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早期曾收女性毒癮者,有一批女性戒毒畢業生,其中一位化名「芷柔」,分享自己的戒毒故事,如今的她,自信開朗、談吐自然,讓人難以想像,幾年前她仍深陷K他命成癮、身心崩潰、甚至因膀胱受損必須包尿布度日。
芷柔回憶,自己從國中起就性格叛逆、喜歡挑戰,想做與眾不同的人,卻誤入歧途。第一次吸食毒品,是在朋友邀約下於夜店嘗試K他命膠囊。朋友告訴她:「這個不會上癮,被抓也沒事。」這句話讓她放下戒心,卻因此陷入十幾年的毒癮惡性循環。
「我一開始用藥,只是覺得放鬆、開心,但漸漸的,沒吃就全身不對勁,而且我後來改用拉K的方式,效果更好,但對我的傷害也更大了。」芷柔說,吸毒的人會自然而然進入吸毒的圈子,她也曾與有毒癮的男友交往,感情充滿暴力與爭執。為了維持毒品開銷,她選擇陪酒賺錢,幾乎將所有收入都拿去買毒。
「我每次吸完都很後悔,也很痛恨自己,但就是戒不掉,如果那麼簡單就可以停藥,我早就戒毒成功了。」芷柔的父母心急如焚,甚至一度親自開車載她去找藥頭,只為確保她安全、不再惹出更大的禍,可以看見一個人價值觀墮落,連家人都被其影響。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秘書長,陳勝吉指出,家屬在面對毒癮者時常出現「矛盾的保護心理」,一邊痛恨毒品,一邊又害怕孩子出事留前科,最終選擇妥協、縱容,這樣的做法反而讓問題惡化。
在戒毒課程的陪伴下,芷柔重新面對自己,逐步擺脫毒癮,並主動寫信向父母道歉。如今,她擔任業務員,發揮外向勇敢的特質,業績蒸蒸日上,生活重回正軌,也是我們的模範畢業生之一,戒毒至今即將滿4年。
陳勝吉呼籲,家有毒癮者的家庭不應獨自承受壓力,家屬應勇於尋求專業戒毒機構協助,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脫離毒品。諮詢專線:05-6625500 / 0921-506599 陳專員,請放心,你的來電內容將全程保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