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5):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39/100 📌 第 4 周:無線接取網 RAN - 基地台+無線鏈路,連接用戶與核心網。
39. Open RAN 🛠
開放介面標準化,降低成本又多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傳統行動網路的基站(RAN, Radio Access Network)往往由 單一廠商提供「黑盒子」,軟硬體綁定,難以相容,也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進入 5G 時代,用戶需求多元、應用場景複雜,電信商需要更靈活的解決方案。
👉 Open RAN (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 的出現,帶來革命性改變:
• 介面標準化,讓不同廠商設備能互通。
• 軟硬體解耦,基站功能可由軟體模組化實現。
• 降低建設與維運成本,促進生態多元化。
換句話說,Open RAN = 讓 RAN 從「專屬黑盒」變成「開放樂高積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Open RAN 的核心概念
1️⃣ 開放介面(Interface Standardization)
• O-RAN Alliance 推動開放標準。
• e.g., RU(無線單元)– DU(分佈單元)– CU(集中單元) 之間介面標準化。
2️⃣ 硬體白盒化(White-box Hardware)
• 傳統專用設備 → 通用伺服器(COTS, Commercial Off-The-Shelf)。
• 降低建設與升級成本。
3️⃣ 軟體化(Virtualization)
• 基站功能透過虛擬化或雲化方式實現(vRAN, Cloud RAN)。
• 提升彈性與可維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Open RAN 的優勢
• 成本降低:不用被單一大廠綁死,競爭降低 CAPEX/OPEX。
• 供應鏈多元:不同廠商可專注於模組,生態更豐富。
• 創新加速:軟體驅動,支援 AI、動態切片、智慧排程。
• 部署彈性:從大城市到農村,皆可用彈性架構佈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ASCII 示意圖
Open RAN 架構
┌─────────┐ ┌─────────┐ ┌─────────┐
│ RU │---│ DU │---│ CU │
│無線單元 │ │分佈單元 │ │集中單元 │
└─────────┘ └─────────┘ └─────────┘
↑ ↑ ↑
不同廠商設備 通用伺服器 雲端/虛擬化平台
這張示意圖展示的是 Open RAN(開放式無線接取網路)架構。在這種架構中,基地台被拆分為三個主要功能模組:RU(無線單元) 負責天線端的射頻與訊號收發、DU(分佈單元) 處理即時性高的無線控制與資料排程、CU(集中單元) 執行高層協議與網路管理。與傳統封閉式系統不同,Open RAN 採用 開放標準介面與多廠商互通,可讓不同廠商的 RU、DU、CU 協同運作,並透過 通用伺服器與雲端虛擬化平台 進行部署。這種設計提升了網路靈活性、可擴充性與成本效益,是 5G 時代推動多廠商合作與軟體化創新的關鍵架構。
👉 說明:介面開放 → 各單元可由不同廠商組合,降低成本、增加彈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模擬題
1️⃣ 專業題:Open RAN 與傳統 RAN 的差異與成本優勢
傳統 RAN(Radio Access Network)由單一廠商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包括硬體(RU/DU/CU)與軟體系統,屬於封閉式架構。各模組之間的介面不公開,導致營運商被「單一供應商綁定」(Vendor Lock-in),難以混合使用不同品牌設備。
而 Open RAN(開放式無線接取網路) 採用 開放介面標準(O-RAN Alliance 定義),允許不同廠商提供的 RU、DU、CU 模組互通運作。其主要優點為:
• 降低成本:可使用通用硬體(COTS Server)與虛擬化平台,減少專用設備支出。
• 打破壟斷:電信商可自由選擇最具性價比的組件與供應商。
• 靈活升級:軟體更新快速,可依需求彈性調整功能與容量。
• 促進創新:開放生態讓更多新創與中小企業參與技術開發。
👉 結論:
Open RAN 透過「開放介面 + 通用硬體 + 軟體虛擬化」,在降低建設與維護成本的同時,也提升網路靈活性與創新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在偏鄉部署 5G 為何 Open RAN 更具優勢
在偏鄉地區,5G 部署面臨 預算有限、使用者密度低、維運成本高 等挑戰。
採用 Open RAN 架構可帶來以下優勢:
1. 成本節省:使用通用伺服器與標準化模組,無需依賴高價專用設備。
2. 彈性部署: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規模的 DU/RU 組合,例如小型低功率站節省電力與租金。
3. 遠端維護:Open RAN 支援雲端集中控制與軟體更新,減少現場人力維護。
4. 多供應商合作:可選擇在地供應商支援安裝與維修,提升經濟效益與地方參與。
👉 結論:
在山區或離島等偏遠地區,Open RAN 具備 高成本效益與靈活部署能力,更符合低密度場域的 5G 建設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多廠商 Open RAN 互通問題的解決方案
電信在導入多家廠商的 Open RAN 設備時,若發生互通性問題,應採取以下步驟:
1. 依據 O-RAN Alliance 標準進行測試
o 確認各模組介面(如 A1、E2、F1、Open Fronthaul)是否遵循 O-RAN 技術規範。
o 使用一致的測試工具與協定驗證流程。
2. 建立系統整合測試環境(Integration Lab)
o 由電信商或中立實驗室建立「多廠商互通驗證平台」,模擬實際網路環境。
o 逐一測試各組件間的資料交換、時間同步與效能表現。
3. 引入 SI(System Integrator)整合商
o 由專業系統整合商協調不同供應商,確保軟硬體設定一致、介面匹配。
4. 回饋標準組織與廠商協調修正
o 將問題回報給 O-RAN 聯盟與設備供應商,推動標準修正與韌體更新。
👉 結果:
透過標準化驗證 + 系統整合管理,可確保多廠商 Open RAN 設備順利互通,維持穩定高效的 5G 網路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小結與啟示
• Open RAN = 打破壟斷的關鍵武器,推動電信產業開放化。
• 優點:降低成本、促進創新、供應鏈多元化。
• 挑戰:相容性、性能優化、安全性需持續解決。
• 展望:6G 時代,Open RAN 將與 AI 自動化、雲原生網路 深度結合,成為全球電信部署新標準。
👉 一句話總結:Open RAN 就像「開放樂高積木」,讓電信商能自由組合,建出更便宜、更靈活、更智慧的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