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那些時刻,那些感動、興奮、悲傷、憤怒的時刻。無論當時的我是如何反應,如今我只記得那份感受,心悸、酸楚,模糊的面容、朦朧的街景,暈染灰紅的天際,分不出節氣、分不出時令,分不出是你還是他。
總是那樣重疊,那樣壯闊的旅程、險峻的挑戰、酸澀的戀情、壓抑的自我,你與我都是如此的重疊。無論現在的你如何辯解,你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畢竟世界是由你的雙眼所呈現。
你所驕傲的、眷戀的、痛苦的一切,我鮮能為之共鳴,一如你無法體會我的笑與淚。或許你與我也都懷念著,懷念著曾有片刻的認同、共鳴;懷念著曾有霎那,因衝擊而感到的美,也許是陌生人善意的點頭、也許是鴿子在池邊戲水、也許只是一條空蕩無人的小巷。
每一絲、每一縷,都閃爍著過去的幻影,真實的畫面與膨脹的情緒層層交織,織成名為回憶的羅網。當我們被懷念所捕獲時,將會自願的墮入其中,包裹在那泡影中,獨自享受著早已冰冷的情感。
回到現實,我們總免不了一陣惆悵,畢竟沒有人會喜歡離開溫暖的被褥,走進刺骨的寒冬之中。
我始終認為,當一個人總是懷念某類主題,就能觀察出他所嚮往、鍾愛的事物。
回憶童年,有的人想起的是與家人的相處,有的人想起的是與朋友的打鬧,有的人想起的是個人的驕傲或恥辱,而也有部分的人不願想起童年的過往。
童年對任何人的影響都是無比深遠的,價值觀、道德觀,待人接物,都是由此形塑,然而很顯然美好的或糟糕的童年,不盡然影響一個人的成就,但它卻使人偏執,執著於填滿心中的那份缺憾、渴求。
細細回想,是不是那雙未被牽起的手?是不是那個沒買到的公仔?是不是那張沒被誇讚的成績單?是不是那不被重視的童年?
美好的記憶,使我們陶醉,一次又一次的重溫,標示著它對我們的重要,情感上的追求與執著。很多時候,追求物質的豐盛,只為了挽回記憶中的美好,但如我們每個人經歷的一樣,每一個片刻都是永恆,都是不可被重現的,但我們卻像一頭不知疲倦的驢子,一次又一次踏上早已面目全非的道路,我們再也看不到曾經的池塘、小橋,或森林,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劃一的排水道,以柏油鋪成的鋼鐵橋梁,毫無生氣的水泥大樓。
是的,我們依然能從其中找到記憶的碎片,但在安心與滿足之後,緊隨而來的卻是失望,以及愈發的不滿足,因為我們依然沒有體驗到當時的美好,那份雞皮疙瘩掉滿地的衝擊。
回憶使人空虛嗎?對於缺乏行動力的人而言,那肯定是,對於有行動力,卻缺乏反省的人而言,那或許是,對於有行動力、反省力的人而言,它會成為你的動力,驅使你追求所謂的理想,盡管這份所謂的理想,很可能僅是源於你思念的投影。
你的努力使你達到了令人羨慕的成就,人們透過你的成就的無不浮想連篇,想像著如果是我,或許就能喘口氣,不再被思念而魂牽夢縈。
或許這一切道理與真相,我們始終都明白,但我們就是無法割捨、無法放棄。
我依然懷念著,你也懷念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