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小說《名冊碎頁錄》第二卷・第二章〈阿蘭都封航〉(chatgpt)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本章轉向海上視角。描寫南方海權國「阿蘭都」在河票風暴後的行動。文字風格偏冷峻紀錄派,夾雜海風與紙幣的味道,呈現「信任的流通如何被風阻斷」。

衡元七年暮春,海仍靜。


靜得過頭。


阿蘭都的外港「藍沙灣」泊滿舢舨與重帆。


桅桿林立,如一片無聲的樹林。 浪拍著船腹,聲音低沈。 人們不知,是風將止,還是浪在忍。

架空歷史小說《名冊碎頁錄》|方格子 vocus

港務長自塔上放下紅旗,三道信號。


——封航。 從濟國傳來的命令已至, 阿蘭都自此暫停一切南航。


港口的票行頓時亂成一團。


買賣銀的、兌換信票的、裝貨的、偷逃的, 都在紅旗升起的那刻同時停下。


有人驚呼:「衡州崩了!」


有人笑:「崩得好,該他們自信太滿!」 更多人,只是默默收起手裡的衡票。 那紙像是被海風瞬間吸乾了價值。


——

阿蘭都票商蕭烈在港邊看著這一幕。


他穿灰袍,腰間掛著一只銅沙錘。 那是海商的信物,用以秤銀。


他抬眼,看天。


「風從北來。」他喃喃。 副商問:「那又如何?」 「風從北來,意味利從北起。」 他笑了一下,「我們該順勢。」


他回到帳房,攤開海圖。


筆尖在「衡州」兩字上停了片刻, 又一劃,改成了「禁」。


「自今日起,阿蘭都諸船,不許靠衡州。」


他說這話的時候, 風穿過紙頁,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就像有人在數錢。


——

三日後,阿蘭都海議召開。


各大票商與海軍將領同席。 這是阿蘭都少有的「商政合議」。


海軍統帥李薩披甲而入,盔上仍掛著鹽霜。


他語氣乾脆:「封航是錯。 南方糧來自錫南,衡州掌稅。 封衡州,就等於斷了我們的糧線。」


蕭烈淡笑:「將軍說的糧,我說的利。


糧可再買,信若壞了,全海都臭。」


李薩沉聲:「那若海民暴亂,誰來付責?」


蕭烈不退反笑:「信若亂,天下都亂。 我只是先走一步,讓別人跌得慢些。」


兩人對視。


一個是看海的軍人,一個是看數的商人。 誰也沒錯,誰也不肯退。


——

李薩轉身,從桌上取起一枚舊信牌。


那是衡州信冊制推行初年送來的「通商印」。 朱印已褪,邊角捲起。 他拋在桌上,聲音清脆。


「當初她們給我們印,如今要我們信。


信這東西,若真能浮海,也該沉得夠久了。」


蕭烈望著那印,語氣輕如風。


「信會沉,但紅會浮。 衡州的朱砂,全天下都沾過手, 妳想洗也洗不掉。」


——

海議散後,夜已深。


李薩獨自登上望塔, 風從北吹來,帶著鐵的味。 他看著海面上一條條封航的船線, 心裡忽然一冷——


風真不是風了。


那是一條條看不見的稅線, 從北岸拉到南洋, 把海也綁成了信。


——

翌日早晨,


紅旗尚未落,海面卻已有白帆違禁。 那是一艘來自錫南的糧船, 桅桿上掛著竹製小印, 兩字:「人保」。


港兵呼喊,李薩抬望遠鏡。


他看見船首站著一個女人, 頭綁青巾,衣袖滿是稻灰。 那是羅蓮。


她大聲喊:


「我不賣信,只賣糧!」


風太大,聲音被拍散。


她的帆卻依然迎風而行。 白帆一展,像一頁新的契約。


——

港上,蕭烈靜靜看著。


他低聲道:「她還信。」 李薩回他:「那就讓她信,看誰先沉。」


——

當夜,第一艘走私糧船被擊沉於藍沙灣外。


官報曰:「違禁自責。」 然流言已起—— 說那船沉時,海水泛紅, 像有朱砂從底翻起, 一夜間染遍海岸。


港民私語:「衡州沒滅,印還在流。」

——

【本章登場角色】

  • 蕭烈:阿蘭都票商,精於勢利,信奉市場秩序。
  • 李薩:阿蘭都海軍統帥,武人本色,尚有良知。
  • 羅蓮:錫南女商人,帶「人保」糧契闖封鎖線。
  • 韓申(傳令):濟國票首,幕後操盤。

【章末註解】


衡元七年夏,阿蘭都頒布《南航封禁令》,史稱**「阿蘭都封航」


此舉導致南北海運全面停滯,衡州糧價暴漲。 同年秋,錫南郡民間糧契流通量超過官契兩倍, 史家稱此為「人保時期」**的開端。


——


海封不僅是經濟戰, 更是信任被封在港口裡的一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幫按讚小說文藝評論區
6會員
264內容數
小說(金融、產業、靈異、間諜)
2025/10/15
衡元七年,信河春汛未至, 濟國的票號已先起浪。 那一年,南北商路尚通,衡州的信冊正盛。 凡諸國貿易,皆需以「信評」兌銀。 衡州以印為權,濟國以銀為勢, 河流兩岸,看似相安, 其實,早已暗潮翻湧。 —— 濟國首府「泓臺」的票號街,鐘聲三響。 那是「開市」的號令。 街
Thumbnail
2025/10/15
衡元七年,信河春汛未至, 濟國的票號已先起浪。 那一年,南北商路尚通,衡州的信冊正盛。 凡諸國貿易,皆需以「信評」兌銀。 衡州以印為權,濟國以銀為勢, 河流兩岸,看似相安, 其實,早已暗潮翻湧。 —— 濟國首府「泓臺」的票號街,鐘聲三響。 那是「開市」的號令。 街
Thumbnail
2025/10/15
衡元六年,信冊制行滿三年。 天下戶籍定,人心未定。 衡州東南,信河盡頭的港村,迎來了一名不速之客。 她身披白布,步履無聲,額心畫著一枚朱砂印。 眾人皆避之,如避疫。 她微笑道:「此印非病,是誠。」 那人名安禪,出自青珂島巫宗。 她手中持一卷帛書,曰《人心錄》。 上記
Thumbnail
2025/10/15
衡元六年,信冊制行滿三年。 天下戶籍定,人心未定。 衡州東南,信河盡頭的港村,迎來了一名不速之客。 她身披白布,步履無聲,額心畫著一枚朱砂印。 眾人皆避之,如避疫。 她微笑道:「此印非病,是誠。」 那人名安禪,出自青珂島巫宗。 她手中持一卷帛書,曰《人心錄》。 上記
Thumbnail
2025/10/15
夜半,冥署東閣燈未滅。 風自長廊灌入,卷起一地紙屑。 簿頁翻飛,像極了脫鱗的魚。 沈鶴坐於案前,面前的信冊堆疊如丘。 他一頁頁覆印,朱砂浸透指縫,手紋皆紅。 門外有人敲了三下。 「夜審尚早,誰?」 門推開,一名女子緩步進入。 她衣色黯紫,眉眼精確,帶著一種不屬於官
Thumbnail
2025/10/15
夜半,冥署東閣燈未滅。 風自長廊灌入,卷起一地紙屑。 簿頁翻飛,像極了脫鱗的魚。 沈鶴坐於案前,面前的信冊堆疊如丘。 他一頁頁覆印,朱砂浸透指縫,手紋皆紅。 門外有人敲了三下。 「夜審尚早,誰?」 門推開,一名女子緩步進入。 她衣色黯紫,眉眼精確,帶著一種不屬於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4.07.13 雲朵相襯的海、波光粼粼的、柔順沒有摺痕的、日出日落月光海。
Thumbnail
2024.07.13 雲朵相襯的海、波光粼粼的、柔順沒有摺痕的、日出日落月光海。
Thumbnail
《沙與海》阿凰 2024.6.26 藍色的夢,任信自由地飛翔… 浪濤情緒,隨著藍色旋律起伏… 只需一瞥,感受到它的靜謐, 只需一聽,聽見它的歌唱。 藍色的海,金色的沙灘… 愛如潮水,心如沙, 時間推移的思念化作浪花, 綿延不絕的海岸線連接著心房。 藍色的海,沙灘的詩… 每一粒
Thumbnail
《沙與海》阿凰 2024.6.26 藍色的夢,任信自由地飛翔… 浪濤情緒,隨著藍色旋律起伏… 只需一瞥,感受到它的靜謐, 只需一聽,聽見它的歌唱。 藍色的海,金色的沙灘… 愛如潮水,心如沙, 時間推移的思念化作浪花, 綿延不絕的海岸線連接著心房。 藍色的海,沙灘的詩… 每一粒
Thumbnail
和平寨劫了一艘船,這船卻沒有載著金銀財寶,反倒是載著一群……
Thumbnail
和平寨劫了一艘船,這船卻沒有載著金銀財寶,反倒是載著一群……
Thumbnail
夜深了,小貨輪悄悄地向香港駛去。忽然間,遙遠的前方出現了香港的巡邏艇,小貨輪只得又調頭向公海急駛而去。 隔日晚上,船老大在難民請求之下,把貨輪轉向澳門駛去。也許澳門沒有香港那麼注意海上偷渡的船隻。不幸的是這個希望也落空了。 就當快接近澳門水域的時候,就看見好幾艘澳門水師的巡邏艇正在守株待兔。大家
Thumbnail
夜深了,小貨輪悄悄地向香港駛去。忽然間,遙遠的前方出現了香港的巡邏艇,小貨輪只得又調頭向公海急駛而去。 隔日晚上,船老大在難民請求之下,把貨輪轉向澳門駛去。也許澳門沒有香港那麼注意海上偷渡的船隻。不幸的是這個希望也落空了。 就當快接近澳門水域的時候,就看見好幾艘澳門水師的巡邏艇正在守株待兔。大家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