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Instagram 看不出你有男朋友時
導讀
奇怪的是,明明有男朋友,Instagram 卻看不出來。
根據研究指出過去一年,社群整體發文頻率在下降,越來越多人選擇少講一點、晚一點、乾脆不講。但有一群人很努力——努力把關係留下一點痕跡。
- 她們的帳號裡,每一張合照是拜託來的;
- 每一個紀念日打卡是提醒來的;
- 每一則愛心貼圖,是標註才出現的。
我看過一份研究提到:當一個人心裡不踏實,就會想增加關係的「可見度」。聽起來抽象,意思很簡單——
她其實不愛秀。她只是想讓這段關係,被看見。
這篇要談的,是愛情裡的單機模式。
有些關係,像一個人演完整齣戲。
台詞、走位、收尾都準備好了;鏡頭另一邊的人,始終不上場。
他總說「都可以」,態度溫溫的,沒什麼殺傷力;
可你一開口表達不舒服,立刻變成「太敏感」的那個人。
思友投稿:那些看不見男朋友的 Instagram
一、小雯(廣告公司 AE)
「思齊,我是在公司聖誕派對前,忽然意識到問題的。同事問:『欸,你男朋友要不要一起來?』我愣了三秒,才想起——我有男朋友。不是我失憶,是三年了,沒有任何人見過他。
我打開 Instagram。幾百張照片,他出現不到二十張;每一張都是我硬拉著拍的,他的臉寫著:『好了沒?』
他說:『我不想把私生活放網路上。』
可是他會自拍,會拍車、拍鞋、拍遊戲破關。就是沒有我。
朋友說,從我的 Instagram 看起來,我像單身。
我苦笑,因為某種程度上,我確實是一個人在談戀愛。」
小雯傳了對話截圖。
藍色訊息是灰色的五倍。
「每個話題我起頭;『我愛你』我先說;約會我提議。他最常回的三個字——你猜?『都可以』。」
二、佳佳(產品經理)
「我男朋友有個特異功能:消失。不是人不見,是情感不見。週年那天,我訂餐廳、買禮物、請假。他只說:『喔,今天週年啊?』情人節,我提醒。他說:『商業節日,有什麼好過。』我生日,我再提醒。他買了花。貼著特價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