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剝皮寮的一個展覽【精神病人的房間: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記得幾年前也有舉辦類似的展覽,但因為生活中各種忙碌的事而錯過,這次無論如何都要前往。
展覽簡介 / 精神病人的房間
由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臺北市私立活泉之家主辦。
- 透過「房間」像是比較私人的領域,邀請大眾進入精神疾病經驗者的視角,破除「你 / 我們」「正常 / 不正常」的二元界線。
- 【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反映出精神疾病經驗者在社會中的掙扎:想被接納,又害怕說出,選擇隱藏自己的生病,以避免被污名化。
- 藝術創作(畫作、裝置、聲音、影像)為媒介,讓精神疾病經驗者成為創作者,而不僅是被觀察及檢查的對象,更強調「人」的多元樣貌,而非單一身份。
- 希望開啟社會對於精神疾病、康復經驗、共處方式的對話。

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 精神病人的房間
這次的展覽搭配導覽,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每一個創作者背後的歷程,以及作品賦予的意義。將硬性的議題,以軟性、柔性以及藝術去做包裝,讓大眾更容易清楚知道這些精神病經驗者的內心想法、經歷、感受,邊看展覽,邊聽導覽,彷彿身歷其境、感同身受。這次的作品很多,以下是幾個感受比較深的作品:

創作者認為他穿了一個鐵鞋,重量很重,導致他寸步難行。他想要過去黃色的區塊,想和大家融入、想走出去、想交朋友,但卻不知道中間那座橋是否可以承受的住他的重量,因此始終站在原地。
我的解讀:
鐵鞋也許就代表了疾病以及他的心情,橋也許代表了,他不知道大眾是否可以承受住他的疾病,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是否可以承受的住大眾的眼神。因此始終還是只能站在原地。

洋桔梗的花語是,永恆的愛、無望的愛。
創作者因為失戀患病,在患病期間依然反覆對感情燃起希望又失望,因此,做了桔梗代表自己。
我的解讀:
一朵花;兩種極端的花語;第三個角度看,是不是也代表一種循環,失望後依然帶有希望的生生不息?

也許一時間拆不掉我們之間的區隔,就像上面寫的一樣:
當你談病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區隔;但是你買彩券時,我們的中獎機率其實是一樣的!
最喜歡的展覽互動 / 精神病人的房間

一進門,展覽就以一張「診斷證明書」作為開場,非常的有創意也很有趣,完美的將大眾帶入到精神病人的時空背景。

來訪者可以將任何想寫的話寫在便條紙上,貼在牆上。
大部分的人是鼓勵的話,少部分的人是寫自己目前的心情,但是意外看到左下貼在很不顯眼的地方,寫著四個字:救我,拜託。
看著這張便條紙時,不禁會想:
我們該如何幫他?
這大多數人寫下鼓勵及正面的話,可以幫到他嗎?

在展覽的最後一個區域,有一個小樹,旁邊的桌子上一小人貼紙,
1.你可以去旁邊拿一張小人貼紙,寫下自己心裡的話,綁在樹上。
2.你也可以將小人從樹上取下,在心的小人貼紙上寫下一些話,解救他。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大家擁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問題及困境,同時,在這個區塊,無論你擁有怎樣的困擾,再小的、再大的,好像都很容易找到一兩個和你相似的。
在這裡,可能有人看到的是沉重,但我看到的是溫暖。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可以和自己擁有相似困擾的人,來之不易,易尋同溫層,因此而溫暖。
又或許,其實不一定要假裝自己沒有生病,因為「即使我生病我也覺得我很好」。
展覽時間 / 精神病人的房間
【精神病人的房間: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展覽時間只剩一個禮拜了,只到 11/2,真的很喜歡這個展覽,推薦給大家!
-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臺北市私立活泉之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 日期時間|2025/10/17~2025/11/2,週二至週四、週日 10:00-17:30;週五、六 10:00-21:00
- 是否有午休閉館時間|無
- 活動展間|演藝廳、廣州街155號
++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 ++
++ 歡迎加入【隅光旅程】++
++ 不定期更新【隅光咖啡廳】,歡迎加入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