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AGI的終極部署載體?與Figure AI執行長Brett Adcock的深度對談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大家好,我是Mech Muse。

今天,我想與各位分享一則極具啟發性的訪談。該影片來自 Logan Kilpatrick 的 YouTube 頻道,主題是 「與Figure AI執行長Brett Adcock的無過濾對談」 (An unfiltered conversation with Brett Adcock, CEO of Figure AI)。

Brett Adcock 不僅是 Figure AI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他先前也創立了 Archer Aviation (一家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公司)。

在這場深度對談中,Brett Adcock 分享了他對於人形機器人爆炸性增長的看法,以及 Figure AI 如何將人形機器人視為通用人工智慧(AGI)在物理世界的終極部署載體。這場對談揭示了機器人技術的現狀、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以及這項技術將如何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模式。

raw-image

一、 機器人技術指數級增長的兩大關鍵輸入

Brett Adcock 指出,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環境中,人形機器人看起來將會是 AGI 的終極部署載體。他認為,家庭應用即將到來,可能只需個位數的幾年,機器人就能夠被部署到家庭中,並為人類自主完成真正有用的工作。最終,會出現這樣一個時代:當你外出辦事時,會看到與人一樣多的人形機器人。

Brett 認為,機器人領域正在發生的指數級增長,主要歸功於兩大要素,這兩點與五到十年前的情況大不相同:

1. 高度可靠的電動硬體系統 (Highly Reliable Electric Hardware)

首先,機器人(特別是人形機器人)的硬體能力已變得極為強大且可靠。Brett 提到,如果參觀 Figure AI 的設施,你會看到機器人隨處可見,硬體的可靠性已達到極高水準。

硬體的複雜性雖然高,堪比火箭或渦輪風扇等系統,但 Figure AI 已經能夠建立極度可靠的機電系統。Brett 認為,人形機器人的可靠性在未來幾年會變得非常強大且優異。

他對比了過去的技術:十年前,世界上最好的機器人可能是 Boston Dynamics 的 Atlas,這是一個液壓系統。液壓系統有幾大缺點:它只能運行約 20 分鐘,而且會到處洩漏機油。更重要的是,其液壓閥內部可能達到幾千 PSI 的壓力,一旦洩漏,對於旁邊的人類來說是極度危險的。

然而,現在 Figure AI 擁有的是電動系統,這些系統是安全且可靠的。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好的 AI,如果沒有真正可靠的硬體(必須是非常有能力的硬體),這項工作也無法完成。

2. 機器人領域的神經網路突破 (Neural Nets for Robotics)

Brett 指出,機器人技術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神經網路(Neural Net)問題。過去幾年,我們才真正看到神經網路在機器人上表現出色。

現在,神經網路可以運行在機器人板載電腦上,指揮著機器人的手部、頭部、軀幹等幾乎所有的動作空間,而且運行得非常好。Figure AI 最近發布了一個影片,展示了機器人連續進行 60 分鐘的物流工作。這項工作是透過運行在機器人上的單一 S1 Helix 神經網路 完成的。

機器人的表現看起來像人類在某種程度上進行模仿。他們正在接近人類的速度和性能。因此,Brett 總結,成功的兩大輸入就是:神經網路的有效運作,以及硬體變得越來越強大。

二、 Figure AI的「Day Zero」戰略:直攻人形機器人

在被問及 Figure AI 是否一開始就決定直接開發人形機器人時,Brett 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從第一天起就致力於人形機器人。

在他看來,解決人形機器人是終極的元問題 (ultimate meta problem)。如果選擇其他選項,例如在機器人上安裝輪子或使用爪子等其他末端執行器,那只是達到 局部最大值 (local maximum)。這會成為公司達到真正目標的一個巨大障礙或「拐杖」。

Brett 認為,人形機器人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系統,因此他們從第一天起就直接開始設計和建造人形機器人。Figure AI 在成立公司後的不到 12 個月內,就讓他們主要從零開始設計的人形機器人實現了行走。

此外,Adcock 提到了創業資金氣候的變化。他曾在 2018 年創立 Archer Aviation 時,為深度科技(Deep Tech)領域融資極為困難。當時他幾乎將自己的全部流動淨資產投入到 Archer 中,但仍需要大量資金。然而,在 Figure AI 成立時,情況已經完全逆轉。現在資金大量湧入 AI 和機器人領域,人們意識到這些深度科技公司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企業。

三、 從軟體到硬體的「死亡挑戰」

Brett 曾在軟體領域以超過 1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過一家公司,因此他對軟體和硬體的差異有深刻體會。他將硬體創業比喻為:「在軟體創業的死亡挑戰上加了類固醇」 (a death gauntlet for software entrepreneurs on steroids)。

1. 冗長的時程與高昂的成本

硬體在極限上看起來與軟體相似,但時間尺度卻要長上 10 倍甚至 100 倍。在軟體中可能只需幾天或幾週完成的測試迭代,在硬體中可能需要一年。硬體需要大量的預先規劃。你必須實際購買硬體(非常昂貴),而不是僅僅編寫軟體。

2. 難以擴展

一旦你做出硬體,很難讓東西真正運作起來。你必須製造很多實體產品,然而在軟體即服務(SaaS)模式下,數位產品可以無限擴展。

3. 物理學的慰藉

儘管挑戰巨大,Brett 卻認為他的硬體創業生涯是「最不具壓力」的時期。

在軟體中,你不確定正在建立的東西是否會成功。但在硬體領域,如果我們確信飛機比汽車更能節省時間,或者地下隧道可以便宜地建造,那麼如果能夠成功設計和工程化,它就一定會成功。硬體有物理學這本「規則手冊」。Brett 坦言,雖然採用和所有事情都更困難,但他喜歡實體建造東西的特殊感覺,這讓他感到非常有成就感,這是他在軟體時代未曾感受到的。

四、 部署策略:工作場所優先,家庭即將到來

Figure AI 有兩個主要焦點:將機器人運送到家庭(一個高變異、非結構化的環境)和工作場所(物流、製造、醫療保健、建築)。

Brett 認為,家庭環境在工程難度上「難上千倍」。這是因為工程挑戰與環境的變異性 (variability) 成正比。工作場所的變異性通常較低,更容易整合自主系統。

儘管家庭環境難度高,但工作場所的市場價值卻遠超家庭,因為 工作場所佔了 GDP 的一半。而且,在工作場所,公司可以收取比家庭高一個數量級的成本。因此,Figure AI 的觀點是:先在工作場所 「啟動和引導」 (bootstrap this within a jump start),而家庭市場也即將到來,可能在個位數的幾年內實現。

以物流為例:極速學習與 Helix 神經網路

Figure AI 旨在製造通用型機器人,理論上,只要機器人具備足夠的運動範圍、負載和速度,就能夠完成人類在其設施內的大部分工作。

在簽下第一個物流客戶時,他們最初並不知道具體要做什麼。但在參觀設施後,他們發現小型包裹物流是個大問題,且客戶在勞動力方面遭遇困難。然而,這個問題極難解決:每個包裹都不同,它們在抓取時會移動,堆疊方式每次都不同。Brett 意識到,這個問題不可能透過寫程式來解決,它必須透過學習來完成

他們全力投入學習路徑 (learning path)。Figure AI 正在運行的是一個名為 Helix 的視覺語言模型 (VLM)。雖然大型語言模型(LLM)擅長語義理解,但它們完全不理解如何與物理世界中的不同物體進行物理層面的互動,例如抓取物體、感知機器人的本體感覺狀態,以及處理柔軟或堅硬的物體。目前沒有「機器人版的 YouTube」可供訓練,所以 Figure AI 必須自己設計所有的工作。

學習速度令人驚訝。 Figure AI 僅僅投入了 60 小時 的額外數據,機器人就能夠開始執行所有展示的包裹工作。機器人的性能每天都在提升。Brett 提到,他們最新發布的影片中,機器人每四秒處理一個包裹,而他最近看到的速度已提升到每三點五秒。機器人甚至能做出「深思熟慮」的行為,例如為了推動另一個包裹而移動一個包裹,然後再處理條碼和翻轉包裹。

規模化與護城河

Figure AI 的最終護城河 (ultimate moat) 是讓機器人隊伍走向世界,它們必須同時做到:隨著規模製造而變得更便宜,並不斷變得更聰明,且集體分享這些知識。這是一種我們可能從未見過只存在於 AI/LLMs 領域的技術。

目前,Figure AI 正處於學習的瓶頸期。一旦突破學習,下一個挑戰就是製造瓶頸。Figure AI 的 Figure 3 機器人相比 Figure 2 便宜了 90%,專門設計用於高頻率製造。他們正在新的製造設施 Baku 內部生產 Figure 3。他們下一個最大的目標是在未來四年內部署 100,000 台機器人。如果能達到這個數字,他們相信就能夠邁向部署數百萬台機器人的軌道。

五、 人機互動、設計哲學與安全考量

1. 設計哲學:能力與複雜性 (Capability and Sophistication)

Brett 認為,人形機器人最終將會像科幻電影一般普及,你走在路上會看到與人類一樣多的人形機器人。

談到機器人的外觀設計,Brett 強調,Figure AI 投入了大量時間在機器人的設計和美學上。他堅信,機器人必須表現出高度的能力、智慧和複雜性 (highly capable, highly intelligent and sophisticated),因為它們本質上就是如此。

他認為,在機器人身上放上像「大大的眼睛」(googly eyes)這類嘗試軟化機器人、使其看起來無威脅性的設計,是一種巨大的傷害。這就像試圖欺騙人們,讓他們覺得機器人是「珍貴的小東西」或卡通化的。這些機器是高度複雜的機器,應該有相應的設計。人類對機器人的信任,將來自於它們的安全性、隱私性,以及在實際使用案例中優異的執行表現。

2. 語音為預設的 UI (Speech as Default UI)

關於如何控制機器人,Brett 的核心觀點是:機器人在家庭和任何地方的預設使用者介面(UI),必須透過語音完成。如果人們必須在電腦上打開終端機或點擊按鈕來指揮機器人,那將會「非常奇怪」且「延遲糟糕」。

Figure AI 的 Helix 神經網路是語言條件化的 (language conditioned)。如果人們不在機器人身邊,他們也可以透過簡訊傳達指令。Brett 提到,Figure 的每個機器人都有一個內建的 eSIM 卡和一個手機號碼。

3. 安全與隱私是硬仗

在家庭環境中,安全性和隱私性是極為困難的挑戰。Brett 稱之為「一場硬仗」。

在安全方面,機器人不能倒在人類或寵物身上。這意味著機器人需要隨時進行 360 度的偵測,以檢測任何移動的動物或人類。同時,還需要**「語義安全」** (semantic safety)。例如,機器人不能撞倒蠟燭導致房屋燒毀。即使在物理上是安全的,機器人移動時也必須非常謹慎。

在隱私和網路安全方面,Figure AI 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因為他們必須在這些領域同時做好 30 件事。這是一個高度細微和重要的問題,比電腦和手機的隱私保護更為重要。Brett 提到,他們不希望任何人能獲得機器人的 Root 存取權限。此外,Brett 認為,中國的機器人在美國或歐洲的家庭和商業場所將會難以部署,因為建立品牌信任至關重要。

六、 AGI、機器人與社會願景

Brett Adcock 認為,雖然數位超級智慧(digital super intelligence)感覺即將來臨,但當你向窗外看時,物理世界看起來還是一樣。人形機器人正是讓物理世界加速進步的方式。

1. AGI 的完美載體

數位超級智慧目前存在於伺服器中。如果我們不解決人形機器人問題,當這些數位智慧體需要大量在物理世界中完成的工作時,它們將會要求、迫使或付費給人類去完成這些工作。人類將成為數位超級智慧的奴隸

人形機器人是完美的部署載體。它可以完成人類的大部分工作,其形狀因子完美地適應了物理世界中的複雜和混亂環境。

2. 勞動的選擇性與成本的崩潰

Brett 預計,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人形機器人將能夠比人類更可靠、更快速地完成大部分工作。甚至,我們將看到 機器人建造機器人 的情景。

當機器人能夠比人類更好地完成大部分工作時,人類在世界上從事任何類型的工作——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工作場所——都將成為一種選擇,而非義務。無論是烹飪、洗衣服、遛狗,還是建築工作,你都可以選擇讓機器人來做。

Brett 更大膽地預測,長期來看,機器人的製造成本會相對便宜。這將導致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長期崩潰。如果機器人能晝夜不停地工作,那麼理髮、農產品或任何服務的成本,將會大幅下降,僅僅剩下機器人的成本、所需的能源以及可能的房地產成本。

未來,人們將擁有一個具有個性的機器人。你可以告訴它提高幽默感或變得更嚴肅。你將與它交談、發簡訊,它會為你持續工作。這將是一個「瘋狂的世界」。Brett 希望,人類能將更多時間投入到他們真正喜歡的事情上,例如與家人共度時光或滑雪。

總結與未來展望

Figure AI 正在努力克服挑戰,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將數百萬台機器人推向世界。Brett Adcock 希望,人類能利用技術的槓桿作用,將人類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他期待看到更多宏大的目標實現,例如水下城市、太空電梯或 O'Neill 結構等,這些在 2050 年之前都可能成為現實。

這場與 Figure AI 執行長的對話,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人形機器人不再是遙遠的科幻夢想,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在可靠硬體和學習演算法的雙重驅動下,我們正站在一場物理世界革命的邊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27會員
410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無人機、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0/13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看懂 Figure 03 與 Unitree R1 為何能雙雙入選《TIME》2025 年度最佳發明。你會清楚掌握它們的特色與差異:Figure 03 如何走向「家用落地」,Unitree R1 如何以低價推動「普及教育」。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看懂 Figure 03 與 Unitree R1 為何能雙雙入選《TIME》2025 年度最佳發明。你會清楚掌握它們的特色與差異:Figure 03 如何走向「家用落地」,Unitree R1 如何以低價推動「普及教育」。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DEEP Robotics 最新工業級人形機器人 DR02。你會了解它為什麼強調 IP66 防塵防水、寬溫耐候,如何從四足演進到雙足的時間線,並搞懂 IP 等級的差異與實際應用價值。最後我也會整理 DR02 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意義,幫助你掌握「從表演走向上工」的關鍵轉折。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DEEP Robotics 最新工業級人形機器人 DR02。你會了解它為什麼強調 IP66 防塵防水、寬溫耐候,如何從四足演進到雙足的時間線,並搞懂 IP 等級的差異與實際應用價值。最後我也會整理 DR02 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意義,幫助你掌握「從表演走向上工」的關鍵轉折。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看懂 Google DeepMind 最新發表的 Gemini Robotics 1.5 與 1.5-ER。我會先解釋新聞亮點,再用 時間線 整理它的演進過程,接著補充大家最想知道的幾個「關鍵問題」,最後提供我的觀察與台灣產業的應用啟示。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這不只是一次技術更新,而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看懂 Google DeepMind 最新發表的 Gemini Robotics 1.5 與 1.5-ER。我會先解釋新聞亮點,再用 時間線 整理它的演進過程,接著補充大家最想知道的幾個「關鍵問題」,最後提供我的觀察與台灣產業的應用啟示。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這不只是一次技術更新,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什麼是 AI? Artificial Intellgent ㄧ個數位大腦 電腦新物種 模擬人類的腦神經 整合2D與3D的繪圖視覺 在Bing 裡面基本上分為這幾個類型: 逼真的3D動畫 動畫虛擬人偶 展示攝影 可愛貼圖 二為圖例 電腦科幻虛擬人偶 公司標誌 卡通電影海
Thumbnail
什麼是 AI? Artificial Intellgent ㄧ個數位大腦 電腦新物種 模擬人類的腦神經 整合2D與3D的繪圖視覺 在Bing 裡面基本上分為這幾個類型: 逼真的3D動畫 動畫虛擬人偶 展示攝影 可愛貼圖 二為圖例 電腦科幻虛擬人偶 公司標誌 卡通電影海
Thumbnail
NVIDIA 輝達CEO黃仁勳,於台北COMPUTEC 2024展開幕前的6/3晚間,在台大體育館發表主題演講,演講中秀出了GB200 NVL72伺服器成品,正式開啟人形機器人與AI 工廠的工業革命世代。而其中的GB200  Grace Blackwell 超級晶片是GB200 NVL72伺服器
Thumbnail
NVIDIA 輝達CEO黃仁勳,於台北COMPUTEC 2024展開幕前的6/3晚間,在台大體育館發表主題演講,演講中秀出了GB200 NVL72伺服器成品,正式開啟人形機器人與AI 工廠的工業革命世代。而其中的GB200  Grace Blackwell 超級晶片是GB200 NVL72伺服器
Thumbnail
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產業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6.2億美元。目前醫療保健、製造業、零售業與金融相關組織是採用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的領先產業。文章介紹利用AI對話機器人(GeniAltX)能幫助個人及企業提升效率的情境與案例。企業正利用AI打造對話機器人,成為客戶服務或企業內部助理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產業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6.2億美元。目前醫療保健、製造業、零售業與金融相關組織是採用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的領先產業。文章介紹利用AI對話機器人(GeniAltX)能幫助個人及企業提升效率的情境與案例。企業正利用AI打造對話機器人,成為客戶服務或企業內部助理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