂,誰就會瞎眼。」

林澤沒回話,只低頭看著手裡的平板。那是衛星成像圖,一處地表凹陷,形狀像個巨大的眼窩。

他是香港中文大學的考古學副教授,專門研究東南亞古佛雕像。這次遠征,本是為了尋找古代「密陀山系佛像」的起源。


營地搭在溪谷邊。晚上十點,山風帶著濕氣,篝火搖晃。

助手阿光正擦著鏟子,嘴裡嘀咕:「教授,這地方怪。剛才挖的坑裡冒氣,一股鐵銹味。」

林澤抬頭:「硫化氣體,古墓常見,別緊張。」

夜色更深時,探燈照進坑底,反光一閃。

「金屬!」阿光驚叫。

幾人合力挖開,露出一個佛首——約一尺高,鎏金,面容慈悲,卻有一雙嵌著藍色琉璃的眼睛。

燈光照上去,那雙眼居然閃爍出微弱的光。

「反光?」林澤俯身檢視。

可那光並非外界照射,而像從內部滲出。琉璃珠深處似有微粒在緩慢旋轉。

「這……這佛像還活著?」阿光結巴。

「別胡說。」林澤沉聲道,伸手想擦去塵土。就在指尖觸及佛首的一瞬間,他感到一股細微的震動,像低頻共鳴從指尖滲入神經。

那夜,他夢見一個畫面——金色的佛眼懸在黑暗中,緩緩睜開。

——


第二天早上,阿光死了。

屍體在帳篷裡被發現,雙眼圓睜,瞳孔泛出淡藍光。

法醫解剖前的初步判定是「心臟驟停」。沒有外傷,沒有毒。

林澤呆坐在地上,腦中嗡嗡作響。

他記得阿光昨晚曾對他說:「教授,睡覺前我聽到坑裡有人在誦經。」

阿魯跪在地上發抖:「我早說過,那是天眼佛。祂要開眼了!」

林澤握緊拳頭:「這是巧合。你們別被民間傳說影響。」

但當他轉身看見那尊佛首時,心底一個冷念閃過——那佛的眼,似乎比昨夜更亮。

——

三天後,佛首被運回香港,暫存於大學考古實驗室。

林澤整夜盯著檢測儀的數據。佛首內部金屬中含有極高密度的鎂合金,混雜著未知元素。更奇怪的是,它在無電源環境下仍釋放微弱電磁波。

「像某種微型震盪器。」林澤自語。

同時,他打開相機資料,想重看發掘時的影片。

畫面裡,他看見自己站在坑邊,後方空氣扭曲,像熱浪。再放慢五倍速,一道人影閃過——就在佛首後面,背對鏡頭,低聲誦經。

林澤一陣寒意。那夜坑邊明明只有他和阿光。


——

翌日,香港一份獨立新聞網聯絡他,表示希望採訪這次「佛首出土事件」。記者名叫程薇,聲音冷靜:「林教授,我想親眼看看那尊佛首。」

林澤猶豫了一下:「這不是展覽品。」

「我只拍十分鐘。」

她的堅持讓他點頭。

當晚,實驗室裡燈光刺白。程薇架好攝影機,鏡頭對準佛首。

她問:「您相信古物能帶來詛咒嗎?」

林澤笑:「我是研究員,不是神棍。任何現象都能用科學解釋。」

話音剛落,攝影機螢幕忽然閃爍。畫面抖動一下,接著定格——佛首的眼睛,慢慢轉動。

程薇倒吸一口氣:「你看見了嗎?」

林澤衝到佛首前,伸手摸那雙眼。冰冷,毫無動力。

再看螢幕,畫面卻顯示那雙眼正緩緩閉上。

這一幕錄下來。

他們對視片刻,誰也沒說話。

程薇低聲道:「我建議你報警。」

林澤搖頭:「還不到那一步。」

但當晚他回家後,門縫裡夾著一張破舊的紙條。上面是歪斜的梵文,下面用中文寫著:

——「祂已經看見你。」

他抬頭,窗外正閃過一道藍光。


——【懸念】——

佛首的藍光究竟是超自然現象,還是某種古代科技?那紙條的來源,又是誰知道他帶回了「天眼佛」?

金眼出現

金眼出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uan Tuan Yuan Yuan 樂活每一天
21會員
60內容數
日子不用太完美,但一定要好好玩。 這個部落格,就是我們夫妻倆的「生活遊樂場」, 和大家一起閱讀創作、笑看職場、開心吃美食、自在去旅行。 如果你也想每天多一點快樂,歡迎跟我們一起樂活吧!
2025/10/07
第一章:寂靜的呼喚 故事始於一個尋常的週二夜晚,香港,銅鑼灣一間老舊的圖書館。沈默然,這位以好奇心和敏銳洞察力聞名於世的冒險家,正百無聊賴地翻閱著一本關於古老傳說的書籍。窗外,城市的喧囂透過厚重的玻璃牆,變得模糊而遙遠。突然,他的手機響了起來,來電顯示是好友,國際刑警組織的王主任。 「默然,你最
Thumbnail
2025/10/07
第一章:寂靜的呼喚 故事始於一個尋常的週二夜晚,香港,銅鑼灣一間老舊的圖書館。沈默然,這位以好奇心和敏銳洞察力聞名於世的冒險家,正百無聊賴地翻閱著一本關於古老傳說的書籍。窗外,城市的喧囂透過厚重的玻璃牆,變得模糊而遙遠。突然,他的手機響了起來,來電顯示是好友,國際刑警組織的王主任。 「默然,你最
Thumbnail
2025/10/07
第一章:電話那頭的聲音 那天晚上,梁文舟正整理案卷。這個案子是他退休前最後一宗命案——「臨終前的錄音」。 死者是一名大學教授,死前留下一段錄音:「門開了……他來了……他說——」接著是一陣尖銳的電流聲。 錄音時間是教授心臟停止跳動的三分鐘後。 而錄音中那句「他來了」,聲紋比對結果——與死者本人
Thumbnail
2025/10/07
第一章:電話那頭的聲音 那天晚上,梁文舟正整理案卷。這個案子是他退休前最後一宗命案——「臨終前的錄音」。 死者是一名大學教授,死前留下一段錄音:「門開了……他來了……他說——」接著是一陣尖銳的電流聲。 錄音時間是教授心臟停止跳動的三分鐘後。 而錄音中那句「他來了」,聲紋比對結果——與死者本人
Thumbnail
2025/10/06
一、故事大綱 第一章 消失的科學家 著名物理學家林志遠在進行「量子隧穿實驗」時離奇失蹤。 警方調查毫無頭緒,現場監控顯示他「瞬間消失」,留下燒焦筆記與破裂鏡片。 助手徐敏堅信他進入了另一個空間,並在筆記中找到一張未知城市地圖—— 那是不存在於現實中的地方。 主題焦點:真實與未知的界線首次
Thumbnail
2025/10/06
一、故事大綱 第一章 消失的科學家 著名物理學家林志遠在進行「量子隧穿實驗」時離奇失蹤。 警方調查毫無頭緒,現場監控顯示他「瞬間消失」,留下燒焦筆記與破裂鏡片。 助手徐敏堅信他進入了另一個空間,並在筆記中找到一張未知城市地圖—— 那是不存在於現實中的地方。 主題焦點:真實與未知的界線首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場景,創建一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 題目:靜謐之森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隱藏的寶地,這裡的美景如詩如畫。清澈的溪流輕輕地流過光滑的石頭,竹林高聳入雲,彎曲的竹子在溪流上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門。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投下斑駁的陰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河岸增添了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場景,創建一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 題目:靜謐之森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隱藏的寶地,這裡的美景如詩如畫。清澈的溪流輕輕地流過光滑的石頭,竹林高聳入雲,彎曲的竹子在溪流上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門。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投下斑駁的陰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河岸增添了
Thumbnail
山路彎來繞去起起伏伏 森林草叢裡蚊子吸血 走出竹篁蜘蛛絲體貼入微 吊橋已經沒有人走 蝙蝠倒掛坑道中 溪谷太遠聽不見流水聲 盛夏太陽正豔麗 咖啡館有冷氣跟冰淇淋共舞
Thumbnail
山路彎來繞去起起伏伏 森林草叢裡蚊子吸血 走出竹篁蜘蛛絲體貼入微 吊橋已經沒有人走 蝙蝠倒掛坑道中 溪谷太遠聽不見流水聲 盛夏太陽正豔麗 咖啡館有冷氣跟冰淇淋共舞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第一個分岔往文山選錯方向 四十五度角一坡接一坡陡上 月珠雄哥指路瞬間無聲無影 腿軟氣促迷途知返不敢勉強
Thumbnail
第一個分岔往文山選錯方向 四十五度角一坡接一坡陡上 月珠雄哥指路瞬間無聲無影 腿軟氣促迷途知返不敢勉強
Thumbnail
入口即山洞看去彷彿若有光 鑽出黑暗是斷崖絕壁的震撼 溪水東流匯經布洛灣砂卡礑 谷底潺湲傳承一脈青碧耀眼
Thumbnail
入口即山洞看去彷彿若有光 鑽出黑暗是斷崖絕壁的震撼 溪水東流匯經布洛灣砂卡礑 谷底潺湲傳承一脈青碧耀眼
Thumbnail
  上上週去爬了大棟山(林口台地稜脈最高峰,台灣小百岳之一),在海拔405公尺的一等三角點上,展望層層雲霧與象徵台北的穿雲劍─101。喔不,原來那不是雲霧,而是霧霾,望眼所及之處,從桃園、新北到台北,都彷彿在戴了副體驗霧霾的3D眼鏡之下,好不朦朧。難道這一代出生的人,已經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
Thumbnail
  上上週去爬了大棟山(林口台地稜脈最高峰,台灣小百岳之一),在海拔405公尺的一等三角點上,展望層層雲霧與象徵台北的穿雲劍─101。喔不,原來那不是雲霧,而是霧霾,望眼所及之處,從桃園、新北到台北,都彷彿在戴了副體驗霧霾的3D眼鏡之下,好不朦朧。難道這一代出生的人,已經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
Thumbnail
【風行谷底】 媒材:鳥之子紙 尺寸:180 X 360 cm 年份:2020/ 03/ 21 颱風過後的大豹溪, 偃草枯枝間, 巨石聳然倚著溪水, 而振翅的翠鳥獨攬其奔流之勢。
Thumbnail
【風行谷底】 媒材:鳥之子紙 尺寸:180 X 360 cm 年份:2020/ 03/ 21 颱風過後的大豹溪, 偃草枯枝間, 巨石聳然倚著溪水, 而振翅的翠鳥獨攬其奔流之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