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 Q3 營收亮眼,開啟「斷捨離」,分拆骨科業務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2025 年 9 月,在摩根士丹利醫療大會上,嬌生(Johnson & Johnson, J&J)董事長暨執行長 Joaquin Duato 的一句話引發關注:「我們無需依賴大型併購來推動增長,內部創新已足夠強勁。」首席財務長 Joseph Wolk 隨後補充,未來仍會鎖定補強型併購,但增長主引擎將來自公司內部管線與已上市產品的持續擴張。這一對「內生成長 × 精準外延」的表態,成為外界理解 J&J 新一輪戰略重塑的關鍵註腳。

回望歷史,J&J 的成長軌跡確實刻上了併購與授權的印記。早在 1980 年代,公司以數額不高的前期對價取得安進(Amgen)重組人促紅素(EPO) 的部分權利,後續「EPO 時代」累積貢獻數百億美元銷售,為 J&J 製藥業務起飛奠定基礎。自此,J&J 橫跨處方藥、醫療科技與消費品三大板塊,藉由策略性收購與授權持續擴張產品版圖與技術縱深。

有意思的是,這番重申內生成長的說法,距離 J&J 以 146 億美元收購 Intra-Cellular Therapies(Caplyta, lumateperone 的原廠)僅過數月。該案是 2025 年全球醫藥產業最大併購之一,也是所謂「補強型併購」的實體示範──藉此,J&J 一舉補上神經科學領域的重要口服選項,並進一步拓寬其精神醫學產品的臨床覆蓋面。(J&J 已於 2025 年 4 月 2 日宣布交易完成。)

Caplyta(lumateperone) 目前核准適應症包含思覺失調症與雙相情感障礙之憂鬱發作(bipolar depression);雖非市場唯一具雙相憂鬱適應症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但屬少數具此明確標籤的藥物之一,臨床上常被視為可與 quetiapine/lurasidone 等併列的關鍵口服選擇。市場普遍預期,該資產可在 2025 年為 J&J 帶來可觀的額外營收,並提升神經科學產品群的韌性。

raw-image

【J&J Q3 營收亮眼】

真正支撐 J&J 走向「聚焦內部創新」的,是其季度成績單。2025 年 10 月 14 日,公司公布第三季財報:Q3 營收 239.93 億美元(約 240 億),年增 6.8%,優於市場預期;調整後 EPS 2.80 美元。公司並上調 2025 年全年銷售展望至 935–939 億美元。

在產品結構上,腫瘤學已成為 J&J 的成長引擎。Darzalex(daratumumab)、Erleada(apalutamide)、以及 Carvykti(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cilta-cel) 皆表現強勁:其中 Carvykti 於 2025 年前三季累計銷售約 13.3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翻倍;若 Q4 照目前動能推進,全年有望突破 20 億美元。第三季 Carvykti 淨銷售約 5.24 億美元 的單季新高,亦反映 BCMA CAR-T 在適應症擴張、產能調校與全球進入上的多點開花。

免疫學方面,Stelara(ustekinumab) 在專利期屆滿與生物相似藥競爭下,2025 年前三季銷售下滑約 39.5%至 48.48 億美元;不過 Tremfya(guselkumab) 受惠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等新適應症推廣,前三季營收 35.66 億美元、年增 31%,正逐步承接「大旗」。

神經科學同樣表現亮眼:Spravato(esketamine 鼻噴劑)在難治性憂鬱(TRD)與重度憂鬱(MDD)的雙適應症推動下,前三季銷售 11.93 億美元、年增 53%,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成為 J&J 在精神健康領域的關鍵布局之一。財報會上,CFO Joseph Wolk 指出:「我們對全年成長充滿信心,中點上調至 5.7%。」整體而言,在 Stelara 持續下滑的壓力下,產品組合的韌性已經過市場驗證。

【J&J 分拆其骨科業務】

與第三季業績同日發布的,還有一則重磅組織消息:J&J 將把骨科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 DePuy Synthes,預計 18–24 個月內完成。新公司將由過去曾領導 Smith & Nephew 的 Namal Nawana 出任全球總裁,規模可望成為全球最大、最完整的純骨科公司之一。此舉被視為 J&J 戰略重建的關鍵一步,亦是 2023 年剝離消費保健(Kenvue)後的又一次「聚焦化」調整。

從財務角度看,J&J 骨科業務雖維持約 5% 的穩健增長、年營收超 90 億美元,但相較創新醫藥與高成長醫材品類,其成長彈性與利潤結構偏保守。獨立運營後,DePuy Synthes 可用更專注的商業模式聚焦骨科技術創新、產品整合與病患服務,並取得更靈活的融資與併購能力;對 J&J 本體而言,亦可將資源集中至腫瘤學、免疫學、神經科學、心血管、外科與眼科等高潛力方向。

把這一步放回全球醫療產業的結構調整中,更能看出其合理性:近年來,包括 Pfizer 分拆通用藥業務為 Viatris、Novartis 剝離 Sandoz、Zimmer Biomet 分拆 ZimVie、以及 GE Healthcare 從母集團獨立等,均指向一個共識──剝離成熟、低增長板塊,把資源投向前沿療法與高價值技術,讓「母體與新公司」各自變得更強。

【小結與臺灣觀點】

以 2025 Q3 為分水嶺,J&J 一方面交出優於預期的營收與利潤,另一方面透過分拆骨科與補強型併購(如 Intra-Cellular Therapies),把公司推向更聚焦的「創新驅動」軌道。這背後反映的是大型藥廠在產品生命週期管理、資本效率與風險對沖上的新版教科書:

  • — 內生成長:靠 Darzalex、Erleada、Carvykti、Tremfya、Spravato 等擴適應症、拓地區、提滲透率;
  • — 外延補強:以 Caplyta 這類高臨床價值資產,補齊關鍵治療空白;
  • — 組織調適:把低速成長的骨科獨立出去,讓醫藥 × 高成長醫材兩大核心更靈活。

對臺灣讀者而言,這不只是「華爾街的故事」。J&J 的做法映照了跨國醫藥巨頭在新一輪創新週期的通用策略:在腫瘤、自免、神經科學等高潛力領域加碼,並與細胞治療、靶向免疫、次世代抗體與影像導航手術等技術交會。以 Carvykti 為例,BCMA CAR-T 在產能與供應鏈擴充後的可及性提升,已直接拉動全球市場滲透;這也提醒臺灣的臨床與製造體系,無論是 CAR-T、ADC、雙/三抗 或 AAV 基因治療,產能與臨床運營能力將是未來能否承接國際創新療法的關鍵。

參考與延伸

  • — J&J Q3 2025:營收約 239.93–240 億美元、年增 6.8%,調整後 EPS 2.80 美元;公司上調 2025 年全年銷售展望至 935–939 億美元。
  • — 骨科分拆:擬於 18–24 個月內完成,獨立公司名為 DePuy Synthes,Namal Nawana 掌舵。
  • — Intra-Cellular Therapies 併購與 Caplyta(lumateperone):2025 年 4 月 2 日宣告完成。
  • — Carvykti(cilta-cel):Q3 2025 淨銷售約 5.24 億美元;前三季累計約 13.32 億美元。
  • — Stelara(ustekinumab) LOE 導致銷售下滑、Tremfya(guselkumab) 強勢承接。

說到底,這不是「變輕」而已,而是讓增長更純粹。當創新產能與資本配置剛好卡住產業向上的齒輪,企業的策略就會變得異常清晰。J&J 正在做的,是把這件事進行到底。

raw-image

---

參考資料:

1. 公司官網&公開資料

2.https://endpoints.news/jj-ceo-downplays-any-need-for-large-acquisition-as-it-gears-up-for-new-launch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藥時事 Drugnews
169會員
179內容數
歡迎加入 100+ 醫藥菁英圈 在這邊我們分享最深度的醫藥行業 投資分析 以及我們對未來醫藥行業的看法
藥時事 Drugnews的其他內容
2025/10/27
近日,美國小核酸龍頭 Sarepta Therapeutics 以 1.74 億美元出售其所持 Arrowhead 股權,引發業界關注。多數觀察者將此解讀為 Sarepta 在 RNA 與基因治療「雙主線」上的策略微調:一手加固核心現金流,一手為後續臨床與監管節奏預留迴旋空間。 這筆交易被視為今年
Thumbnail
2025/10/27
近日,美國小核酸龍頭 Sarepta Therapeutics 以 1.74 億美元出售其所持 Arrowhead 股權,引發業界關注。多數觀察者將此解讀為 Sarepta 在 RNA 與基因治療「雙主線」上的策略微調:一手加固核心現金流,一手為後續臨床與監管節奏預留迴旋空間。 這筆交易被視為今年
Thumbnail
2025/10/26
9 月下旬,Zejing Pharmaceutical 的注射用 ZG006(一款 CD3 × DLL3 × DLL3 三特異性 T 細胞接合抗體;DLL3 為 Delta-like ligand 3)完成了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登記並啟動,用於治療復發性小細胞肺癌──它很可能成為全球首個進入三期臨床的腫
Thumbnail
2025/10/26
9 月下旬,Zejing Pharmaceutical 的注射用 ZG006(一款 CD3 × DLL3 × DLL3 三特異性 T 細胞接合抗體;DLL3 為 Delta-like ligand 3)完成了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登記並啟動,用於治療復發性小細胞肺癌──它很可能成為全球首個進入三期臨床的腫
Thumbnail
2025/10/25
FGF21 賽道正在迎來它的破曉時刻。今年,Novo Nordisk、Roche 與 GSK 三大藥廠先後對該領域重兵布局,傳出以數十億美元級的交易拿下後期臨床資產與平台。此前雖偶有 BD 交易,但如此密集且大手筆的併購尚屬首次——對長期關注代謝創新的投資人與臨床醫師來說,這很可能就是提早卡位的黃金
Thumbnail
2025/10/25
FGF21 賽道正在迎來它的破曉時刻。今年,Novo Nordisk、Roche 與 GSK 三大藥廠先後對該領域重兵布局,傳出以數十億美元級的交易拿下後期臨床資產與平台。此前雖偶有 BD 交易,但如此密集且大手筆的併購尚屬首次——對長期關注代謝創新的投資人與臨床醫師來說,這很可能就是提早卡位的黃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注個股6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關注個股6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關注個股6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關注個股6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關注個股5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關注個股5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關注個股3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關注個股3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今日買進敬鵬與調節亞力。 等待二月份營收跟去年年度損益公布囉!
Thumbnail
今日買進敬鵬與調節亞力。 等待二月份營收跟去年年度損益公布囉!
Thumbnail
關注個股1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關注個股1月營收近況更新,不知道有幾part xd,有空就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Cheers!
Thumbnail
每日自選及盤後觀察:加捷生醫、振發、廣寰科、建通、迎廣 AI伺服器需求大,美超微飆漲36%,關注台股供應鏈反應 上週選股觀察:文曄、群創、光鋐、勤誠、訊達週漲幅約1成 個股QA與觀察:誠美材、州巧、信紘科、仁寶、安國
Thumbnail
每日自選及盤後觀察:加捷生醫、振發、廣寰科、建通、迎廣 AI伺服器需求大,美超微飆漲36%,關注台股供應鏈反應 上週選股觀察:文曄、群創、光鋐、勤誠、訊達週漲幅約1成 個股QA與觀察:誠美材、州巧、信紘科、仁寶、安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