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覺得,這個時代很奇妙。 愈真心待人,愈容易受傷; 愈認真工作,愈容易被誤會; 愈願意傾聽、體諒、陪伴,愈可能被忽略或輕視。 有時候,我甚至懷疑,真誠是不是成了一種「不合時宜」的性格。
社會的氣流變得微妙。 太努力,會被嫌太做作; 太柔軟,會被說不夠聰明; 太堅持原則,又會被說難相處。 於是,許多人學會收斂—— 在笑容裡藏著警戒,在對話裡預留退路, 漸漸地,我們都變成了「不太確定能否相信」的人。
我也曾這樣受過傷。 那時我以為,只要真心,就能換來理解; 只要盡力,就會被看見。 後來才明白,真心不會自動被珍惜, 它只是讓你有機會,看見誰真的有心。有時候,當我們願意真誠相待, 就像走進一場沒有地圖的冒險。 你不知道前方會遇見溫柔還是冷漠, 也不知道這份心意會被接住,還是被踐踏。 但你仍然選擇走下去—— 因為你知道,不真誠地活,會更痛。
也許,我們之所以覺得痛, 不是因為別人不懂我們, 而是因為在那一刻,我們仍然渴望—— 渴望這個世界懂得珍惜真心。
後來我慢慢懂了: 真心不是要換什麼回報, 它本身就是修行。 在被誤會的時候仍願意善良, 在被拒絕的時候仍不失溫度, 這樣的「冒險」,其實是一場覺醒。
因為唯有真誠,能讓我們看清: 我是否真的願意愛這個世界, 即使它並不總是回應我? 我是否還願意保持溫婉, 即使外在的風冷且刺?
有一天,我終於不再害怕真心。 我知道,這世界的回應無法保證, 但我能保證自己—— 不讓一次次的傷,變成拒絕愛的理由。 那一刻,我明白了: 真心不是脆弱,而是勇氣。 是願意在不確定裡,依然選擇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