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棄民》:日治時期的「蕃界」如何把一個臺灣分割成兩個世界?

鄭紹鈺-avatar-img
發佈於發展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清代曾經為了區別漢人、平地原住民跟高山原住民,而劃立了番界,橫跨臺灣南北,在最東邊的番界以外,則為清帝國眼中的「化外之地」,帝力不願及於此處,但這些邊界,到了日治時期,則被總督府轉換為具有治理意義的「蕃界」,總督府跟清帝國不同,日本殖民者不容許「化外之地」,但蕃界的意義卻反而被強化了,因為日本人決心在被劃定為「蕃地」的區域,實施不一樣的治理方式。這條充滿種族隔離精神的邊界設立以後,對臺灣帶來了怎樣的長期影響?

探討臺灣蕃界內外的不同統治方式,正是Paul Barcley《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一書的主要論點,其書的論點對於不熟悉傅柯理論的術語的人可能比較難懂,但大概可以簡化如下:

在後藤新平治理之下,蕃界以西的「一般行政區」是較為現代的規訓式的統治(傅柯語),透過現代制度的建立、早期大量的投資,引起了正向循環,人民被視作潛在的勞動力,而社會的生產力也提升,最終還發展出了由下而上的政治動員。

在佐久間佐馬太的理蕃戰爭跟後續的蕃地統治底下,蕃界以東的世界,卻形成了「蕃地行政區」,不存在以西的世界的早期投資,人民(原住民)被是作開發的阻礙,實施的是懲戒式的統治(傅柯語),其政治動員,始終是由上而下的。

這政治思路的差異,一方面可見於持地六三郎在〈關於蕃政問題的意見書〉寫道:

「既然原住民並未繳稅,或承擔國民應盡的義務,又違逆帝國禁令…總督府對他們就應該有生殺與奪之權。」

也就是日本殖民者覺得在蕃界以東,比較有利可圖的統治方式是榨取自然資源。

那為什麼在蕃界以西的世界,卻是經歷較現代化的制度建立,最終培養出了現代的漢人資產階級呢?

作者則認為,這些因為在清代或更早的時候,土牛溝以西的漢人,早就有過「王朝臣民」的經驗,在清國這樣的農業官僚帝國,儘管極為不效率,而且將許多今日視作為公共事務之事,外包給了地方菁英。土牛溝以西作為清王朝在臺灣實際能統治到的疆域,留下了地稅制度(儘管地籍不清)、保甲制度、大量維繫公共事務的地方菁英等等,為後藤新平的現代化政策預備了道路,而後藤新平這樣的治理,被竹越與三郎精算出龐大的利潤,甚至可以回饋給日本母國;而同樣的條件在日治時期蕃界以東並不存在。

以下是我個人的感受,儘管作者Barclay分析於此時,並沒有引用涂照彥,涂照彥本人也並沒有從土牛蕃界的角度來看臺灣不同地區發展上的分流,但這個Precoloinla Roots of Japanese Colonialsm的觀點,我認為正是涂照彥的學術創新之處。

涂照彥與矢內原忠雄在分析臺灣政治經濟發展最大的差別,在於涂照彥明確指出了:數量龐大地方菁英、小地主的土地私有財產權、保甲制度等等,被後藤新平加以籠絡、利用,最終打造了資本主義基礎工程; 另一方面,清代留下的番界、番地、隘勇等制度,也被日本官僚以「蕃界」、「蕃地」、「隘勇線」繼承,並加以放大,用以施壓清代番界以東的社會,而在理蕃戰爭的過程中,原先的中間人(各部落的頭目)的平行地位即喪失了,淪為山地警政的支配底下。

若以《自由的窄廊》的理論觀之,無疑蕃界以西、以東的不同治理方式,形塑了不同的社會與國家的關係,乃至於有長期發展上的不同,至於以西的一般行政區,其措施乃是包容(Inclusion),以東則是排除(Eclusion)。最為特別者,乃是那些出於歷史的偶然因素,而比較早得以從蕃地行政區轉入一般行政區的區域,這些村里鄉鎮,就是同時經歷過兩種統治模式的地帶,一會被視作野蠻之地,一會又被納入帝國的恩澤當中,我想這些Switching Regions,是考察上特別需要注意的地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佛學記:鄭紹鈺的寫作空間
1.0K會員
46內容數
鄭紹鈺,臺大外文系,臺大經研所,哈佛大學經濟系博士班。這裡是我的寫作空間。
2021/12/19
每一間公司在思考策略時,總是會面臨這個難題:「究竟要把更多資源投入到已經很成熟的低階製程的產品線上,還是要冒險嘗試新的或高階製程?」尋常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差不多遇到這問題,繼續在舒適圈操作熟悉的事,還是要離開舒適圈嘗試新的東西/挑戰更難的東西? 顯而易見,創新與upgrading總是失敗的多、成功的
2021/12/19
每一間公司在思考策略時,總是會面臨這個難題:「究竟要把更多資源投入到已經很成熟的低階製程的產品線上,還是要冒險嘗試新的或高階製程?」尋常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差不多遇到這問題,繼續在舒適圈操作熟悉的事,還是要離開舒適圈嘗試新的東西/挑戰更難的東西? 顯而易見,創新與upgrading總是失敗的多、成功的
2021/09/21
我開始從事有關臺灣的研究後,常會讀到「臺灣乃是一個實驗室」的講法,但一直不曉得這說法的起源,前幾天聽葉高華老師講,才知道原來這出自是陳紹馨老師的文章,這篇文章,跟曹永和老師的研究,同列為早期「以臺灣為主題」的研究者的護符,讓研究臺灣史、臺灣社會的研究,得以在龐大的「為故國招魂」的中國史、中國社會研究
2021/09/21
我開始從事有關臺灣的研究後,常會讀到「臺灣乃是一個實驗室」的講法,但一直不曉得這說法的起源,前幾天聽葉高華老師講,才知道原來這出自是陳紹馨老師的文章,這篇文章,跟曹永和老師的研究,同列為早期「以臺灣為主題」的研究者的護符,讓研究臺灣史、臺灣社會的研究,得以在龐大的「為故國招魂」的中國史、中國社會研究
2020/11/05
敵人往往自己創造的。明代商業興盛,江南的富豪喜好黑貂皮,有一個人因此發家,叫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將黑貂皮賺來的白銀,用來跟遼東的中國農民收購鐵製農具,有些地方記載,一個農具以一銀員(或一兩銀?讀到的單位不是很清楚)的高價收購,這價格蠻扯的,但貂皮動不動出一匹貨可以入數百至數千(員或兩),努爾哈赤不
2020/11/05
敵人往往自己創造的。明代商業興盛,江南的富豪喜好黑貂皮,有一個人因此發家,叫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將黑貂皮賺來的白銀,用來跟遼東的中國農民收購鐵製農具,有些地方記載,一個農具以一銀員(或一兩銀?讀到的單位不是很清楚)的高價收購,這價格蠻扯的,但貂皮動不動出一匹貨可以入數百至數千(員或兩),努爾哈赤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總督府町,一個充滿權力紛爭之地,因為對岸清廷長期對內、外戰爭,原來具領導地位的清廷已無權力, 這塊高砂已是落入日人的領土任人宰割,沒有實權傀儡政府成為各個軍閥的利用對象,在這之前為清廷都沒有勝算了早早撤軍了, 只留下地方角頭抗日,先是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後為北部簡大獅(1898)、中部柯鐵虎,南部
Thumbnail
總督府町,一個充滿權力紛爭之地,因為對岸清廷長期對內、外戰爭,原來具領導地位的清廷已無權力, 這塊高砂已是落入日人的領土任人宰割,沒有實權傀儡政府成為各個軍閥的利用對象,在這之前為清廷都沒有勝算了早早撤軍了, 只留下地方角頭抗日,先是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後為北部簡大獅(1898)、中部柯鐵虎,南部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SrWwZyEo 「厓山之後,無中華」─談「近代中國的蠻族化」 2024.05.17~鰲峰筆 前言: 「現在的台灣好似南宋末年。"台灣一定會投降""台灣人已經充滿恐懼,很多人已經準備投降""只要解放軍越強悍,台灣就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w-SrWwZyEo 「厓山之後,無中華」─談「近代中國的蠻族化」 2024.05.17~鰲峰筆 前言: 「現在的台灣好似南宋末年。"台灣一定會投降""台灣人已經充滿恐懼,很多人已經準備投降""只要解放軍越強悍,台灣就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石門東稜為太魯閣戰役日軍行軍補給的路線,而古關原是當初日軍紮營的地點。沿途可見疑似當時的路徑、日軍遺址。 為徹底壓制臺灣生蕃,以建立其統治威信,並有效控制太魯閣地區龐大的自然資源,故而主動展開有計畫的軍事討伐。此事件為五年理蕃計畫中最受重視,也是最後一場戰役。
Thumbnail
石門東稜為太魯閣戰役日軍行軍補給的路線,而古關原是當初日軍紮營的地點。沿途可見疑似當時的路徑、日軍遺址。 為徹底壓制臺灣生蕃,以建立其統治威信,並有效控制太魯閣地區龐大的自然資源,故而主動展開有計畫的軍事討伐。此事件為五年理蕃計畫中最受重視,也是最後一場戰役。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