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雙十節連續假期,領隊特別安排石門山、石牛山「雙石8字縱走」,用這個偕音吸引了30幾位山友報名參加,據說是今年登山社最多人參與的一次。
出發前在登山口的行前說明時,旁邊有一位路人甲阿伯一直插話,招攬山友們下山後記得往前走一點有好吃的豆花,一定要來吃。當下覺得阿伯有點煩人。殊不知下山之後,我們含淚用感恩的心,感謝阿伯努力招攬生意,我們才得以解救。
雖說這條路線是新竹關西和桃園龍潭的郊山路線,但因為許多路段是拉繩攀爬,沒辦法走快之外,時序過了中秋,天黑得快,若不想摸黑,只好趕路。有時間壓力的健行,感覺就特別累。
「雙十」走「雙石」的執念,要靠著延路的風景、流水聲和鳥叫聲陪伴,加上感受環境周遭的樹木花香,即使身體和精神在最後1小時已經產生崩壞式的幻覺,身體燥熱加上嘴巴乾枯,心中漫罵許多次的髒話負能量,還要隨時提醒自己正念行走,除了感覺身體的痛與累之外,在心中不斷地默念「讓它來、讓它走」的正念口訣。
最後20分鐘,正念口訣也沒用了,取而代之的口訣變成是「豆花、豆花、冰冰涼涼的豆花」。在山徑中,賣豆花的生意都很好。走完一段山路,豆花感覺特別好吃。
第一次吃到山裡的豆花是樹林鶯歌交界的大榕樹豆花,邊吃豆花還能登高鳥瞰鶯歌桃園的風景,是嘴巴和眼睛的雙重享受。
第二次是在黃金博物館,帶著新北文化大使的學員走完整個金瓜石的山頭,在博物館前面來一碗豆花,有著文青式的享受。
這一次,邊走雙石8字縱走,在地人領隊頻頻用山下的豆花鼓勵我們前行,還直說如果過了傍晚5點,就不知道還有沒有(事後才知道根本就是希望我們在天黑前下山)。豆花像是垂掉在眼前的胡蘿蔔,我們是一匹匹飢餓的馬,只想快快走到豆花店坐下來享受那消暑的一碗清爽。
我吃完一碗豆花,又續一碗仙草凍,身體感覺還是乾巴巴的。到了餐廳又喝了好幾杯的無糖紅茶和綠茶,桌餐持續上菜,肚子很餓卻一點食慾都沒有,只想喝湯湯水水的料理。山友說身體真的有累到時,反而是吃不下飯的。
30幾位山友只有10位完成「雙石8字縱走」,10位當中只有3位是女性山友。本人平常登山表現肉腳,但有堅強在雙十節完成雙石偕音山徑的意志,Garmin是18公里、Apple手機是22公里,爬升將近1200公尺,從8:30到4:30走完是8小時。
要感受這碗豆花有多好吃,得先完成這條山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