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資訊
2025/10/17-10/18 國家兩廳院 實驗劇場
|創作團隊
她的實驗空間集:陳侑汝、區秀詒
演員:蔡佾玲、周家寬
|劇評
縱觀歷史,文明的發展並非只有父系社會,然而母系社會在文明中式微的原因,除了男女身體構造造成的差異以外,當我們從人類學的角度研究,為了確保後代血統純正,社會逐漸以婚姻、道德與貞操等等手段制約女性,將其推向歷史背後,成為需要依附男性、遵循禮法的第二性別,更甚者,將女性種種貢獻淹沒在文明的洪流裡,成為各個不具名的「龐蒂雅納」。
《K與龐蒂的神祕降靈》從一場荒誕的〈搖擺香蕉〉拉開序幕,初登場的K以一名攝影師(紀錄者)講述有關尼泊爾的廓爾喀傭兵文化以及龐蒂雅納的民間傳說,帶領觀眾齊齊進入魔幻世界。有別於傳說中女鬼形象的龐蒂雅納,劇中巧妙地讓她去性別化,成為一名從香蕉樹中誕生的毛茸茸遊弋幽魂,即使她是個會吃掉負心人的幽靈,即使她曾是一名普通的女人。
然而,龐蒂雅納真的只是民間傳說中的普通女鬼嗎?
就如活在每個文化裡被妖魔化的幽靈一樣,比如流傳至民間被代指潑辣、醜陋的女夜叉、被法海鎮壓在雷峰塔下的白蛇精,又或者是《聊齋》中一眾女幽魂,皆反映了社會對女性權益的漠視,以及對父系權威的自傲,而他們都曾是最為普通的女性幽魂。抑或在西方宗教中被忽略的存在——莉莉絲,作為該文化下極為重要的「被制裁對象」,唯有從亞當肋骨中誕生的夏娃,才能成為被接納的對象。
K,是一名男人、一名廓爾喀傭兵,同時也是一名由母親(尼泊爾土地)孕育的孩子。在死亡來臨的前一刻,回憶自己一生的記憶,就像穿越時間的隧道,尋找失落的母語和記憶。遊弋幽靈,不再侷限在民間傳說,而是代表著流浪者、無家者。
他是K,心中住著龐蒂雅納,或許該說,他即是龐蒂雅納,兩者之間模糊的界線,令他忘記自己真實的身分。K在尋找相機膠卷的過程中,透過一次次的通話與龐蒂雅納對話,又何嘗不是在尋找自己呢?在〈蘇曼與K〉一幕裡,K遇見了蘇曼,一名懷抱著喜劇夢的邊境守衛者,以詼諧的方式與K對話——即使蘇曼亦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感到困惑,卻仍堅持守衛邊境,即使她可能被國家遺忘——
即使如此,她依然守衛著自己的喜劇夢。
此刻,被國家遺忘的並非只有蘇曼與K,他們就如每個被遺忘的龐蒂雅納,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忘卻孕育自己的土地,從而成為戰爭下的犧牲品,抑或成為他國的傭兵。廓爾喀傭兵,被稱之「護牛者」,在劇中瞪著一雙紅眼怒視前方,眼神控訴著對戰爭的憤恨,那一股血性與野性震懾觀眾久久難以平復。
激昂的憤怒之後,緊接而來的是,昏暗無光的劇場落針可聞,就像每位戰士在叢林中看不見的未來,如此蒼白無力。他們終究會被歷史遺忘、被國家遺忘,變成不具名的女鬼龐蒂,而他們的鮮血卻只會在史書上被潦草一筆帶過,抑或不曾被記錄,就像丟失的膠卷。
〈金銀島之夢〉是他們最終的念想了。
在那裡,在即將墜落海洋的一架飛機上,K究竟看見甚麼呢?山川湖海,遠離戰爭的天空之間,是他們唯一的歸宿,最後,他們都不再是遊弋的幽魂,而僅僅是K,代號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