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導覽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2025-11-03

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導覽

我在 2025-09-10 的貼文1960年代中期 - 流行音樂的轉捩點 中提到(大約1964至1967年)是西洋音樂的一個重要轉捩點,這一時期的音樂變化,不僅在形式與風格上產生劇烈轉變,也深遠地影響了往後數十年的音樂發展。歌曲內容不再是談情說愛,或是舞曲旋律。開始了一個新的流派: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

而在 Life is Long Song系列中,所介紹的告示牌年終排行榜(Billboard Hot 100)歌曲,也開始出現一些熱門的迷幻搖滾歌曲:

1965年的告示牌年終排行榜(Billboard Hot 100)熱門歌曲中的:

  • #3 (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 - The Rolling Stones

1966年的告示牌年終排行榜(Billboard Hot 100)熱門歌曲中的:

  • #34 Paint It Black - The Rolling Stones

1967年的告示牌年終排行榜(Billboard Hot 100)熱門歌曲中的:

Billboard Hot 100 songs of 1967

  • #6 Light My Fire - The Doors
  • #24 Ruby Tuesday - The Rolling Stones
  • #33 Somebody to Love - Jefferson Airplane
  • #38 A Whiter Shade of Pale - Procol Harum
  • #81 White Rabbit - Jefferson Airplane

都是當時著名的迷幻搖滾歌曲。今天將專文介紹 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


定義 → 音樂特徵 → 歷史脈絡 → 經典樂團與代表作 → 影響與後世分支。

什麼是迷幻搖滾?

  • 核心精神:用聲響模擬或延伸「意識流」與夢境般的感知狀態,讓聽者進入恍惚、出神或「超現實」的聆聽體驗。
  • 文化背景:與 1960 年代反主流文化、嬉皮運動、東方神祕主義與致幻文化(LSD 等)緊密相連。
  • 音樂譜系:源自藍調民謠搖滾,吸納爵士、印度/中東音階、電子錄音技術,進一步推動前衛搖滾重金屬電子氛圍樂曲等發展。

註:LSD 是(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的簡稱,是一種強烈的致幻劑和興奮劑。

由 Alain Bertrand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0375033

由 Alain Bertrand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0375033

音樂特徵(你在歌裡會聽到什麼?)

  • 音色與效果
  1. 失真、回授(feedback)、相移/移相(phasing, flanging)、大量混響與延遲。
  2. 反向帶(backward tape)、變速、雙重錄音 ADT、磁帶循環與拼貼。
  3. 鍵盤與器材:Mellotron、Hammond、Farfisa,以及合成器;人聲經 Leslie 旋轉喇叭或濾波處理。
  • 旋律與和聲
  1. 調式(modal)與持續音(drone),受印度拉格(raga)與中東音階影響。
  2. 和聲常「懸浮,營造飄浮感。
  • 節奏與結構
  1. 即興/長篇 Jam、拍點鬆弛,或刻意重複的出神律動(trance-like grooves)。
  2. 歌曲結構開放:段落組合、套曲化、過門與音景長段鋪陳。
  • 題材與意象

夢境、宇宙、內觀、神祕主義、童話與超現實敘事;歌詞偏詩性與象徵。

歷史背景與發展脈絡

萌芽(1965–1966)

  • 美國西岸(舊金山 Haight-Ashbury)與英國倫敦雙核心並進。
  • 民謠搖滾車庫搖滾開始嘗試新聲響。

黃金期(1967–1969)

  • Summer of Love(1967)Woodstock (1969) 等音樂節推波助瀾。
  • 錄音室革新(George Martin 等製作人)讓聲音實驗進入主流;專輯形態升級為「整體概念」。

轉化與分流(1970 之後)

  • 氣氛轉趨陰鬱(Altamont 事件、社會動盪),迷幻元素分流為:
  1. 前衛搖滾(更複雜的結構與和聲)
  2. 重金屬/硬搖滾(把失真與厚度強化)
  3. 太空搖滾/氛圍電子(延展為音景與長波段)
  4. Krautrock(德系實驗,機械律動+合成器)

代表樂團與必聽作品(專輯)- 英美經典(1960s)

  • The BeatlesRevolver(1966)、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
  • The Beach BoysPet Sounds(1966) — 嚴格說屬巴洛克流行,但對迷幻聲學與製作觀念影響巨大
  • 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Are You Experienced(1967)、Electric Ladyland(1968)
  • Pink Floyd(Syd Barrett 時期)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1967)
  • The DoorsThe Doors(1967)、Strange Days(1967)
  • Jefferson AirplaneSurrealistic Pillow(1967)
  • Grateful DeadAnthem of the Sun(1968)— 現場 Jam 與「酸性搖滾」模板
  • The Byrds:單曲〈Eight Miles High〉(1966)— Raga Rock 經典
  • 13th Floor ElevatorsThe Psychedelic Sounds of…(1966)
  • LoveForever Changes(1967)
  • The Rolling Stones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1967)
  • Small FacesOgden’s Nut Gone Flake(1968)

對音樂界的影響(為什麼它重要?)

  1. 錄音室革命:多軌錄音、剪接拼貼、反向與變速、合成器與 Mellotron 的普及 —— 錄製本身成為創作
  2. 專輯觀念:從「單曲導向」轉為「整體敘事/概念專輯」,影響前衛搖滾的創作。
  3. 跨文化融合:把印度/中東音階與非西方樂器帶入主流搖滾,開啟全球化的先例。
  4. 舞台與現場:燈光投影、長篇即興,塑造沉浸式演出語言。
  5. 後世流派
  • 前衛搖滾、藝術搖滾:結構與觀念被徹底解放。
  • 重金屬/Psychedelic Metal:重音牆+恍惚氛圍。
  • Shoegaze、Dream Pop、Ambient:以音色與空間為核心的審美。
  • 電子樂/實驗音樂Drone、循環、聲響設計的美學擴散到氛圍電子樂。

🎧 迷幻搖滾:旋律導向精選 (1960s 經典旋律派)

  • The Beatles – “Tomorrow Never Knows” (1966)
  1. 聽點:整首一個和弦的「懸浮感」,人聲像咒語卻異常上口。
  2. 器材/效果:磁帶循環(印度樂、笑聲切片)、變速錄音、ADT 雙重錄音、人聲通過 Leslie 旋轉喇叭。
  • The Beach Boys – “God Only Knows” (1966)
  1. 聽點:不是迷幻典型,但和聲與和弦近乎「超現實」的美感,旋律殺傷力超高。
  2. 器材/效果:室內管弦編制、非常重的殘響、非常規和聲(功能和聲被弱化)。
  • The Zombies – “Time of the Season” (1968)
  1. 聽點:問答式旋律+超洗腦的「唏—哈!」;合唱抓耳。
  2. 器材/效果:Farfisa/電風琴、手拍與空房殘響、輕飄飄的 tape slap

器材/效果小辭典(聽歌時更有感)

  • ADT(Artificial Double Tracking):不重唱,用延時複製做人聲厚度與微漂移。
  • Leslie Speaker:旋轉喇叭讓聲音產生顫動與相位移,常見於風琴/人聲。
  • Phaser/Flanger/Chorus:不同位移與延時造成「波浪/水面」感。
  • Tape Loop / Varispeed:磁帶循環與變速,製造時間被拉扯的錯覺。
  • Drone:持續音,讓旋律像在雲上飄。
  • Plate/Spring Reverb:金屬板/彈簧殘響,復古而有質感的尾音。
  • Sidechain:讓底層合成器隨鼓點「呼吸」,產生現代感泵動。

註:

音樂中的phasing & flanging是一種聲音效果,先將一個音訊信號複製成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加入短暫且不斷變化的延遲(delay),再將兩個信號同時播放,造成兩個聲波之間的相位抵消(phase cancellation),產生一種獨特的「掃頻」或「噴射機般的旋轉」聲響。這種效果讓音樂聽起來像是聲音在空間中流動、旋轉或扭曲,常用於電子音樂和其他需要創造特殊空間感的音樂作品。

flanging 效果最早來自錄音室技術,用兩台錄音機同步播放同一錄音,其中一台的磁帶鬆緊(flange)被手動按壓,改變播放速度造成的延遲,因此稱之為"flanging"。現代則多用電子訊號處理方式模擬此效果,控制延遲時間,調節速度和強度。

簡而言之,phasing, flanging是使聲音產生周期性的相位變化與扭曲效果的一種經典音訊處理技術,聲音聽起來有如快速飛行的噴射機般流動和變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藝沙龍_by Brian
10會員
288內容數
1965~1970年代中期,台北市有個「文藝沙龍」。 這裡是Brian的音樂沙龍,分享我的一些音樂文章,以紀念「文藝沙龍」。
文藝沙龍_by Brian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2025-10-07 中秋節專輯-11 Moonchild 中秋節已過,月亮專輯就以這首歌做結尾。 我在2025-09-10的貼文「1960年代中期 - 流行音樂的轉捩點 」中提到: 1960年代中期 (大約1964至1967年)是西洋音樂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Thumbnail
2025/10/06
2025-10-07 中秋節專輯-11 Moonchild 中秋節已過,月亮專輯就以這首歌做結尾。 我在2025-09-10的貼文「1960年代中期 - 流行音樂的轉捩點 」中提到: 1960年代中期 (大約1964至1967年)是西洋音樂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Thumbnail
2025/10/05
2025-10-06 中秋節專輯-10 月下三問 今天中秋節,列出三首歌,請自行對號入座,聆聽這三首歌各問了什麼?。 綠島小夜曲 月夜愁 四百龍銀
Thumbnail
2025/10/05
2025-10-06 中秋節專輯-10 月下三問 今天中秋節,列出三首歌,請自行對號入座,聆聽這三首歌各問了什麼?。 綠島小夜曲 月夜愁 四百龍銀
Thumbnail
2025/10/04
2025-10-05 中秋節專輯-9 三首登月歌曲 中西歌曲中都有登月小組,今天我們就來聽其中三首。 Fly me to the moon 帶我去月球 Ticket to the moon
Thumbnail
2025/10/04
2025-10-05 中秋節專輯-9 三首登月歌曲 中西歌曲中都有登月小組,今天我們就來聽其中三首。 Fly me to the moon 帶我去月球 Ticket to the moon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最近迷上了音樂創作,跟CHATGPT合作歌詞,再使用SUNO作曲。主要以搖滾為主,並特別開通了YT頻道,真是太好玩了。
Thumbnail
最近迷上了音樂創作,跟CHATGPT合作歌詞,再使用SUNO作曲。主要以搖滾為主,並特別開通了YT頻道,真是太好玩了。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介紹了蔚藍射線樂團Azure Ray的音樂,這是一支擁有獨特民謠與迷幻風格的團體。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介紹了蔚藍射線樂團Azure Ray的音樂,這是一支擁有獨特民謠與迷幻風格的團體。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日子雜念亂章序 若明瞭美麗無處藏 眼耳鼻舌身意識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揭萬象 善用耳聆聽清淨心 持靜心望向光明♡ 繼上一篇〔鼓|心之顫動〕 我熱愛鼓及各種鼓聲意境 |空靈鼓| 是結合音樂的鼓聲 清亮而優雅的打擊樂音 醒了腦也喜樂心♡ https://www.youtube
Thumbnail
日子雜念亂章序 若明瞭美麗無處藏 眼耳鼻舌身意識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揭萬象 善用耳聆聽清淨心 持靜心望向光明♡ 繼上一篇〔鼓|心之顫動〕 我熱愛鼓及各種鼓聲意境 |空靈鼓| 是結合音樂的鼓聲 清亮而優雅的打擊樂音 醒了腦也喜樂心♡ https://www.youtube
Thumbnail
黑妞和朋友們決定組成搖滾樂團並開始演奏練習,每位成員在樂團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Thumbnail
黑妞和朋友們決定組成搖滾樂團並開始演奏練習,每位成員在樂團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