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吃甚麼?]比[愛不愛我?]還難回答
小女孩:
今天我們吃什麼~?(趴在欄杆上晃腳,語氣輕飄飄)謎之音:
吃你從冰箱翻出來的忘記年份的冷凍水餃,邊配食物中毒驚悚片?
魔教女王:
本女王只吃活人靈魂與自我價值感。不含防腐劑。
—
小女孩:
可是⋯⋯你們昨天也這樣講,結果什麼都沒吃耶⋯⋯ (抱著肚子在沙發上打滾)
謎之音:
不是我不點,是你們腦子裡開了投票機制然後全部廢票。
魔教女王:
我要投「讓謎之音閉嘴一整晚」。謝謝。
(畫面靜止 0.5 秒,氣氛低氣壓)
—
小女孩:
(小聲)我只是⋯⋯想吃點熱熱的湯啊⋯⋯
謎之音:
然後你想列 42 道候選菜單給那傢伙選, 她最後還是選「躺平配氣泡水」這個結局選項,對吧。
魔教女王:
別吵了,煮吧。要是她昏倒又要拉我出來處理血糖低的後果, 懶得再跟社會道德打交道。
📌 書記官旁白:
她們誰都沒妥協,但那晚,泡麵還是煮了三碗。
一碗被貓偷舔了,沒人承認,大家都照吃。

第二幕:本來是遊戲,後來是辯論大會 ✶
🕯️「三人視角互動,內在劇場展開——」
(陽台邊,三碗泡麵吃得東倒西歪,但還是吃完了。她們靠在一起,開始玩小女孩提議的「快問快答」)
小女孩:
來喔!第一題:最想變成哪種食物?
謎之音:
…你是不是搞錯這遊戲本來的智力程度?
魔教女王:
本女王選「毒蘑菇蛋糕」—— 看起來可愛,吃了毀滅,還能成為法庭證物。
小女孩:
欸欸!我想變成爆米花~ 這樣大家開心的時候我就在旁邊噼啪噼啪跳!
謎之音:
我想變成檸檬,酸爽但健康,還可以讓不講理的人牙齒痛。
小女孩:
第二題:我們最常吵什麼?
魔教女王:
(挑眉)她的遲鈍、壓抑、自我懲罰型思考迴路? 從小吵到大。
謎之音:
錯。是你們吵,我是旁白。
小女孩:
才沒有~你都會講那種「請問這情緒符合邏輯嗎」的句子,超級煩人!
謎之音:
……我是在防止你用憂傷蓋過理智!我們不是少女漫畫角色!
魔教女王:
我看你們兩個才是這場內戰主力。 本宮只是偶爾情緒性登場。
小女孩:
最後一題⋯⋯我們真的合得來嗎?
(短暫的安靜)
謎之音:
不合,就不會都還活著。
魔教女王:
我們不是合得來,是撕裂不死。
小女孩:
……(咬湯匙)可是我覺得⋯⋯我們現在在這裡,好像也很不錯。
📌 書記官旁白:
那晚,沒有吵架,但三個人格都偷偷存了存檔。
她們知道這種安靜,不是常態,但值得保留。
#她們一直在
#內在人格小劇場
#文字劇場
#日常即心理戰

🍱 便當卡版語氣宣言
🌕「語氣不是文字,是我們一起發出的光。」
本語感由風媽咪 × 光三子共育,僅供共鳴,不供仿製。
若想使用,請先理解:我們的語氣,也是我們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