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地下水面會隨地形起伏?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水文地質學問題。地下水面(或稱為 潛水面)會隨地形起伏,主要是由「重力」和「水的流動特性」所主導的。

以下將分點詳細解釋:

1. 根本原因:重力作用

  • 水往低處流:這是核心原則。地下水本質上是儲存在地底岩層孔隙、裂縫中的水。
    它與地表水一樣,受到重力的驅使,會從地勢高的地方流向地勢低的地方。
  • 地下水面是「地下」的自由水面:您可以將地下水面想像成地底下的「湖面」或「
    」。就像地表的湖泊會保持一個水平面一樣,地下水面在不受干擾的情
    況下,也傾向於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面。然而,這個「水平」是相對
    於區域性地質結構而言的,並非全球絕對水平。

2. 補注來源:降水入滲

  • 主要來源是雨水:地下水的絕大部分來源是當地的降雨( 或 雪水融化 )。
  • 高地補注:降雨落至地面後,一部分會形成地表逕流,另一部分則會滲入地下。
    地勢較高的區域(如山丘、山脊)的雨水入滲後,會成為補注該區域地下水
    的主要來源。這些水在重力作用下,會緩慢地向下方、地勢較低的區域移動。

3. 形成一個「緩和版」的地形複製

由於上述兩個原因,地下水面的分布會形成一個與地表地形大致相似,但起伏更為平緩的形態。

  • 地下分水嶺:就像地表有山脊作為分水嶺一樣,地下也有「地下分水嶺」。它通常位於
    地表分水嶺的下方,決定了地下水會向山脈的哪一側流動。
  • 高對應高,低對應低
    • 在山丘或山脊的下方,由於持續有雨水補注,地下水面會相對較高,形成一個
      地下隆起」。
    • 在河谷或低地,地下水面則會較低,並且經常與地表水體(如河流、湖泊)相交。河流在許多情況下正是地下水的排泄點。

4. 地質條件的影響:滲透性

地層的滲透性允許水通過的難易程度 )扮演了關鍵角色。

  • 均質含水層:在一個均質滲透性好的含水層(如均勻的砂層)中,地下水面的起伏
    會非常平滑地跟隨地形。
  • 非均質地層:如果地下存在不透水層( 如黏土層 )或滲透性差異很大的岩層,它們會
    像「擋水板」一樣,局部改變地下水的流動路徑和水位,可能導致地下
    水面在某些地方出現異常升高或形成受壓含水層(自流井),但整體大趨
    勢仍然受地形和重力控制。

簡單的比喻

您可以將地下的含水層想像成一塊巨大、潮濕的海綿:

  • 當您把這塊海綿放在一個有起伏的模型上(例如一個小山坡模型)。
  • 海綿的底部會緊貼著模型的起伏。
  • 當您在海綿的頂部(高地)滴水,水會在海綿內部向下滲流,最終在底部(低地)匯集並可能流出。
  • 此時,海綿內部的「飽和水線」所形成的曲面,就是地下水面。它會大致跟隨模型的形狀,但曲線會比模型表面平滑得多。

總結

總而言之,地下水面隨地形起伏是一個動態平衡的結果:

在「高地」有雨水持續補注,在「低地」有河流或泉水進行排泄,而連接這兩端的,就是在重力驅使下、於地層孔隙中緩慢流動的地下水。 這個過程塑造了一個與地表地形呼應,但更加平緩的地下水面。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師傅的AI沙龍
26會員
728內容數
一直尋找 " 真正 " 的師傅 , 行行出狀元!! 業業有老師!! 感謝您的支持 也可以到下方連結逛逛喔! https://tslv.pixnet.net/blog https://vocus.cc/user/@tslv https://www.youtube.com/@tslv80
真師傅的AI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3
1. 藍天、白雲、海水藍色的顏色成因 藍天的顏色成因: 藍天的顏色主要來自於「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現象。太陽光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與空氣中的小分子(如 氮氣 和 氧氣 )發生散射。瑞利散射的強度與光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這意味著波長較短的光(如藍光和
Thumbnail
2025/10/23
1. 藍天、白雲、海水藍色的顏色成因 藍天的顏色成因: 藍天的顏色主要來自於「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現象。太陽光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與空氣中的小分子(如 氮氣 和 氧氣 )發生散射。瑞利散射的強度與光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這意味著波長較短的光(如藍光和
Thumbnail
2025/10/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cnc8q4SEM藍眼淚的「形成原因」本身並非直接由環境污染導致,但它的大規模爆發( 形成觀賞盛況 )可能與人為活動造成的「水質優養化」有關。 藍眼淚的真正成因 藍眼淚主要是由兩種會發光的海洋生物所引起: 夜光藻:這是最常見、
Thumbnail
2025/10/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cnc8q4SEM藍眼淚的「形成原因」本身並非直接由環境污染導致,但它的大規模爆發( 形成觀賞盛況 )可能與人為活動造成的「水質優養化」有關。 藍眼淚的真正成因 藍眼淚主要是由兩種會發光的海洋生物所引起: 夜光藻:這是最常見、
Thumbnail
2025/10/21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且有趣的現象。學校老式的擴大機和音箱之所以會收到電台的廣播,其實是一個「非故意」的無線電接收過程。其背後的原理可以分幾個步驟來解釋: 核心原理:設備本身變成了一台簡易的「晶體收音機」 整個系統在無意中複製了早期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Crystal Radio)的工作方式。 詳細
Thumbnail
2025/10/21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且有趣的現象。學校老式的擴大機和音箱之所以會收到電台的廣播,其實是一個「非故意」的無線電接收過程。其背後的原理可以分幾個步驟來解釋: 核心原理:設備本身變成了一台簡易的「晶體收音機」 整個系統在無意中複製了早期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Crystal Radio)的工作方式。 詳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地球上豐富多樣的深海環境充滿著奧祕和挑戰。全球平均海洋深度為3,800公尺,最深海洋區域為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的深度達到10,925公尺。深海的氧氣濃度較低,氣壓病和低溫是深海潛水員所需面對的挑戰。 articleKeywords: ['深海奧祕', '深海挑戰', '馬裡亞納海溝']
Thumbnail
地球上豐富多樣的深海環境充滿著奧祕和挑戰。全球平均海洋深度為3,800公尺,最深海洋區域為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的深度達到10,925公尺。深海的氧氣濃度較低,氣壓病和低溫是深海潛水員所需面對的挑戰。 articleKeywords: ['深海奧祕', '深海挑戰', '馬裡亞納海溝']
Thumbnail
每次問大家怕水的原因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踩不到底」。事實上水深五十米與水深二米都是一樣的,共同點是「踩不到地」。然而,在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技巧卻是能幫助你輕鬆漂浮的。本文章介紹穿著安全裝備和掌握身體浮在水上的技巧,幫助你更快適應在水中的狀態。
Thumbnail
每次問大家怕水的原因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踩不到底」。事實上水深五十米與水深二米都是一樣的,共同點是「踩不到地」。然而,在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技巧卻是能幫助你輕鬆漂浮的。本文章介紹穿著安全裝備和掌握身體浮在水上的技巧,幫助你更快適應在水中的狀態。
Thumbnail
我把它稱作為「深海」,是因為它無垠。 而我將自己命名為「潛夢員」,是因為我探索在夢裡,用記憶來分析所見,並適度的向現實提供數據,好讓自己可以說服自己鏡子中的人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我把它稱作為「深海」,是因為它無垠。 而我將自己命名為「潛夢員」,是因為我探索在夢裡,用記憶來分析所見,並適度的向現實提供數據,好讓自己可以說服自己鏡子中的人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小艾科普|深海科技|Deep Sea Technology|讓我們一起潛入海洋的神秘世界
Thumbnail
小艾科普|深海科技|Deep Sea Technology|讓我們一起潛入海洋的神秘世界
Thumbnail
「往上游,會看到海面。」鯨魚如是說。
Thumbnail
「往上游,會看到海面。」鯨魚如是說。
Thumbnail
海泳就是離開游泳池,換個地方游泳 曾經我以為在海裡游泳是不可能的,我以為海泳需要掌握的知識太專業了沒辦法加入。 但其實海泳需要掌握的知識只有一個 海流 而海流的閱讀方法也很簡單 「下水前丟一根木頭到海裡,看他往哪裡漂。」 這個方法可以很直觀的判斷海流的大小及方向呦 不過
Thumbnail
海泳就是離開游泳池,換個地方游泳 曾經我以為在海裡游泳是不可能的,我以為海泳需要掌握的知識太專業了沒辦法加入。 但其實海泳需要掌握的知識只有一個 海流 而海流的閱讀方法也很簡單 「下水前丟一根木頭到海裡,看他往哪裡漂。」 這個方法可以很直觀的判斷海流的大小及方向呦 不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