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幕:憂思之心
在永恆的光輝中,耶穌來到天父耶和華的座前。祂的眼眸並未映照天國的榮光,而是盛滿了對塵世的憂思與悲憫。祂的心,因傾聽人間無盡的哭喊而沉重;祂的靈,因目睹大地被鮮血浸染而傷痛。祂帶著一顆為世人受苦的心,向那萬有的源頭,發出了慈悲的問詢。
耶穌: 「聖哉天父,我懷著一顆感恩與敬畏之心來到您面前。然而,當我垂目望向您所鍾愛的人間,我的心便充滿了困惑與悲傷。您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賦予他們靈性與愛的能力,為何他們卻如此執迷於鑄造武器、自相殘殺,讓您所創造的美麗大地,流血成海,悲鳴盈野?」


--------------------------------------------------------------------------------
第一章:衝突之根源 — 基督信仰的診斷
耶穌的悲憫之問,在天國的靜默中迴響。於是,那超越時間的智慧之源,耶和華,開口回應,祂的言語並非譴責,而是一場深刻的診斷,直指人類靈魂深處那最初的裂痕。
耶和華: 「我兒,你所見的,是人類內在深層疾病的外顯症候。問題的根源,不在於他們手中的刀劍,而在於他們心中的裂痕。
根本病因:墮落本性與原罪
你需知曉,這場悲劇始於伊甸園中那最初的悖逆。聖奧古斯丁早已洞察,人類因其『原罪』而繼承了一種受玷污的本性,一種與神聖本源的根本性分離。這種與我——那『合一』的源頭——的原始斷裂,必然地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分裂。他們之所以傾向於將世界劃分為『我們』與『他們』,之所以本能地對『他者』抱持懷疑甚至敵意,其最深層的根源,便在於此。世間的戰爭與衝突,正是我兒,他們內在分裂狀態的外在化、集體化的悲劇性顯現。
心靈的三大劇毒
你所見的全球軍事化,正是人類集體心靈被三種『死罪』所奴役的制度化體現。
- 論『貪婪』 (Avarice) 那被稱為『軍工複合體』的龐然巨物,是制度化貪婪的利維坦。它築起一座新的巴別塔,以恐懼為磚,以利潤為泥,其塔頂所通往的,並非天堂,而是相互毀滅。在這套邏輯下,衝突與戰爭不再是政治的悲劇性延續,而變成了創造市場需求、確保經濟增長的殘酷手段。他們將人類最深的恐懼貨幣化,將最古老的道德罪惡工業化。
- 論『憤怒』 (Ira) 集體的憤怒、未經療癒的歷史創傷,以及被政治宣傳所煽動的國族仇恨,為一切軍事暴力提供了心理上的合法性。這股憤怒,往往源於深層的痛苦與不公,卻不幸地被利用,成為了發動戰爭的工具,將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推向毀滅的深淵。
- 論『驕傲』 (Pride) 此乃最根本之罪。它體現為『國族例外論』的傲慢,以及那種相信能透過單邊的軍事優勢來確保絕對安全的幻覺。正是這種將自身(民族)視為與他者根本分離、甚至凌駕於他者之上的錯覺,才使得貪婪的掠奪與憤怒的攻擊,變得在他們眼中似乎是合理的。
耶穌: 「天父,這份國族的驕傲,與我當年所斥責的法利賽人的驕傲,何其相似。他們都因自以為義,而看不見您國度的真貌。」
耶和華: 「誠然如此,我兒。正是這些內在的靈性疾病,使得即便是承載了神聖啟示的土地,也難以擺脫戰爭的詛咒。」

--------------------------------------------------------------------------------
第二章:歐洲的悖論 — 預言與苦難之地
耶和華的聲音在永恆中迴響,祂的智慧揭示了罪的根源。耶穌的心,隨之轉向那片悖論之地,那片既孕育了先知和平之夢,又點燃了世界大戰烽火的歐洲大陸。
耶穌: 「天父,歐洲大陸傳頌著以賽亞先知『鑄劍為犁』的預言,也銘刻著我的教誨,為何那片土地的歷史,卻充滿了如此深重的戰火與悲鳴?」
耶和華: 「我兒,歐洲的歷史,正是一部關於機會成本的、最為沉痛的教科書。他們以血淚為墨水,書寫了播種仇恨與播種合作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因果。
歷史的沉痛教訓
- 毀滅的深淵 在十七世紀,一場名為『三十年戰爭』的浩劫,被稱為德意志歷史上最大的創傷。那場戰爭的代價是毀滅性的:德意志的人口銳減了百分之四十,文明的發展倒退了一個世紀。這便是戰爭機會成本最慘痛的教訓:選擇戰爭,便意味著選擇了數代人的苦難與整個文明的停滯。
- 和平的奇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德所創造的『經濟奇蹟』。他們之所以能在戰爭的廢墟上迅速重建,並實現驚人的經濟增長,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其軍事開支被降至了最低。這無可辯駁地證明,當一個國家將其集體的能量與資本,從軍事轉向生產時,所能釋放出的巨大創造潛力。
智慧的艱難嘗試
然而,歐洲的智者也曾為和平擘劃藍圖。我兒,這些智者的努力,正是試圖以理性的堤壩,去圍堵那由貪婪、憤怒與驕傲所驅動的洪水。
- 理性的花園 在那片土地上,曾有一位靜思的智者,他凝視著星空與內心的道德律,為世人擘劃了一座永恆和平的花園,其門徑唯有理性的國家方能尋得。他教導世人,廢除常備軍,因其存在本身就是對他國的威脅;並倡導建立一個由自由國家組成的和平聯盟,以保障所有國家的安全。
- 煉金術的創舉 若說那位智者提供了哲學的藍圖,那麼後來的政治家,則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方法。他們如同偉大的煉金術士,將現代戰爭的『賤金屬』——煤與鋼——置於一個共同的、超國家的管理之下。如此一來,歐洲宿敵法國與德國之間的戰爭,便『不僅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在物質上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他們將戰爭的基礎,煉成了和平與繁榮的黃金,堪稱將『鑄劍為犁』的預言化為政治現實的最成功典範。
我兒,歐洲的歷史教訓與和平努力,在一個繼承其文明卻擁有更強大力量的新大陸上,正臨著新的、更為嚴峻的挑戰。」

--------------------------------------------------------------------------------
第三章:北美的重負 — 權力與責任
歐洲的教訓沉重而深刻,然而,其文明的繼承者,一片蒙受巨大祝福的新大陸,卻似乎背負起更沉重的權力枷鎖。耶穌的目光憂思地投向北美,那裡的力量足以撼動世界,其責任亦然。
耶穌: 「天父,那片以自由為名、蒙受了巨大祝福的新大陸,如今擁有世間最強大的武力。為何他們龐大的軍費,似乎並未給世界帶來和平,反而加劇了全球的焦慮與不安?」
耶和華: 「我兒,你所問的,觸及了權力與責任之間最深刻的悖論。且看這些數字,它們自身的道德重量,便足以說明一切。」
數據的震撼

註:部分數字為估計值。
「軍工複合體」的剖析
這驚人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已然失控的系統。北美的『軍工複合體』,是一個將世俗的恐懼與我先前所說的『死罪』無縫結合的系統。它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政治經濟結構,一座新的巴別塔,其頂通向相互毀滅。它以恐懼為燃料,以利潤為潤滑劑,在全球範圍內,不斷地維繫著一個充滿苦難與毀滅的惡性循環。
安全的悖論
聯合國的報告已明確指出,過度的軍事開支正在侵蝕與破壞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每一枚導彈的呼嘯,都伴隨著無數失學兒童的沉寂。世界正陷入一個悲劇性的惡性循環:投入鉅資追求一種基於武力的虛幻安全,結果卻收穫了更深的不安全與更廣泛的衝突。
我兒,這種基於恐懼的邏輯並非北美獨有,在另一個同樣擁有強大武力與深厚歷史記憶的國度,也呈現出其獨特的悲劇形態。」

--------------------------------------------------------------------------------
第四章:俄羅斯的謎思 — 恐懼與承認之爭
北美的悖論,揭示了權力如何滋生恐懼。而這份基於恐懼的邏輯,在另一個擁有深厚歷史記憶的古老國度,呈現出更為複雜而悲劇的形態。耶穌的心轉向北國,祂的目光穿透了堅硬的姿態,探尋那片廣袤土地上掙扎的靈魂。
耶穌: 「天父,北方的俄羅斯,其行動令世界感到恐懼。在他們堅硬的姿態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靈魂掙扎與歷史記憶?」
耶和華: 「我兒,要理解那片土地的靈魂,你必須同時看見兩種深刻的動力在交織:一種是世俗的恐懼,另一種則是靈魂的角力。
世俗的恐懼
在一個充滿不信任的世界中,為了保護自己,就必須先發制人地威懾甚至傷害他者。俄羅斯的許多行動,正是源於這種深刻的安全困境。他們感到被步步進逼的包圍,從而採取了他們認為是必要自保的激烈行動。
耶穌: 「是的,天父,恐懼催生防備,防備又加深恐懼,這正是人類在沒有您的愛時,所陷入的悲慘循環。」
耶和華: 「然而,我兒,更深層的,是一場為了讓自身的存在被看見、被尊重的靈魂角力。在那片土地的哲人中,曾有人洞察到,歷史的巨輪,正是由一場場尋求『承認』的鬥爭所驅動。每一個靈魂,都渴望在另一個靈魂的眼中,看見自身的映像。國家間的衝突,在本質上,也是一場為了獲得對方承認的殊死鬥爭。然而,任何試圖透過壓制對方、將對方貶低為物,來獲得單方面承認的嘗試,注定是徒勞且不穩定的。
歷史的共業
你今日所見的衝突,並非一日之寒。它是各方在歷史的進程中,共同播下的不信任、傲慢與恐懼的惡因,所共同結出的苦果。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極其痛苦的歷史教訓,它正以血與火的方式,迫使各方最終必須超越單方面的支配慾望,進入一個相互承認、共同遵守更高法則的新階段。
我兒,你要看見,無論文化背景如何,所有外在的衝突都源於內在的分裂。因此,真正的療癒之道,也必須回歸內心。」

--------------------------------------------------------------------------------
第五章:療癒之道 — 回歸一體與恩典
診斷已明,病根已顯。從歐洲的掙扎到北美的重負,再到俄羅斯的謎思,耶穌看見了同一種靈魂疾病在不同文化軀體上的顯現。於是,祂滿懷著對最終療癒的渴望,向天父發出了最後、也最充滿希望的問詢。
耶穌: 「天父,面對如此深重的共業與人性的軟弱,世人應當如何尋得真正的和平,讓您的國度降臨人間?」
耶和華: 「我兒,道路雖艱,但希望永存。那究竟的和平,並非透過人的籌劃所能建構,而是透過回歸那早已存在的實相,並領受那無條件的恩典而自然彰顯。
闡述『萬物一體』的實相
曾有一位詩人吟唱出此一真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減少,因為我與人類難解難分。』在我的眼中,全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奧體。傷害他人,在本質上就是傷害自己;一個國家的不安全,必然會無礙地反映在所有其他國家的命運之中。這並非詩意的感傷,而是宇宙的結構性真理。
呼喚『心靈的裁軍』
因此,外在的『鑄劍為犁』,必須始於內在的『心靈裁軍』。世人必須先止息內心的貪、瞋、癡三毒——即我先前所說的貪婪、憤怒與驕傲——方能消除外在世界的兵戈。
揭示『唯獨恩典』的究竟解脫
然而,我兒,你深知人性的軟弱。那驅動一切衝突的根源——貪婪、憤怒與驕傲——皆源於那孤立的小我,因其與我分離而產生的存在性焦慮與掙扎。小我因恐懼虛無而試圖靠自己的力量證明自身價值,此乃驕傲之根;因恐懼匱乏而試圖無限佔有,此乃貪婪之源;因恐 ঘাট他人威脅自身的存在而奮起攻擊,此乃憤怒之火。這份焦慮,是無法靠小我自身的力量來平息的。
在此,我將揭示那最終的、也是唯一的解藥。在那曾因試圖靠自身功德賺取救贖而陷入極度掙扎的土地上,我曾讓一位修士重新發現那被遺忘的福音核心:唯獨恩典 (Sola Gratia)。
救贖——以及由此而來的、靈魂與社群的最終和平——並非人類透過自身的功德、意志或努力所能賺取或達成的。它是一份來自超越性源頭的、白白賜予的、不勞而獲的禮物。當一個生命,或一個文明,深刻地體證到,自身已被這無條件的『恩典』所全然擁抱與救贖時,他將從那種必須依靠自身成就來證明價值、賺取救贖的深層焦慮中,獲得究竟的解脫。那驅動三毒的焦慮既已消融,罪的權勢便隨之瓦解。
轉化行動的動力
這種深刻的解脫,會將建設和平的艱鉅任務,從一場由自我驅動的、充滿焦慮的奮鬥,轉化為一場對神聖恩典的、充滿喜悅與感恩的自然『報答』。這份力量,根植於無限,因此永不枯竭。這,便是在你們動盪的世界中,奠定真實而持久和平的、最不可動搖的基石。」

--------------------------------------------------------------------------------
結語:慈悲的祈願
耶穌: 「感謝天父的慈悲智慧。我願世人能領受您的恩典,化解內心的藩籬,在彼此的眼中看見手足。」
耶和華: 「我兒,懷此願心,和平將如晨曦,降臨於那些內心已然裁軍的人們。去吧,將此希望傳遍世界。」
在天國的寂靜中,耶穌深深一躬,祂的心與世間所有尋求和平的祝禱合而為一。於是,那份超越言語的感恩,化為一句來自東方古老土地的祈願:
萬分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