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開場以詩人T.S.艾略特的詩句作為《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這部作品的引言,短短兩句話塑造出了片中「世界末日」的意象,那些沉入海底的屋子,對應的是人類破壞自然後,氣候變遷引起了海平面上升的自毀現象。而那些消失於山丘之下的舞者們,代表著可能已死的人們,這群「舞者」也可能成功逃到了地底,逃避了地上生命被賦予的責任,躲到地下狂歡慶祝,如同本片片中的主角一家人。

拍出《殺人一舉》、《沉默一瞬》的知名紀錄片導演約書亞奧本海默,他的第三部作品本想繼續拍攝關於印尼中飽私囊的特權人士,但是隨著電影在當地上映,他已無法安全地往返印尼。於是他將被攝者轉向了中亞的一名石油大亨,這名大亨為了爭取石油開採權而動用了暴力,為此他購買了一座地下碉堡,要給家人居住避免遭到報復,導演因此一同前往參觀了這座碉堡,《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這部電影具象出了導演對這名石油大亨所做的行為產生的種種疑問,包含了逃離地上世界是否會產生罪惡感?面對被拋棄其他親友是否會感到悔恨?還有他們一家人該如何養育下一代?導演無法直接向他提出這些可能得不到答案的問題,於是透過這部電影拋出了他所有的困惑與可能性。更讓筆者我感到好奇的是,導演為何選用最難挑戰的「歌舞片」類型,導演提到他最想做的仍是紀錄片,他想拍攝地下碉堡25年之後人們生活的紀錄片,但是真要執行起來相當困難,於是他想起了最近重看的愛片《秋水伊人》,他決定將這個故事轉寫成以此為背景的音樂劇情片,講述搬到地底25年後的這對美國家庭,他們該如何面對一名外來者。


全片最觸動我的一幕,來自筆者我最愛的角色,提姆麥克納尼飾演的管家巴特勒,當喬治麥凱飾演的男主角受到外來者女子的啟發,他開始對於地上世界的事物充滿好奇,尤其是父親如何和母親結識的過程,他才能在書中寫下動人的文字。「如果我還有機會」、「如果我當時開口」巴特勒向觀眾揭露了自己的酷兒身分,因為那時候太過害怕,沒能打招呼回應對方,更羞於在眾人面前牽手,他道出了人生中這段未竟的遺憾,想像著自己若是一頭栽進愛情裡該有多美好,就此幫助好友(父親)憶起當年那份情竇初開的曖昧與悸動,「你好美!」看著他再度向妻子告白而感到欣慰。

於我而言,《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最難能可貴的正是歌詞裡他們哼唱的「自省」,將反覆過著相同日子而早已深埋的人性,再次挖掘出來,對於身處在現實世界的觀眾來說,我們其實也在這座地下碉堡之中,看著角色們自欺欺人,藉此重新審視自己的行動。身為喬治麥凱的粉絲,珍惜每次能在大銀幕就近觀看這位演員演出的時刻,《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好似在觀賞一齣舞台劇,我依然被導演眼中凝縮的「世界」所折服,是風景畫作,也是微縮模型,更是世界尚未結束的詩意想像。最美的莫過於將這群人放入這座末世的鹽洞裡,演員們歌唱未必稱得上好聽,但絕對足夠真誠,台詞、歌詞全都是對於他們「身在此處」的諷刺,他們都在尋求諒解的一刻,這樣才能夠解開這一家人的心結,不必強裝微笑虛度光陰,我們與他們都並非「別無選擇」。

🎶延伸聽歌: #許哲珮 《#在很遠的未來請將一部分的我撒雪地》
💛10/18本週六 #台北松仁威秀 尚有一場 #TITAN特別場 歡迎大家購票前往觀賞,還會送「地下狂人」A3歌詞雙面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