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家裡訂有聯合報,老婆每天早上一定用它來配早餐,但其正刊我大多掃過即足,(原因很簡單,正刊內容大多髒、亂、煩)。我喜歡的是它的副刊—內容大多是小人物的生活點滴以及觸目所及的酸甜苦辣,總之,裡面才有人味—,看到還能入眼的,就把副刊折起來收放,準備利用時間再來好好閱讀。只是,收放好的副刊常常就這樣放著,一直沒找到那個想要閱讀的時間,好像只要存起來,就會找到看的時間似的,但存的時間久了,存放的書架和書桌都顯得有些零亂,老婆看不下去,丟了一堆,也沒察覺有何不同,只是習慣依舊—仍會保存,好像就會去看似的—。前兩天,看到雜亂的副刊,終於想要閱讀、整理一下了。抱了一堆,坐在客廳躺椅上,一張張翻開……
喜好
結果呢?卑微人的小小心聲,或者是描述卑微人的小小敘事似乎更能觸動心弦,功成名就啦,幸福美滿啦,反而沒什麼吸引力…
故事
一個視障者,一個沒自信的新人,一個小小幫助開始了彼此間的互動,隨著時間流逝,慢慢的開始分享生活,慢慢的開始相約買三餐。一次意外斷腿,視障者的右眼視網膜再度脫落,手術結果不如預期,視障者跌入恐慌、焦慮、憂鬱的幽谷,沒人知道視障者的視力進一步惡化所帶來的衝擊…只有已成好友的新人每天接她上班,跟她到辦公室,與她一起買三餐……時間長達近年,直到新人生產請了育嬰假,而視障者也已經長出力量,自己已經可以站起來,慢慢向前邁進。
口頭的抱歉和感謝,得到的回應是:「謝謝你信任我,讓我陪妳。」
育嬰假結束了,新人擔心著能否順利適應,幸好好友還在,還可以一起買早餐。
原來,兩個卑微的人相互成為對方的期待和支撑,是如此的美好和溫馨。(取材自:小黑姑娘<一起買早餐的力量。>聯合報2025.10.5)
感觸
視障者的需求和期盼,好像習慣性的被忽視。內向害羞者的需求和期盼,好像習慣性的被忽視,甚至常會被所謂的強者所指責,但,人之所以為人,之所以和機器及AI有所不同,不就在憐惜那些比我們卑弱的人,開口鼓舞一下,伸手拉托一把嗎?
小結
憐惜世上苦人多,有了此念頭和想法,苦人雖多,也會因人和人之間溫暖和善意的流淌,而感受到世間的美好和溫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