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正在吞噬你的記憶體:揭示為何你的電腦升級將變得異常昂貴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言:昨日的白菜價,今日的奢侈品

如果你曾在 2023 年升級過電腦,應該還記得當時的記憶體 (DRAM) 和固態硬碟 (SSD) 有多麼便宜。那是一段 DIY 裝機族難得的好時光,高效能儲存產品價格跌至歷史低點,輕鬆入手。但進入 2024 年後,情勢急轉直下,價格一路上漲,讓不少消費者和企業措手不及。

造成這波反轉的主因之一,是 AI 應用快速擴張所帶來的記憶體需求激增。這不只是市場週期的波動,更可能是產業結構正在重塑的徵兆。本文整理了四個關鍵觀察,試圖釐清背後的邏輯。

raw-image


真相一:一個 AI 計畫,如何吞噬全球 40% 的產能

以 OpenAI 的 Stargate 超級運算計畫為例,據報導其每月需求高達 90 萬片 DRAM 晶圓。根據 TechInsights 的預估,2025 年全球 DRAM 月產能約為 225 萬片,代表單一專案可能佔據 40% 的產能。

這樣的集中式需求造成供應鏈緊繃。TrendForce 指出,DRAM 庫存週期已降至 3.3 週,遠低於健康水位的 10 週。這不只是短期現象,而是 AI 專案長期鎖定產能所導致的結構性緊張。

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也指出,NAND 將在未來面臨長期供應壓力,主因是過往擴產導致價格崩盤的經驗,使得廠商更傾向將資本投入高利潤的 HBM 市場。

真相二:高階 HBM 的盛宴,卻造成你我 DDR5 的饑荒

AI 模型訓練與推論高度依賴 HBM。SK 海力士的 HBM 銷售佔營收比重已達 77%,Micron 的 HBM 產能甚至已售罄至 2026 年。

由於晶圓產能有限,製造商傾向優先生產高利潤的 HBM,導致 DDR4/DDR5 等主流記憶體供應被壓縮。這種資源重分配使得一般消費者面臨價格上漲與供貨不穩的雙重壓力。

即使 DDR4 的市場需求逐漸下降,製造商的減產速度仍快於需求下滑,形成供應偏緊的局面。

真相三:史上首次!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竟「同步缺貨」

過去 SSD 與 HDD 價格常呈現此消彼長的關係,但目前兩者同時面臨供應緊張。WD 的 2TB SSD 從 120 美元漲至 150 美元以上,三星 990 Pro 也突破 175 美元。

主因在於 AI 訓練需要大量儲存「溫資料」,資料中心對近線硬碟的需求暴增,交貨期已超過一年。雲端業者轉向 SSD 作為替代方案,進一步推高 SSD 市場壓力。

這形成了雙向擠壓:HDD 因供應受限而漲價,SSD 則因雲端掃貨而價格堅挺,消費者與企業難以找到替代選項。

真相四:為何不蓋更多晶圓廠?慘痛教訓下的「刻意克制」

雖然短缺明顯,但製造商並未積極擴產。原因包括:

  • 新廠建設成本高昂,回收期長
  • 過去擴產導致價格崩盤的教訓猶存
  • 地緣政治風險(如釹磁鐵出口限制)影響供應鏈穩定性

因此,廠商選擇「刻意克制」,優先保障高利潤產品線,避免重蹈覆轍。

結論:硬體資源的稀缺性正在上升

AI 的興起確實是推動記憶體與儲存設備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但更深層的原因是資本配置與產業結構的改變。對消費者而言,未來升級成本可能持續偏高;對企業而言,基礎設施預算需要重新評估。

這也意味著軟體效率與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在硬體不再廉價的時代,如何用更少的資源完成更多的運算,將成為技術創新的新焦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揚格的小宇宙
1會員
5內容數
揚格的小宇宙,分享個人的知識隨筆
揚格的小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5/10/04
本文分析了美國股市中兩檔備受關注的ETF:XLG(Invesco標普五百前50大ETF)與SPMO(Invesco標普500動能組合ETF)。文章比較了它們與標普500指數ETF (VOO) 的差異,探討了各自的選股邏輯,並初步分析了其今年以來的績效表現。
Thumbnail
2025/10/04
本文分析了美國股市中兩檔備受關注的ETF:XLG(Invesco標普五百前50大ETF)與SPMO(Invesco標普500動能組合ETF)。文章比較了它們與標普500指數ETF (VOO) 的差異,探討了各自的選股邏輯,並初步分析了其今年以來的績效表現。
Thumbnail
2025/09/21
Nvidia與Intel合作開發新世代AI PC晶片,將對聯發科在AI PC市場帶來競爭壓力。本文分析此合作對聯發科的衝擊,並探討聯發科的因應策略,包含持續推進與Nvidia的既有合作、強化手機晶片、車用電子及雲端解決方案的競爭力,以及加速產品上市與技術升級。
Thumbnail
2025/09/21
Nvidia與Intel合作開發新世代AI PC晶片,將對聯發科在AI PC市場帶來競爭壓力。本文分析此合作對聯發科的衝擊,並探討聯發科的因應策略,包含持續推進與Nvidia的既有合作、強化手機晶片、車用電子及雲端解決方案的競爭力,以及加速產品上市與技術升級。
Thumbnail
2025/09/18
Nvidia宣佈入股Intel,雙方將在資料中心和個人電腦業務展開深度合作,此舉震撼全球科技圈,並將對臺積電、AMD和聯發科等公司造成深遠影響。本文深入分析此事件對相關企業的衝擊,以及未來半導體產業可能出現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9/18
Nvidia宣佈入股Intel,雙方將在資料中心和個人電腦業務展開深度合作,此舉震撼全球科技圈,並將對臺積電、AMD和聯發科等公司造成深遠影響。本文深入分析此事件對相關企業的衝擊,以及未來半導體產業可能出現的變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隨著HBM的戰爭日益激烈,記憶體大廠不論韓國三星,海力士,還是美國的美光,紛紛擴廠迎接未來的需求。但是,即便擴產,對於整體的需求來說,仍然有一段空窗期,更重要的是,如果三大廠都投入HBM的應用,對於傳統的DRAM帶來產能上的缺乏,有機會讓未來的DDR5以上,甚至是DDR3/4都進入供不應求!
Thumbnail
最近,隨著HBM的戰爭日益激烈,記憶體大廠不論韓國三星,海力士,還是美國的美光,紛紛擴廠迎接未來的需求。但是,即便擴產,對於整體的需求來說,仍然有一段空窗期,更重要的是,如果三大廠都投入HBM的應用,對於傳統的DRAM帶來產能上的缺乏,有機會讓未來的DDR5以上,甚至是DDR3/4都進入供不應求!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根據高盛最近的研究報告,未來的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將搭載更多由AI增強後的應用程式,如AI增強、安全性提升和運算能力強化。 消費性電子股票組合<GSXUPCAI>也顯示出潛力,並列出了成分股以及其權重。
Thumbnail
根據高盛最近的研究報告,未來的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將搭載更多由AI增強後的應用程式,如AI增強、安全性提升和運算能力強化。 消費性電子股票組合<GSXUPCAI>也顯示出潛力,並列出了成分股以及其權重。
Thumbnail
AI PC 硬體 + AI OS + AI PC 摘要
Thumbnail
AI PC 硬體 + AI OS + AI PC 摘要
Thumbnail
2024年半導體產業景氣逐步復甦中,新一波的資本支出潮尚未開始,但2025年將有機會迎來較大的成長。本文提供了四大設備廠對景氣的看法與各方面展望。文章指出AI、先進製程和DRAM(HBM)為投資焦點,並提供了相應的投資建議和評價比較。最後,文章也闡述了美中貿易戰對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和未來觀察重點。
Thumbnail
2024年半導體產業景氣逐步復甦中,新一波的資本支出潮尚未開始,但2025年將有機會迎來較大的成長。本文提供了四大設備廠對景氣的看法與各方面展望。文章指出AI、先進製程和DRAM(HBM)為投資焦點,並提供了相應的投資建議和評價比較。最後,文章也闡述了美中貿易戰對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和未來觀察重點。
Thumbnail
在本波開始起漲前就提過主流會是 AI + IC 族群,而2023年至今也印證了 "錢永遠比人聰明" 、 "錢只會駐足在有意義與有前景的產業與族群上",事實也證明大盤由11月初15975.91起漲至今日最高點19300.49漲幅達3357點 (+21.02%)
Thumbnail
在本波開始起漲前就提過主流會是 AI + IC 族群,而2023年至今也印證了 "錢永遠比人聰明" 、 "錢只會駐足在有意義與有前景的產業與族群上",事實也證明大盤由11月初15975.91起漲至今日最高點19300.49漲幅達3357點 (+21.0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