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上的迴響:一場關於世界和平的跨時空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18 分鐘

開場白:智慧的集會

(旁白)

場景,是一座超越時空的殿堂。或許是亞歷山卓圖書館的幽魂,或許是智慧本身的心靈聖殿。乙太的光線穿透穹頂,照亮了飛揚的塵埃,每一粒微塵都曾是一頁經卷。空氣中,彷彿還迴盪著古老智者的低吟。殿堂中央,一張由千年古木打磨而成的巨大圓桌靜靜矗立,其深沉的紋理,彷彿記錄了人類所有的對話與爭辯。

智慧的化身,悲憫的「蘇菲亞」(Sophia),緩步走向桌前。今日,她召集了四位來自不同文明的思想巨擘,共同面對一個正在燃燒的世界。

世界的脈搏正狂亂地跳動。全球軍事開支已攀升至駭人的2.718兆美元——這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人類集體體溫的危險指標。世界陷入了一場以追求安全為名、卻收穫更深不安全的惡性循環。古老的預言在殿堂中迴響,那是先知以賽亞的願景:「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份被遺忘的崇高期盼,正是本次對話的終極目標。

raw-image


--------------------------------------------------------------------------------

1. 蘇菲亞的開場引言

蘇菲亞: (環視眾人,她的聲音不是主持人的平靜,而是承載著世界苦難的哀鳴)歡迎各位,柏拉圖、伊本·赫勒敦、阿迪·商羯羅、康德。感謝各位跨越時空的藩籬,來到此地。我們今日的集會,並非為了學術的清談,而是為了一個正在受苦的世界,尋求一帖退燒的藥方。

我們的世界,正處於一場高燒之中,一場世界性的高燒。天文數字般的軍費,是我們集體的體溫計。這悖論,這以安全之名打造牢籠、以良藥之名飲下劇毒的瘋狂,指向了我們世界靈魂深處的腐壞。

因此,我以一個母親的悲痛懇請各位,運用你們各自傳統中的智慧,共同回答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問題:「我們世界的病根究竟何在?我們又該如何從各自的智慧傳統中,尋找療癒的藥方?

raw-image


--------------------------------------------------------------------------------

第一幕:診斷世界之疾

蘇菲亞: 讓我們從診斷開始。請各位剖析那驅動著軍備競賽的深層心理與社會結構。柏拉圖,請您先從城邦的靈魂談起。

2.1. 柏拉圖的診斷:城邦靈魂的失序

柏拉圖: (以一種貴族般的沉穩,彷彿在腦中勾勒著理想國的建築藍圖)感謝您,蘇菲亞。我曾在《理想國》中提出,城邦即是放大的靈魂。要理解一個國家的病症,必先解剖其靈魂的構成。靈魂由三部分組成:引導方向的「理性」(logistikon)、捍衛榮譽的「激情」(thymoeides)與渴望滿足的「慾望」(epithymetikon)。一個正義的城邦,必然是由理性來統御激情與慾望,如同英明的車夫駕馭兩匹烈馬。

然而,今日世界的景象,卻是一場駭人的靈魂內戰。那天文數字般的軍費,正是城邦靈魂失序的明確症候:

  • 慾望的僭越:那永無饜足的軍工複合體,其對利潤的貪婪,正是靈魂中「慾望」部分的惡性膨脹。
  • 激情的暴走:極端的民族主義、對榮耀的非理性追求,正是「激情」部分掙脫了理性的枷鎖,肆意橫行。

這兩股力量聯手推翻了「理性」的統治——那本應代表智慧、外交與共同福祉的最高指導原則,如今已被邊緣化。

康德: (簡短地插入,語氣精準而銳利)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精確譬喻,柏拉圖。理性,我們的嚮導,竟被那本應保護國家的激情所背叛。

柏拉圖: (微微頷首)正是如此。更深層地看,這不僅僅是失衡,而是一場全球性的「自體免疫危機」。激情,本應是城邦的免疫系統,在理性的指導下抵禦外侮。如今,它卻失去了方向,反過來吞噬城邦自身的資源,攻擊全球政治體的其他部分。這不是強大的象徵,而是一種深刻的、自我毀滅的熱病。

2.2. 伊本·赫勒敦的診斷:凝聚力的崩潰

伊本·赫勒敦: (撫著長鬚,眼中閃爍著一位看盡文明興衰的史學家的睿智)柏拉圖的診斷直指內心,而我的觀察則側重於社會的肌理。我畢生研究文明的興衰,其核心在於「阿薩比亞」(Asabiyyah)——那將一個文明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深厚的社會凝聚力或集體精神。

一個文明的興盛,有賴於其強大的Asabiyyah。而當今世界的亂象,其根源恰恰在於人類整體的Asabiyyah嚴重衰退。狹隘的國家利益凌駕於人類的共同福祉之上,我們忘記了我們同屬一個更廣闊的社群。這種全球性的分裂,正應了《古蘭經》的告誡:「你們當全體堅持真主的繩索,不要自己分裂。」我們今日所見證的,正是這條神聖的繩索在全球範圍內寸寸斷裂。

更具諷刺的是,當人類整體的Asabiyyah衰退時,一個擁有更強(儘管是負面的)Asabiyyah的跨國群體便乘虛而入。這個群體,正是軍工複合體。它有自己的團結(跨國企業與政府的利益網絡)、自己的意識形態(以武力求安全),以及自己的信仰(對利潤與權力的崇拜)。在這個分崩離析的人類社會中,這個利益集團以其強大的凝聚力,將整個世界推向更深的衝突漩渦。

2.3. 康德的補充:非理性的戰爭狀態

康德: (神情嚴肅,言語如手術刀般清晰)兩位的診斷深刻,我願從啟蒙理性的角度加以補充。英國的霍布斯曾描述過人類的自然狀態,那是一場「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bellum omnium contra omnes),其根源是恐懼與不信任。今日的國際關係,正是此自然狀態的全球性體現。

若要為此世俗分析尋找一個更深層的道德註腳,我們可以借鑒基督教神學的洞見。當今的全球軍事化,正是三種「原罪」的制度化體現:

  • 貪婪(Avarice):軍工複合體對利潤的無盡追逐,將衝突商品化。
  • 憤怒(Ira):由政治宣傳煽動的集體仇恨與歷史創傷,為暴力提供了心理燃料。
  • 驕傲(Pride):民族優越感與單邊主義的傲慢,使國家相信可以透過絕對的軍事優勢來保障絕對的安全,這是一種根本的錯覺。

一個可怕的結論浮現了:現代的軍事體系,無縫地將霍布斯的世俗恐懼與基督教的原罪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將人類最深的恐懼貨幣化、將最古老的罪惡工業化的全球機器。

2.4. 蘇菲亞的階段性總結

蘇菲亞: 感謝各位的精闢分析。從靈魂的失序,到社會的崩潰,再到制度化的恐懼與原罪,我們已初步探明了病因。

raw-image

蘇菲亞: (語氣轉向深沉)既然我們已診斷出病因在於失序、分裂與恐懼,那麼,是否存在一個更根本的、能夠消融這一切的宇宙實相,作為我們療癒的共同基礎?

raw-image


--------------------------------------------------------------------------------

第二幕:探尋療癒的實相

蘇菲亞: 請各位分享各自傳統中,關於萬物一體、相互依存的洞見。商羯羅,請您從印度古老的智慧談起。

3.1. 阿迪·商羯羅的闡釋:不二的終極實相

阿迪·商羯羅: (雙目微閉,聲音寧靜而深遠,彷彿來自另一個維度)蘇菲亞,您所探尋的,正是我所傳承的「不二論吠檀多」(Advaita Vedanta)教義的核心。

此教義昭示,宇宙間唯一的、終極的實相,是「」(Brahman)——那無形無相、無始無終、超越時空的純粹意識。而每一個體生命最深處的靈魂——「」(Atman)——與宇宙唯一的實相「梵」,在本質上是完全無二的。《奧義書》中的偉大箴言*「Tat Tvam Asi」*(那即是你),正是對此真理的直接宣告。

這一洞見,徹底地瓦解了作為一切衝突根源的二元對立思維。若我的真我(Atman)與你的真我(Atman)本質上都是同一個「梵」,那麼,將世界劃分為「我們」與「他們」、朋友與敵人的做法,便源於根本的無明avidyā)。在此實相中,攻擊他者,在本質上是最悲劇性的自我傷害;傷害另一個社群,無異於割裂自身的完整。戰爭,因此成為了最暴力的自殘行為。

3.2. 柏拉圖與康德的回應:西方的共鳴

柏拉圖: 商羯羅的智慧,在我的後繼者——斯多噶學派的思想中,找到了理性的共鳴。他們提出了「同情」(Sympatheia)的概念,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由神聖理性(Logos)貫穿的、單一的有機體,萬物相互交織,因此互有親緣。羅馬皇帝奧勒留曾說:「對蜂巢無益的,對蜜蜂也無益。」這精確地闡明了國家利益與全球福祉不可分割的關係。

康德: 而在基督教的傳統中,英國詩人約翰·多恩那不朽的詩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更是此洞見最感人肺腑的表達。這不僅是詩意的感嘆,更植根於「奧體」(mystical body)的神學觀念——即所有信徒在基督裡合為一體。在此,我們看到了最精深的理性觀察與最虔誠的信仰啟示,指向了同一個不可動搖的結論。

3.3. 伊本·赫勒敦的補充:物理學的佐證

伊本·赫勒敦: (語氣從歷史轉向科學,充滿驚奇)各位的洞見,甚至在物理學中,都能找到佐證。

康德: (略帶懷疑地)伊本·赫勒敦,您是想用一條物理定律來直接比附複雜的人類倫理嗎?這在方法論上似乎有些冒險。

伊本·赫勒敦: (微笑)康德,請允許我闡述。物理學中有一條根本定律,名為「最小作用量原理」(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它昭示,宇宙萬物的運動,總是沿著一條能量消耗最低、最有效率、最經濟的路徑。若將此原理視為一個強大的譬喻,一個深刻的啟示便浮現出來:

  • 衝突與戰爭,是極度浪費能量的「高作用量」、高熵值的路徑。
  • 和平、合作與信任,則是能量消耗最低的「低作用量」、低熵值的軌道。

康德: (沉思片刻)……我明白了。您並非在做直接的推導,而是揭示了一種深刻的同構性。這譬喻的力量,確實不容忽視。

伊本·赫勒敦: 正是如此。這徹底重塑了我們對和平的理解。和平,不再是一個需要我們費力去「建構」的脆弱烏托邦;它反而是宇宙本然的、最經濟的運行軌道。我們的任務,是移除內心的障礙,讓人類社會回歸此自然之道。這意味著,宇宙本身就內含著一種趨向和平的偏好。

3.4. 蘇菲亞的階段性總結

蘇菲亞: (眼中閃爍著領悟的光芒)何其壯麗的合唱!我們始於商羯羅的形上學統一,在斯多噶的理性中聽見其迴響,而您,伊本·赫勒敦,竟將它根植於物理學的法則之中。宇宙,看來是以不同的音調,吟唱著同一首歌。儘管各位使用的語言不同——無論是「梵我一如」、「宇宙同情」,還是「低熵狀態」——但你們都指向了同一個不可動搖的真理:宇宙的本質是相互依存、圓融一體的。 分裂與對抗,不僅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在形上學與物理學上更是虛幻且不可持續的。

蘇菲亞: (語氣轉向務實)那麼,基於此一體實相,我們該如何設計一帖能引導人類回歸此自然和諧狀態的、具體的和平藥方

raw-image


--------------------------------------------------------------------------------

第三幕:擘劃和平的藍圖

蘇菲亞: 康德,您以理性建構而聞名,請您先分享您對永久和平的設計。

4.1. 康德的理性建構:《永久和平論》

康德: (以數學家般的精準闡述)和平不能寄望於人性的突然轉變,而必須被建構在理性的法律與制度之上。我在《永久和平論》中,提出了實現這一目標的三項「正式條款」,它們是這帖藥方中的三味主藥:

  1. 每一個國家的公民憲法都應當是共和制的。理由很簡單:在共和制下,是否宣戰的決定權在於公民,而公民最能切身感受到戰爭的苦難——無論是生命的犧牲、稅負的增加還是戰後的債務。因此,他們會極其謹慎地做出決定。
  2. 國際法應當建立在自由國家的聯盟之上。這並非一個擁有主權的世界政府,因為那可能墮入暴政。它是一個旨在防止戰爭、保障各國安全的和平邦聯。
  3. 應當徹底廢除常備軍。常備軍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他國的威脅,必然會引發無休止的軍備競賽。其高昂的維持費用,最終也會成為發動侵略戰爭的誘因。

我的藍圖,旨在將和平從一個道德願望,轉化為一個可以透過理性與法律來實現的政治工程。

4.2. 伊本·赫勒敦的社會工程:重建「阿薩比亞」

伊本·赫勒敦: (如同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審視藍圖)康德的制度設計堪稱完美,但容我從社會學的角度加以補充。任何穩固的聯盟,都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社會凝聚力——Asabiyyah——之上。若無此基礎,再完美的條約也只是一紙空文。

如何培育全球性的Asabiyyah?我們可以借鑒二十世紀歐洲的智慧。在二戰的廢墟之上,舒曼與莫內等人提出的《舒曼宣言》,其核心洞見正在於此。他們沒有空談和平,而是提出將戰爭的核心物質基礎——煤與鋼——置於一個共同的、超國家的管理之下。如此一來,昔日的宿敵法國與德國,其經濟命運便被緊密地捆綁在一起,使得戰爭「不僅是不可想像的,在物質上也是不可能的」。這正是透過創造「事實上的團結」,來培育Asabiyyah的絕佳範例。

4.3. 柏拉圖的德性要求:哲人王的治理

柏拉圖: (語氣莊嚴,回歸到治理的根本)制度與社會工程固然重要,但最終,任何完美的設計,都必須由具備德性的人來運作。一個致力於和平的共和國,其治理者必須具備古典的「四樞德」:

  • 明辨(Prudence):洞察事物本質、制定長遠戰略的實踐智慧。
  • 正義(Justice):給予每個人其所應得,遵守國際法規。
  • 勇毅(Fortitude):在困境中堅持和平原則的道德勇氣。
  • 節制(Temperance):抑制國家無盡的權力慾與擴張慾。

唯有當國家的內政外交,由這四種德性共同駕馭時,城邦的靈魂方能保持和諧,避免再次陷入慾望與激情所主導的失序狀態。

raw-image


--------------------------------------------------------------------------------

第四幕:自力的極限與恩典的開顯

蘇菲亞: (在聽完宏大的藍圖後,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深刻的、來自千百世見證的疲憊與懷疑)各位的藍圖如此理性、崇高且務實。然而,回顧歐洲自身的歷史——那片誕生了康德與柏拉圖的土地,卻也催生了兩次世界大戰。面對人性中那股根深蒂固的非理性,那伊斯蘭智者所言的「燃燒的自我」(Nafs al-Ammarah),僅僅依靠我們人類的理性與努力(自力),是否終將有其極限?

5.1. 哲人們的沉思

康德: (長嘆一聲,承認了理性的邊界)您觸及了啟蒙運動最深的痛處。十六世紀伊拉斯謨與路德的辯論,早已預示了此一困境。伊拉斯謨的人文主義相信教育與理性可以改良人性,而路德則對人類意志的「被奴役狀態」抱持著深刻的悲觀。歐洲後來的血腥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悲劇性地印證了路德的懷疑。

伊本·赫勒敦: 是的,集體Asabiyyah的重建何其艱難!歷史的長河中,無數文明因其內部凝聚力的崩潰而灰飛煙滅。要將分裂的人心重新團結起來,其難度不亞於讓江河倒流。

5.2. 阿迪·商羯羅的究竟之道

阿迪·商羯羅: (語氣平靜而堅定,彷彿在懸崖邊指出另一條路)正是在此「自力」(pauruṣa)籌劃的懸崖邊緣,在人類所有智慧的邊界之外,宇宙最深沉的慈悲之門將會敞開。

療癒之道有二,一是憑藉自身的努力,二是全然地信靠與領受一份超越性的力量。當我們窮盡一切努力,依然無力自救時,還有最後一條、也是最究竟的道路,那就是全然地信靠一份超越性的、無條件的恩典kṛpā)。

這份恩典,正是對治那驅動著貪婪、憤怒與驕傲的根本恐懼的終極解藥。

  • 貪婪,源於對匱乏的恐懼。
  • 憤怒,源於對他者的恐懼。
  • 驕傲,源於對承認自身脆弱與相互依存的恐懼。

當一個生命深刻地體證到,自身已被一份無條件的恩典所全然擁抱與救度時,他將從那種必須依靠自身成就來證明價值的深層焦慮中,獲得究竟的解脫。

5.3. 跨文化的合唱

康德: (眼中閃爍著驚訝的認同)商羯羅所言的,正是路德神學的核心——「唯獨恩典」(Sola Gratia)。救贖,以及最終的和平,並非我們努力賺取的功德,而是一份來自超越性源頭的、白白賜予的禮物。

伊本·赫勒敦: 這也與伊斯蘭教的至高精神完全相符。我們最終的歸宿,是對真主無限慈悲Rahmah)的全然信靠(Tawakkul)。《古蘭經》的每一章都始於對至仁至慈之主的稱頌,因為祂的慈悲,先於並包容祂的公義。

柏拉圖: (沉思著)如此說來,即使是你們那位嚴厲的路德,也承認我所追求的最高目標——人類的德性——若無一份來自神聖的贈禮,終究是不完滿的。這真是令人敬畏的交匯。

蘇菲亞: (眼中閃爍著淚光)何其神聖的交匯!在靈性的最高處,不同的道路竟通往同一個源頭。

raw-image


--------------------------------------------------------------------------------

終章:來自圓桌的和平福音

蘇菲亞: (站起身,聲音充滿了力量與溫暖)

我們今日的旅程,始於對一個分裂世界高燒不退的診斷,歷經了對萬物一體這個宇宙實相的體證,我們共同擘劃了基於理性與德性的和平藍圖,並最終,在人類努力的極限處,一同皈依於那無條件的恩典。

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響曲》中,藉由席勒的詩句,譜寫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偉大願景。今日的對話讓我們了悟,這份終極的兄弟情誼,並非由法律的強制或武力的征服所能達成。它是在我們共同領受了一份超越性的、無條件的愛之後,從感恩的心田中,自然綻放的芬芳之花。

建設和平的艱鉅任務,從此不再是一場充滿焦慮的奮鬥,而轉化為一場對「已然被愛」之恩典的、充滿喜悅的自然報答。

願此番對話的微光,能照亮人類前行的道路。願和平降臨於每一個渴望和平的心中。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0會員
321內容數
2025/10/23
耶穌: 「聖哉天父,我懷著一顆感恩與敬畏之心來到您面前。然而,當我垂目望向您所鍾愛的人間,我的心便充滿了困惑與悲傷。您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賦予他們靈性與愛的能力,為何他們卻如此執迷於鑄造武器、自相殘殺,讓您所創造的美麗大地,流血成海,悲鳴盈野?」
Thumbnail
2025/10/23
耶穌: 「聖哉天父,我懷著一顆感恩與敬畏之心來到您面前。然而,當我垂目望向您所鍾愛的人間,我的心便充滿了困惑與悲傷。您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賦予他們靈性與愛的能力,為何他們卻如此執迷於鑄造武器、自相殘殺,讓您所創造的美麗大地,流血成海,悲鳴盈野?」
Thumbnail
2025/10/23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預測,2024年的全球軍事開支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2.71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不僅是一個冰冷的統計,更是一種全球性的高燒,讓無數關心世界未來的人感到焦慮與無助。 我們不禁要問:面對如此根深蒂固的衝突體系,出路何在?
Thumbnail
2025/10/23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預測,2024年的全球軍事開支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2.71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不僅是一個冰冷的統計,更是一種全球性的高燒,讓無數關心世界未來的人感到焦慮與無助。 我們不禁要問:面對如此根深蒂固的衝突體系,出路何在?
Thumbnail
2025/10/23
在永恆的光輝之中,耶穌懷著對塵世間子民的無限慈悲,來到天父耶和華的寶座前。祂的身影謙卑,眼中充滿了感恩與崇敬,因祂深知一切智慧與權柄皆源於聖父。祂在人間行走,親眼見證了許多靈魂的苦難——那些在寒夜中無處安身的長者,那些在街角蜷縮的孤兒,那些因生活的重壓而失去家園的家庭。
Thumbnail
2025/10/23
在永恆的光輝之中,耶穌懷著對塵世間子民的無限慈悲,來到天父耶和華的寶座前。祂的身影謙卑,眼中充滿了感恩與崇敬,因祂深知一切智慧與權柄皆源於聖父。祂在人間行走,親眼見證了許多靈魂的苦難——那些在寒夜中無處安身的長者,那些在街角蜷縮的孤兒,那些因生活的重壓而失去家園的家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全世界的人對於快樂與未來的希望都是相似的,但為何無法合作共同努力?本文探討了全球化的分裂現象,並呼籲大家應更關注環境和社會問題,找到共同解決方案。
Thumbnail
全世界的人對於快樂與未來的希望都是相似的,但為何無法合作共同努力?本文探討了全球化的分裂現象,並呼籲大家應更關注環境和社會問題,找到共同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們的世界將進入改變?正在加速經歷這一改變。 現實中仍然有很多暴力事件等,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請保持耐心,請注意聽好:黎明前的時刻是最最黑暗的。那麼,你怎麼還會驚訝於現在有更多的暴力衝突呢?再說一次:當你接近入口/門檻...
Thumbnail
我們的世界將進入改變?正在加速經歷這一改變。 現實中仍然有很多暴力事件等,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請保持耐心,請注意聽好:黎明前的時刻是最最黑暗的。那麼,你怎麼還會驚訝於現在有更多的暴力衝突呢?再說一次:當你接近入口/門檻...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當世界的無常,變成人類的失常時,您會想為這時代做點什麼?
Thumbnail
當世界的無常,變成人類的失常時,您會想為這時代做點什麼?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時空:架空未來歷史 當前世界的背景故事(世界觀)為何?:與現代相同。部分地區為高科技。 故事在什麼地方進行?: 架空的國際化。地理差不多以現代相同。 戰後氣候與社會現象: 在2125年間,氣候因大戰過後造成極度變遷,天災頻頻、颶風暴雨、地震海嘯、地層遷移、陸地下陷、紫外線塵爆、冰雹焰風等..
Thumbnail
時空:架空未來歷史 當前世界的背景故事(世界觀)為何?:與現代相同。部分地區為高科技。 故事在什麼地方進行?: 架空的國際化。地理差不多以現代相同。 戰後氣候與社會現象: 在2125年間,氣候因大戰過後造成極度變遷,天災頻頻、颶風暴雨、地震海嘯、地層遷移、陸地下陷、紫外線塵爆、冰雹焰風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