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社會愈老,我們愈戀棧青春,把「年輕」物化來迷戀,更當成一種「宗教」來依附。
大批收割、大量群組,我們每個配件都被暗示要維修、升級,以配合如今電腦裡所營造的桃花源。那裡似乎廣大多了,你可以幻想有更多的可能性。
為了進入那裡,我們精神上逐個更新「少男」、「少女」程式。現代人有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經歷過「成熟」期,就已經老了,使得個人與社會都顯得「措手不及」。這波數位潮流,並不歡迎精神上趨近於老年的人。
於是,人類中老的型號也被暗示要外接硬體;人類實體的人生,相較起來反而更像是殘影、殘響,無法被電腦解讀。
富江——這個「永生」的內建軟體,跨時代地駕馭了人們的行為。
這只是一部恐怖漫畫嗎?還是另一條人類正集體逃離現實的不歸路?
我們人類活在電腦時代裡,其實並不是我們在使用電腦,而是我們逐漸被電腦所同化。
在它們的世界,我們的配備必須不斷被拆解與升級。
如同《攻殼機動隊》與《阿基拉》的預言——我們以電腦AI取代了神。
人類活在這欲望的潘朵拉盒子(人工智慧)裡,成了富江的載體;隨著「她」在其中解體、升級後重生,人類逐漸重新再「發明」了自己。
…....
擷取自馬欣-「當代寂寞考」一書-
客製化人生的分裂反撲-富江的川上富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