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5):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41/100 📌 第 5 周:核心網設計 -行動網路的中樞大腦 。
41. MSC 🏛
1G/2G 的總機,負責語音交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在 1G/2G 時代,行動網路的重點還在 語音通話。
這時候最核心的設備就是 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行動交換中心)。
MSC 的角色就像電信網路裡的「總機大腦」,它負責:
• 語音呼叫的交換與連接。
• 用戶的移動管理(哪個區域、在哪個基站)。
• 以及計費與漫遊。
👉 一句話:MSC 是 1G/2G 的核心控制中心,沒有它,就無法打電話、接電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MSC 的核心功能
1️⃣ 呼叫交換(Call Switching)
• 負責連接用戶之間的語音通話。
• 對應固定電話網的交換機角色。
2️⃣ 移動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
• 記錄用戶在哪個基站區域(位置更新)。
• 支援用戶在不同小區、不同城市間漫遊。
3️⃣ 認證與計費(Authentication & Billing)
• 確認 SIM 卡合法性。
• 計算通話時長與費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MSC 的關聯元件
•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存放用戶的「戶籍資料」與永久號碼。
• 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暫時紀錄用戶目前的所在區域。
• 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MSC 下層,負責控制多個 BTS。
•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MSC 負責與固網、國際交換網連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ASCII 示意圖
2G GSM 網路核心 (MSC 架構)
📱 UserA ----> BTS ----> BSC ----> MSC 🏛 ----> PSTN/另一用戶
|
+--> HLR/VLR (用戶資料 & 位置)
這張 ASCII 示意圖展示的是 2G GSM 網路核心 (MSC 架構) 的運作流程與組成。
從左到右,📱UserA 代表手機用戶,透過 BTS(基地台收發站) 與 BSC(基站控制器) 連線。
接著訊號進入核心的 MSC(行動交換中心 🏛),這是 GSM 網的「大腦」,負責通話交換、漫遊管理與與外部網路(如 PSTN 公共電話網 或另一位行動用戶)連接。
旁邊的 HLR/VLR(用戶資料與位置暫存資料庫) 則提供用戶註冊資訊與即時位置,讓 MSC 能正確路由來電或簡訊。
👉 簡而言之:
BTS 傳送無線訊號、BSC 管理多個 BTS、MSC 負責交換通訊與核心控制,而 HLR/VLR 是用戶資料的後勤支援,使整個 2G 通訊網得以順暢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模擬題
1️⃣ 專業題
題目:請解釋 MSC 在 2G 網路中的角色,與 BSC 的功能有何差別?
答案與解析:
• 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 是 2G GSM 網路的核心交換節點,相當於「通訊中樞」。
它負責:
o 通話的建立、轉接與釋放(Call Setup / Routing / Release)
o 管理行動用戶的登錄、認證與漫遊
o 與外部網路(如 PSTN、公用交換電話網)連接
o 結合 HLR/VLR 執行位置更新與用戶資料查詢
• 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則屬於「無線接取網」(RAN),主要負責:
o 控制多個 BTS(基地台收發站)
o 頻道分配與功率控制
o Handover 切換管理(基地台之間)
o 將多個 BTS 的無線流量匯入 MSC
差別總結:
BSC 管理「無線端」;MSC 管理「交換與控制端」。
BSC 是「無線指揮官」,MSC 是「通訊中樞與總控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
題目:若用戶從台北移動到高雄,MSC 如何與 HLR/VLR 協作來維持通話不中斷?
答案與解析:
• 當用戶從台北(屬於某 MSC 區域)移動至高雄(另一 MSC 區域)時,系統會執行以下步驟:
1. 位置更新 (Location Update):
高雄地區的 MSC 偵測到新用戶登入,並通知其 VLR(訪客位置暫存資料庫) 建立用戶暫時資料。
2. VLR 與 HLR(主用戶資料庫)通訊:
新 VLR 向 HLR 請求用戶的認證資料、服務權限等,並更新當前用戶位置。
3. HLR 更新紀錄:
HLR 記錄用戶目前所在的 MSC/VLR 區域,確保來電時能正確導向。
4. Handover 管理:
若用戶正在通話中,MSC 透過 BSC 與鄰近 MSC 間的 跨 MSC handover(Inter-MSC Handover)機制,確保通話不中斷。
✅ 結論:MSC 與 HLR/VLR 的即時同步,確保「用戶移動但通話不中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
題目:假設有一個跨國用戶使用國際漫遊,請描述 MSC 如何處理來電與計費流程。
答案與解析:
當外國用戶(Roaming User)使用手機時,流程如下:
1. 註冊階段:
o 外國用戶開機 → MSC 偵測到漫遊者 → 詢問其所屬國的 HLR。
o 外國 HLR 驗證身分後,授權 MSC/VLR 提供服務,並暫時記錄VLR。
2. 來電處理:
o 當他國有來電要撥打該用戶時,信號先送回原 HLR → 查詢當前漫遊位置( MSC/VLR)。
o HLR 將呼叫導向的 MSC,MSC 再透過 BSC/BTS 尋找到該用戶完成通話建立。
3. 計費流程:
o 營運商扮演「訪問網(Visited Network)」角色,記錄通話時長與使用流量。
o 原國營運商為「歸屬網(Home Network)」,根據漫遊協議與台灣業者進行 結算(Inter-Operator Billing, TAP 計費格式)。
o 用戶最終帳單仍由原國家營運商開立,但其中包含網路使用的漫遊費。
✅ 結論:MSC 是跨國漫遊的核心控制者,負責呼叫轉接、資料同步與費用記錄,使用戶在異國仍能順暢通話與計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小結與啟示
• MSC = 1G/2G 的核心交換中心,掌管語音呼叫、用戶位置、認證與計費。
• 下連 BSC/BTS,上連 PSTN 與 HLR/VLR,是整個行動通訊「控制 + 交換」的樞紐。
• 意義:它是從「固定電話交換機」進化到「行動核心網」的重要起點。
• 展望:3G 之後,MSC 的部分功能逐步被 MSC-S/MGW(分拆架構) 與 IMS(全 IP 核心) 所取代。
👉 一句話總結:MSC 是 1G/2G 的總機,負責把行動電話接到正確的人手中,並算清楚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