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11/01考前衝刺: 30 題擬真模擬測驗題目(一)CCChen

CHENG-CHIEN CHEN-avatar-img
發佈於CChen的AI學習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3 分鐘

嗨 我是CCChen

分享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11/01考前衝刺: 30 題 AI擬真模擬測驗題目 :(第一組)

科目一: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15題)

  1. 專有名詞:國際間將二氧化碳以外的溫室氣體,依據其增溫效應,統一轉換成哪個專有名詞單位以進行排放量比較? (A) 溫暖化潛勢 (GWP) (B) 二氧化碳當量 (CO2e) (C) 絕對排放量 (AEC) (D) 淨熱值 (NCV)
  2. 基本概念:巴黎協定設定的長期氣溫目標為何?並強調應努力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多少攝氏度之內? (A) 2.0°C之內,努力邁向1.5°C (B) 1.5°C之內,努力邁向1.0°C (C) 3.0°C之內,努力邁向2.0°C (D) 限制暖化在2.0°C,且不設更積極目標
  3. 重要目的/用途:歐盟推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其境內企業因溫室氣體管制而造成哪種現象發生? (A) 綠色金融 (B) 碳洩漏 (C) 調適缺口 (D) 環境正義
  4. 重要數據:依據我國總體減碳行動計畫,我國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設定,2030年淨排放量相較於2005年應減少多少百分比? (A) 24 ± 1% (B) 26 ± 2% (C) 28 ± 2% (D) 32 ± 2%
  5. 專有名詞:我國環境部公告的碳費徵收費率中,針對符合指定目標的自主減量計畫所訂定的優惠費率A,其價格為多少新臺幣/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A) 50元 (B) 100元 (C) 300元 (D) 500元
  6. 雙領域實務應用:企業為了應對國際供應鏈的淨零要求,常使用國際自願碳市場的碳權,此類碳權主要適用於哪兩項應用目的? (A) 國家NDC強制遵約;企業ESG自願承諾 (B) 企業ESG自願承諾;供應鏈碳中和要求 (C) 抵免歐盟CBAM碳關稅;國家NDC強制遵約 (D) 國內碳費扣抵;增量抵換義務
  7. 基本概念:國際永續標準指導委員會(ISSB)發布的IFRS S1與S2,其主要揭露架構是整合了哪個氣候行動倡議的四大核心要素? (A) SBTi (B) GRI (C) TCFD (D) RE100
  8. 雙邏輯概念比較對錯:關於ISO 14068-1碳中和標準與PAS 2060的差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ISO 14068-1將在2025年12月底取代PAS 2060,且ISO標準要求優先順序為「先買碳權,再執行減排」。 (B) ISO 14068-1將在2025年12月底取代PAS 2060,且ISO標準取消了實施前對碳中和管理計畫的確證要求。 (C) ISO 14068-1將在2024年底取代PAS 2060,但仍要求長期目標需設定在2060淨零排放。 (D) ISO 14068-1已取代PAS 2060,但兩者皆不涵蓋範疇三的排放量計算。
  9. 專有名詞:在溫室氣體減量或移除計畫的品質要求中,哪一項原則是為了確保該減量活動在沒有法規強制、財務或技術等問題下仍會被執行,從而避免重複計算? (A) 真實性 (B) 保守性 (C) 永久性 (D) 外加性
  10. 目的應用:科學基礎目標倡議(SBTi)的認證審核中,要求企業設定減碳目標時,其企圖心至少必須符合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多少攝氏度內的淨零排放路徑? (A) 2.0°C (B) 1.5°C (C) 0.5°C (D) 3.1°C
  11. 重要目的/用途:我國政府在2030年前,將投入約9,000億元以推動淨零轉型,預計此行動可帶動民間多少兆元的投資資金? (A) 1兆元 (B) 4兆元 (C) 9兆元 (D) 12兆元
  12. 雙邏輯概念比較對錯:關於碳費與排放交易制度的比較,下列何者論述正確? (A) 碳費制度需要設定排放總量上限,但排放交易制度則不需要。 (B) 碳費制度的價格具確定性,但減量效果不確定;排放交易制度的減量效果確定,但價格不確定。 (C) 排放交易制度允許所有類型的減量額度(碳權)用於抵換超額排放量,碳費制度則僅限國際碳權。 (D) 碳費制度由財政機關主管,所收費用用於一般國庫;排放交易制度由環境部主管,所收費用需成立基金。
  13. 重要目的/用途:ISO 14068-1碳中和路徑要求企業,在碳中和的初期階段與後期階段,對於碳抵換的依賴性應如何轉變? (A) 初期需大量依賴碳抵換,後期應減少對抵換的依賴性。 (B) 初期需增加碳抵換比例,後期則全面禁止使用抵換。 (C) 初期與後期都需維持相同比例的碳抵換,確保碳中和平衡。 (D) 初期禁止使用碳抵換,後期則開放使用高品質碳抵換。
  14. 雙領域實務應用:根據京都議定書建立的三種市場機制,哪兩種是專案型的雙邊合作減量計畫? (A) 國際排放交易(IET)與清潔發展機制(CDM) (B) 清潔發展機制(CDM)與聯合履行(JI) (C) 國際排放交易(IET)與聯合履行(JI) (D) 國際排放交易(IET)與碳移除額度(RMU)
  15. 重要數據/日期:為對接蒙特婁議定書「吉佳利修正案」,高溫暖化潛勢物質氫氟碳化物(HFCs)自哪個日期起未經核准禁止輸出入? (A) 2024年7月1日 (B) 2025年1月1日 (C) 2025年7月1日 (D) 2030年1月1日


科目二: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15題)

  1. 重要數據/日期:我國環境部公告的擴大列管事業,應自哪一年度開始,於每年哪個日期前完成前一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作業? (A) 2025年,4月30日 (B) 2026年,4月30日 (C) 2026年,10月31日 (D) 2027年,10月31日
  2. 專有名詞:溫室氣體查驗總結報告與聲明書,事業最晚應於每年哪個日期前上傳至「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以符合規範? (A) 4月30日 (B) 6月30日 (C) 9月30日 (D) 10月31日
  3. 重要目的/用途:環境部針對擴大盤查事業宣示「三不一沒有」原則,其中「不用委外」的配套協助措施是哪兩項? (A) 毋須查驗且沒有要收碳費 (B) 設計平台嫁接台電用電資訊且編撰行業別盤查指引 (C) 採用工商憑證登入且僅盤查範疇三 (D) 僅盤查範疇一二且提供簡易試算工具
  4. 雙邏輯概念比較對錯:關於擴大列管事業盤查修正草案的規定,下列何者論述正確? (A) 製造業若年外購電力超過2,000萬度,即須納入擴大盤查,且該盤查結果需經查驗機構查驗。 (B) 旅館業單一場所外購電力達1,000萬度以上須納管,但屬於「三不一沒有」原則,故不須查驗。 (C) 電信業的門市總數超過100家須納管,但其加盟門市因不屬於事業組織邊界內,故不需盤查外購電力。 (D) 汽車運輸業若營業車輛合計超過200輛須納管,且其盤查作業指引已於2025年7月14日發布。
  5. 雙領域實務應用:依據盤查修正草案,若擴大列管事業涉及小規模逸散排放源,得連續兩年採用最近一期數據,其排放量需未達哪個數量門檻? (A) 總排放量的0.05% (B) 總排放量的0.05%且未達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C) 總排放量的0.1% (D) 總排放量的0.1%且未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6. 專有名詞:我國2025年版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在計算溫室氣體當量換算時,主要採用哪個國際組織的第幾次評估報告(AR5)之GWP值? (A) UNEP,第四次評估報告 (B)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 (C) UNEP,第五次評估報告 (D) 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
  7. 基本概念:環境部針對擴大列管事業,已編撰完成哪四類行業別的盤查作業指引,並於2025年7月14日正式發布? (A) 製造業、旅館業、醫院、大專校院 (B) 服務業、旅館業、運輸業、製造業 (C) 服務業、運輸業、醫院、大專校院 (D) 金融業、運輸業、醫院、製造業
  8. 重要數據/日期:碳費徵收對象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經審核通過後,可使用國內自願減量額度扣減收費排放量的上限比例是多少? (A) 5% (B) 10% (C) 15% (D) 20%
  9. 雙邏輯概念比較對錯:關於國家溫室氣體清冊(NIR)的品質管制,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 部會審議機制屬於品質控制(QC),兩階段專家校稿屬於品質保證(QA)。 (B) 部會審議機制屬於品質保證(QA),兩階段專家校稿屬於品質控制(QC)。 (C) NIR的編制需納入所有次部門分類,以達成完整性評估的最高要求。 (D) 廢棄物焚化排放的二氧化碳應全部列入清冊計算,因為其不屬於短期生物循環。
  10. 重要目的/用途:我國國家清冊針對農業部門的改善計畫中,規劃自2025年起採用2019 IPCC精進指南所建議的預設係數,其目的是為了提升哪個項目的數據本土代表性? (A) 農業土壤氧化亞氮排放係數 (B) 畜禽腸胃發酵甲烷排放係數 (C) 作物殘體燃燒排放係數 (D) 林業部門碳移除量
  11. 重要數據:在擴大盤查對象的門檻認定中,連鎖便利商店業、超級市場業與電信業被納管的條件,是門市(含直營及特約/加盟)總數須達多少家以上? (A) 50家以上 (B) 100家以上 (C) 200家以上 (D) 500家以上
  12. 基本概念:根據盤查修正草案,針對未在擴大列管事業組織邊界內的特約或加盟門市,要求其必須至少盤查哪個範疇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A) 範疇一(直接排放) (B) 範疇二(外購電力) (C) 範疇三(其他間接排放) (D) 範疇一與範疇二
  13. 雙領域實務應用:林業部門在國家清冊改善計畫中,研議導入哪種技術於森林資源調查,以降低林型樹高量測和蓄積量估算的不確定性? (A) 衛星影像分析(Satellite Imagery) (B) 光達(Lidar)技術 (C) 無人機空拍(UAV Mapping) (D) 淨零綠生活行為經濟模型
  14. 基本概念:根據溫室氣體盤查修正草案,對於燃料熱值及原物料碳含量,若中央主管機關已公告,事業可以採用何種簡便方式計算,從而免除依規範辦理檢測? (A) 採用IPCC預設值 (B) 以商品標示計算 (C) 採用國際標準組織公告值 (D) 以過去三年平均值計算
  15. 專有名詞:2025年版國家溫室氣體清冊重新計算了廢水處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原因在於移除2015年至2023年的事業盤查資料中,將此類排放視為哪種碳,故不計入國家清冊? (A) 負碳(Negative emissions) (B) 生物碳(Biogenic Carbon) (C) 中性碳(Carbon-neutral) (D) 殘餘碳(Residual Carbon)


正確答案與精簡解析

科目一: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1. 正確答案: (B) 二氧化碳當量 (CO2e) 精簡解析: 二氧化碳當量(CO2e)是將不同溫室氣體透過溫暖化潛勢(GWP)轉換後,用以比較的統一單位。
  2. 正確答案: (A) 2.0°C之內,努力邁向1.5°C 精簡解析: 巴黎協定目標旨在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遠低於工業化前水準2℃之內,並努力將升幅限制在低於1.5℃之內。
  3. 正確答案: (B) 碳洩漏 精簡解析: 碳洩漏(Carbon Leakage)指實施碳定價政策可能導致產業外移,CBAM即是為了解決此風險。
  4. 正確答案: (C) 28 ± 2% 精簡解析: 臺灣第三期階段管制目標(2026-2030年)設定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相較2005年減量28%±2%。
  5. 正確答案: (A) 50元 精簡解析: 碳費優惠費率A(符合行業別指定削減率規定)為新臺幣50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6. 正確答案: (B) 企業ESG自願承諾;供應鏈碳中和要求 精簡解析: 國際自願碳市場碳權大多適用於供應鏈碳中和或企業自願的ESG目的,不可用於法遵用途,如抵免碳費或CBAM抵減碳關稅。
  7. 正確答案: (C) TCFD 精簡解析: IFRS S1及S2整合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四大揭露架構。
  8. 正確答案: (B) ISO 14068-1將在2025年12月底取代PAS 2060,且ISO標準取消了實施前對碳中和管理計畫的確證要求。 精簡解析: PAS 2060將在ISO 14068發布24個月後,即2025年底撤銷並被取代。ISO 14068-1取消了PAS 2060碳中和管理計畫實施前的確證程序。
  9. 正確答案: (D) 外加性 精簡解析: 外加性(Additionality)確保該減量活動所產生的減量相較於基線排放量是額外的,若有法規強制義務則不具外加性。
  10. 正確答案: (B) 1.5°C 精簡解析: SBTi要求企業設定長期目標時,需邁向1.5℃的淨零排放路徑,承諾2030年減排50%。
  11. 正確答案: (B) 4兆元 精簡解析: 總統賴清德表示政府在2030年前將投入9,000億元,並預計帶動民間4兆元的投資。
  12. 正確答案: (B) 碳費制度的價格具確定性,但減量效果不確定;排放交易制度的減量效果確定,但價格不確定。 精簡解析: 這是碳稅費與排放交易兩大工具的主要區別,碳費(稅)不設總量上限,故減量效果不確定;排放交易設有總量上限,故減量效果確定。
  13. 正確答案: (A) 初期需大量依賴碳抵換,後期應減少對抵換的依賴性。 精簡解析: ISO 14068-1路徑要求企業應逐步減少對碳抵換的依賴性,以範疇邊界內的GHG減量和移除為優先。
  14. 正確答案: (B) 清潔發展機制(CDM)與聯合履行(JI) 精簡解析: 京都議定書的三種市場機制為國際排放交易(IET,標的為配額)、聯合履行(JI,雙邊專案)與清潔發展機制(CDM,專案型)。
  15. 正確答案: (C) 2025年7月1日 精簡解析: 為對接「吉佳利修正案」,高溫暖化潛勢物質氫氟碳化物(HFCs)自2025年7月1日起未經核准禁止輸出入。


科目二: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1. 正確答案: (B) 2026年,4月30日 精簡解析: 擴大列管事業應自2026年起,每年4月30日前完成前一年度(即114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
  2. 正確答案: (D) 10月31日 精簡解析: 事業應於每年10月31日前上傳查驗總結報告及查驗聲明書至指定平台。
  3. 正確答案: (B) 設計平台嫁接台電用電資訊且編撰行業別盤查指引 精簡解析: 環境部承諾擴大盤查對象「不用委外」的配套措施包括設計盤查平台嫁接台電用電資訊、編撰行業別盤查指引,以及舉辦輔導教育訓練。
  4. 正確答案: (B) 旅館業單一場所外購電力達1,000萬度以上須納管,但屬於「三不一沒有」原則,故不須查驗。 精簡解析: (A) 製造業須納管,但屬於「三不一沒有」原則,不須查驗;(B) 旅館業符合納管門檻,且適用「不須查驗」原則;(C) 修正草案要求特約或加盟門市雖未在事業邊界內,仍須至少盤查其外購電力;(D) 汽車運輸業門檻正確,指引已發布。
  5. 正確答案: (B) 總排放量的0.05%且未達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精簡解析: 小規模逸散排放源若低於總排放量0.05%且未達5公噸CO2e,可簡化連續兩年採用最近一期數據。
  6. 正確答案: (D) 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 精簡解析: 我國國家清冊於2024年起,依據UNFCCC COP 27決議,修正改為參採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AR5)之GWP值。
  7. 正確答案: (C) 服務業、運輸業、醫院、大專校院 精簡解析: 環境部於2025年7月14日發布此四類行業別的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指引。
  8. 正確答案: (B) 10% 精簡解析: 碳費徵收對象使用國內減量額度可扣減收費排放量的上限是10%。
  9. 正確答案: (B) 部會審議機制屬於品質保證(QA),兩階段專家校稿屬於品質控制(QC)。 精簡解析: 國家清冊現行QA/QC作法中,部會的審議機制屬於品質保證(QA),國家清冊彙整階段的兩階段專家校稿屬於品質控制(QC)。
  10. 正確答案: (A) 農業土壤氧化亞氮排放係數 精簡解析: 我國規劃自2025年起,針對農業土壤氧化亞氮排放係數採用2019 IPCC精進指南預設係數,以提升本土數據代表性。
  11. 正確答案: (B) 100家以上 精簡解析: 連鎖便利商店業、超級市場業與電信業被納管的條件是門市總數須達100家以上。
  12. 正確答案: (B) 範疇二(外購電力) 精簡解析: 盤查修正草案要求,未於事業邊界內的特約或加盟門市,須至少盤查其外購電力,以反映實際排放情形。外購電力屬於範疇二(間接能源排放)。
  13. 正確答案: (B) 光達(Lidar)技術 精簡解析: 林業部門研議評估導入光達(Lidar)技術於森林資源調查,以降低林型樹高和蓄積量估算的不確定性。
  14. 正確答案: (B) 以商品標示計算 精簡解析: 盤查修正草案允許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燃料熱值及碳含量,可以商品標示計算,免依本辦法之檢測規範辦理。
  15. 正確答案: (C) 中性碳(Carbon-neutral) 精簡解析: 廢水處理清冊中移除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源自生物的有機物,被視為中性碳(carbon-neutral),對氣候變遷沒有直接影響,故不計入國家清冊。

關鍵知識點總結如下:

科目一: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此部分測驗了淨零領域的基礎名詞、國際公約及國內法規:

  • 國際公約與倡議:
    • 《巴黎協定》: 目標是將全球升溫控制在遠低於工業化前 2.0°C 之內,並努力邁向 1.5°C。
    • CBAM: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為避免「碳洩漏」。
    • ISSB: IFRS S1 與 S2 揭露架構整合了「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的四大核心要素。
    • SBTi: 「科學基礎目標倡議」要求企業的減碳路徑至少需符合 1.5°C 的升溫控制情境。
    • 京都議定書: 專案型的雙邊合作機制為「清潔發展機制 (CDM)」與「聯合履行 (JI)」。
  • 國內政策與法規:
    • 減碳目標: 我國第三期(2026-2030年)階段管制目標為 2030 年淨排放量相較 2005 年減少 28% ± 2%。
    • 碳費費率: 自主減量計畫的優惠費率 A(符合指定削減率)為新臺幣 50 元/公噸CO2e。
    • 淨零投資: 政府規劃於 2030 年前投入 9,000 億元,預計帶動民間 4 兆元投資。
  • 重要標準與名詞:
    • CO2e: 「二氧化碳當量」是換算不同溫室氣體的統一比較單位。
    • ISO 14068-1: 此標準已取代 PAS 2060,並取消了實施前對管理計畫的確證要求。
    • 外加性: 確保減量活動是在沒有法規強制或財務誘因下「額外」執行的。


科目二: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此部分聚焦於我國擴大溫室氣體盤查的實務規範與程序:

  • 盤查時程:
    • 盤查登錄: 擴大列管事業應自 2026 年起,於每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前一年度的盤查登錄。
    • 查驗報告: (適用時)查驗總結報告與聲明書應於每年 10 月 31 日前上傳。
  • 擴大盤查對象(三不一沒有):
    • 配套措施: 「不用委外」的配套包含設計平台嫁接台電資訊及編撰行業別指引。
    • 適用對象: 旅館業單一場所外購電力達 1,000 萬度以上須納管,但適用「不須查驗」原則。
    • 指引發布: 環境部已於 2025 年 7 月 14 日發布「服務業、運輸業、醫院、大專校院」四類指引。
    • 門檻: 連鎖便利商店、超級市場及電信業的納管門檻為門市總數達 100 家以上。
    • 範疇: 未在組織邊界內的特約或加盟門市,至少須盤查「範疇二」(外購電力)。
  • 國家清冊 (NIR) 與技術細節:
    • GWP: 2025 年版國家清冊採用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 (AR5) 的 GWP 值。
    • 碳費扣減: 碳費徵收對象使用國內自願減量額度(碳權)扣減的上限為 10%。
    • 農業: 為提升本土代表性,清冊改善計畫導入 2019 IPCC 精進指南,以更新「農業土壤氧化亞氮排放係數」。
    • 林業: 研議導入「光達 (Lidar)」技術以降低森林蓄積量估算的不確定性。
    • 廢水: 廢水處理產生的二氧化碳因被視為「中性碳」(源自生物碳),故不計入國家清冊。

【CCChen 專業觀點|產業深度評論】

2025年台灣淨零轉型的「臨界點」:從政策落地到產業共振的關鍵十年

2025年,台灣的淨零轉型正式邁入「制度化落地」階段,這不僅是環境政策的推進,更是國家競爭力再平衡的起點。

回顧今年六月至十月間的政策軌跡,我看到一個清晰的趨勢:從倡議走向治理,從自願走向責任,從減碳走向價值創造。

首先,碳費制度於2025年如期上路,象徵台灣正式進入碳定價時代。這項制度不只是環保工具,更是一場「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測試。

根據環境部統計,約九成受管事業已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這代表企業正逐步將「減碳」內化為營運成本與決策變數。對製造與能源業而言,碳費不再只是政策,而是競爭門檻;未來,「每一噸CO₂的邊際成本」將決定企業能否留在全球供應鏈中。

其次,溫室氣體盤查制度擴大至服務、運輸與教育等非製造部門,顯示碳管理正從「高排放產業」延伸至「全民經濟活動」。這是碳治理邁向成熟的關鍵信號,也意味著「碳透明化」成為企業永續報告書的標準語言。

盤查不是目的,而是建立信任與競爭力的工具——它讓資金、消費者與國際市場看見企業的真實減碳行動。

更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碳市場正逐步與歐洲接軌。2025年台德碳交易合作備忘錄的簽署,以及「亞洲碳定價論壇」的舉辦,顯示政府正透過國際協作為台灣碳市場建構制度基礎。

這為即將在2026年啟動的**臺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奠下前哨。屆時,出口導向產業將面臨「產品碳足跡報告」與「排放強度審查」的雙重挑戰,唯有將碳管理數據化、流程化,才能在新貿易秩序中保有主導權。

作為長期觀察AI與永續交叉領域的從業者,我認為:AI技術將成為碳管理的新槓桿。

無論是碳盤查自動化、能源優化模型,或供應鏈碳追蹤系統,AI都能讓減碳從「人工作業」變成「智慧決策」。


2025年的關鍵意涵是明確的——碳已成為新貨幣,治理即是競爭力。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所言:「我們不缺科技,只缺決心。」

而台灣,正在用制度的成熟與產業的行動,寫下屬於亞洲最務實的淨零篇章。


CCChen 2025/10/29 更新發布

(個人整理與AI生成題目, 僅供練習參考,實際答案依據官方公布資料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Chen的AI學習分享
1.6K會員
231內容數
關於學習經驗分享, 學習心得, 學習方法與資料整理. 1.已取得2024年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合格 2.已取得2024年 iPAS 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合格 3.已取得2025年 資策會 生程式AI能力認證合格 4.已取得2024年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合格
2025/10/29
嗨 我是CCChen 11/01 要舉行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初級 2025年度最後一場評鑑考試 這一場我是有報名參加的, 雖然於2024年8月我已經有順利取的合格證書. 原定11/01~11/02 工研院的AI應用規劃進階班尚未開課, 所以不用去授課 因此, 依照原定計畫11/01去
Thumbnail
2025/10/29
嗨 我是CCChen 11/01 要舉行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初級 2025年度最後一場評鑑考試 這一場我是有報名參加的, 雖然於2024年8月我已經有順利取的合格證書. 原定11/01~11/02 工研院的AI應用規劃進階班尚未開課, 所以不用去授課 因此, 依照原定計畫11/01去
Thumbnail
2025/10/26
嗨 我是 CCChen(陳正健)。 我親自推薦這門課程,也親自擔任授課講師。 因應 2025 年度 iPAS「AI 應用規劃(中級)」最後衝刺時程,本班以 11/01–11/02 在新竹開課、14 小時密集實作,採混成授課,已開放線上報名(課程代號:2325100031)。 從工研院課程總覽目
Thumbnail
2025/10/26
嗨 我是 CCChen(陳正健)。 我親自推薦這門課程,也親自擔任授課講師。 因應 2025 年度 iPAS「AI 應用規劃(中級)」最後衝刺時程,本班以 11/01–11/02 在新竹開課、14 小時密集實作,採混成授課,已開放線上報名(課程代號:2325100031)。 從工研院課程總覽目
Thumbnail
2025/10/25
嗨 我是CCChen iPAS AI應用規劃師 初級 第四場 將於11/01舉時考試 這是2025年的最後一場考試 (一年四場次, 每季一次) 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本文CCChen針對之前的親自考試所收集記憶的考古題 提供相關比較有難度的題目,讓大家複習參考一下 希望能更加對於"iPAS
2025/10/25
嗨 我是CCChen iPAS AI應用規劃師 初級 第四場 將於11/01舉時考試 這是2025年的最後一場考試 (一年四場次, 每季一次) 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本文CCChen針對之前的親自考試所收集記憶的考古題 提供相關比較有難度的題目,讓大家複習參考一下 希望能更加對於"iPAS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工程會的終極目標,是推出八大類公共工程減碳指引,包含建築、軌道、水利設施、橋梁等建設, 從設計到施工都要符合
Thumbnail
工程會的終極目標,是推出八大類公共工程減碳指引,包含建築、軌道、水利設施、橋梁等建設, 從設計到施工都要符合
Thumbnail
節能減碳已成世界趨勢,為了推動建築淨零減碳,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今(7)日下午舉辦「淨零建築智慧節能減碳創新技術宣導推廣活動」,邀請樺康智雲、中興保全等智慧建築業者分享最新的技術與案例,吸引許多建築師、技師等專業人士到場「充電」吸收新知。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表示,內政部是建築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除了感謝與
Thumbnail
節能減碳已成世界趨勢,為了推動建築淨零減碳,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今(7)日下午舉辦「淨零建築智慧節能減碳創新技術宣導推廣活動」,邀請樺康智雲、中興保全等智慧建築業者分享最新的技術與案例,吸引許多建築師、技師等專業人士到場「充電」吸收新知。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表示,內政部是建築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除了感謝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基礎建設碳管理專案管理的重點和行動建議,包括計畫慢行動快、模塊化設計、主動規劃與早期協作、持續改進與迭代、風險管理與數據驅動決策等。並提出了制定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策略、強化供應鏈管理、投資於新技術、教育和培訓等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基礎建設碳管理專案管理的重點和行動建議,包括計畫慢行動快、模塊化設計、主動規劃與早期協作、持續改進與迭代、風險管理與數據驅動決策等。並提出了制定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策略、強化供應鏈管理、投資於新技術、教育和培訓等建議。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建伸智慧綠建築以創新、誠信、服務為宗旨,致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使每棟建築都能展現智慧綠色革命(圖/建伸智慧綠建築提供)】 【李婉如/ 報導】全球碳排放量,約40%由建築產業所貢獻,在世界高度環保意識倡導下,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面對趨勢的演變,
Thumbnail
【建伸智慧綠建築以創新、誠信、服務為宗旨,致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使每棟建築都能展現智慧綠色革命(圖/建伸智慧綠建築提供)】 【李婉如/ 報導】全球碳排放量,約40%由建築產業所貢獻,在世界高度環保意識倡導下,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面對趨勢的演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