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與龐蒂的神秘降靈》劇評:不曾被記憶的碎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展覽資訊

2025/10/17-10/18 國家兩廳院 實驗劇場

|創作團隊

她的實驗空間集:陳侑汝、區秀詒

演員:蔡佾玲、周家寬


|劇評

  縱觀歷史,文明的發展並非只有父系社會,然而母系社會在文明中式微的原因,除了男女身體構造造成的差異以外,當我們從人類學的角度研究,為了確保後代血統純正,社會逐漸以婚姻、道德與貞操等等手段制約女性,將其推向歷史背後,成為需要依附男性、遵循禮法的第二性別,更甚者,將女性種種貢獻淹沒在文明的洪流裡,成為各個不具名的「龐蒂雅納」。

  《K與龐蒂的神祕降靈》從一場荒誕的〈搖擺香蕉〉拉開序幕,初登場的K以一名攝影師(紀錄者)講述有關尼泊爾的廓爾喀傭兵文化以及龐蒂雅納的民間傳說,帶領觀眾齊齊進入魔幻世界。有別於傳說中女鬼形象的龐蒂雅納,劇中巧妙地讓她去性別化,成為一名從香蕉樹中誕生的毛茸茸遊弋幽魂,即使她是個會吃掉負心人的幽靈,即使她曾是一名普通的女人。

然而,龐蒂雅納真的只是民間傳說中的普通女鬼嗎?


  如活在每個文化裡被妖魔化的幽靈一樣,比如流傳至民間被代指潑辣、醜陋的女夜叉、被法海鎮壓在雷峰塔下的白蛇精,又或者是《聊齋》中一眾女幽魂,皆反映了社會對女性權益的漠視,以及對父系權威的自傲,而他們都曾是最為普通的女性幽魂。抑或在西方宗教中被忽略的存在——莉莉絲,作為該文化下極為重要的「被制裁對象」,唯有從亞當肋骨中誕生的夏娃,才能成為被接納的對象。

  K,是一名男人、一名廓爾喀傭兵,同時也是一名由母親(尼泊爾土地)孕育的孩子。在死亡來臨的前一刻,回憶自己一生的記憶,就像穿越時間的隧道,尋找失落的母語和記憶。遊弋幽靈,不再侷限在民間傳說,而是代表著流浪者、無家者。

  他是K,心中住著龐蒂雅納,或許該說,他即是龐蒂雅納,兩者之間模糊的界線,令他忘記自己真實的身分。K在尋找相機膠卷的過程中,透過一次次的通話與龐蒂雅納對話,又何嘗不是在尋找自己呢?在〈蘇曼與K〉一幕裡,K遇見了蘇曼,一名懷抱著喜劇夢的邊境守衛者,以詼諧的方式與K對話——即使蘇曼亦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感到困惑,卻仍堅持守衛邊境,即使她可能被國家遺忘——

即使如此,她依然守衛著自己的喜劇夢。

  此刻,被國家遺忘的並非只有蘇曼與K,他們就如每個被遺忘的龐蒂雅納,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忘卻孕育自己的土地,從而成為戰爭下的犧牲品,抑或成為他國的傭兵。廓爾喀傭兵,被稱之「護牛者」,在劇中瞪著一雙紅眼怒視前方,眼神控訴著對戰爭的憤恨,那一股血性與野性震懾觀眾久久難以平復。

  激昂的憤怒之後,緊接而來的是,昏暗無光的劇場落針可聞,就像每位戰士在叢林中看不見的未來,如此蒼白無力。他們終究會被歷史遺忘、被國家遺忘,變成不具名的女鬼龐蒂,而他們的鮮血卻只會在史書上被潦草一筆帶過,抑或不曾被記錄,就像丟失的膠卷。

  〈金銀島之夢〉是他們最終的念想了。

  在那裡,在即將墜落海洋的一架飛機上,K究竟看見甚麼呢?山川湖海,遠離戰爭的天空之間,是他們唯一的歸宿,最後,他們都不再是遊弋的幽魂,而僅僅是K,代號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傷心事務所
0會員
6內容數
嗨,我是行七。 荒蕪才是一切本質,不是嗎? 而我也只是一名夾在理性主義的浪漫瘋子而已。至於那些無以名狀的憂傷與歡笑;那些片刻的、即將消逝的回憶,都讓它們留在這裡吧。 - 💌歡迎寫信給我。 📮合作聯繫Mail:x461450@gmail.com #文字紀錄 #原創 #劇評 #影評
傷心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10/15
「循環」是為了自我救贖——被刻意淡化的生死議題   《開端》是常見的網路小說題材,從多年前《涼宮春日的消失》延續至今,仍是小說界裡時常被運用的素材——而《開端》的亮點在於,該作品在不斷循環的時間裡看見人生百態。   倘若這起爆炸事件是真實案件,那麼受害者、加害者與犯罪都是不可逆的。因此,電視
Thumbnail
2025/10/15
「循環」是為了自我救贖——被刻意淡化的生死議題   《開端》是常見的網路小說題材,從多年前《涼宮春日的消失》延續至今,仍是小說界裡時常被運用的素材——而《開端》的亮點在於,該作品在不斷循環的時間裡看見人生百態。   倘若這起爆炸事件是真實案件,那麼受害者、加害者與犯罪都是不可逆的。因此,電視
Thumbnail
2025/10/04
|展覽資訊 2025/06/19-06/22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演出團隊 江蘇大劇院,導演黎星、李超。 |劇評   流傳百年的經典被無數人改編、演出,然而如何再終於古典與新潮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藝術重要的課題。曾被翻拍成電視劇至今也令人回味無窮,從選角至劇情的細膩,唯有觀
Thumbnail
2025/10/04
|展覽資訊 2025/06/19-06/22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演出團隊 江蘇大劇院,導演黎星、李超。 |劇評   流傳百年的經典被無數人改編、演出,然而如何再終於古典與新潮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藝術重要的課題。曾被翻拍成電視劇至今也令人回味無窮,從選角至劇情的細膩,唯有觀
Thumbnail
2025/05/30
|展覽資訊 2025/02/14-02/16 臺北國家戲劇院 2025/04/19-04/20 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院 2025/04/26-04/27 高雄衛武營歌劇院 |演出團隊 表演工作坊,由蕭艾、樊光耀、范瑞君、屈中恆、唐從聖、張本渝等領銜主演。 導演賴聲川。 |心
Thumbnail
2025/05/30
|展覽資訊 2025/02/14-02/16 臺北國家戲劇院 2025/04/19-04/20 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院 2025/04/26-04/27 高雄衛武營歌劇院 |演出團隊 表演工作坊,由蕭艾、樊光耀、范瑞君、屈中恆、唐從聖、張本渝等領銜主演。 導演賴聲川。 |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挖掘《寄生上流》這部電影,發現當中涉及韓國文化、社會、歷史的各種面向,此處只能就神話內含做一些分享。本系列文章可能有過度詮釋的可能性。電影涉及主題和隱喻龐大,如有不能窮盡之處還請指教,就不足之處提出建議,讓我獲得更多啟發。那將是上上之流,Respect。 延續前文,編導就角色上的顛倒,不只運用
Thumbnail
挖掘《寄生上流》這部電影,發現當中涉及韓國文化、社會、歷史的各種面向,此處只能就神話內含做一些分享。本系列文章可能有過度詮釋的可能性。電影涉及主題和隱喻龐大,如有不能窮盡之處還請指教,就不足之處提出建議,讓我獲得更多啟發。那將是上上之流,Respect。 延續前文,編導就角色上的顛倒,不只運用
Thumbnail
靈異故事的背後,更多的是愛國情懷。
Thumbnail
靈異故事的背後,更多的是愛國情懷。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後半段,新心靈舍簡介,大為震撼的部分與反思。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後半段,新心靈舍簡介,大為震撼的部分與反思。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或者它就如台灣的《返校》透過一部電影,提醒著歷史不能被遺忘,而《破墓》更加進了韓國信仰裡能與歷史互相呼應、連結的方式,不僅揭開了那段歷史的傷痛,或者是更往前推韓國從高麗、朝鮮時代歷經各樣的分分合合、侵略占領⋯⋯
Thumbnail
或者它就如台灣的《返校》透過一部電影,提醒著歷史不能被遺忘,而《破墓》更加進了韓國信仰裡能與歷史互相呼應、連結的方式,不僅揭開了那段歷史的傷痛,或者是更往前推韓國從高麗、朝鮮時代歷經各樣的分分合合、侵略占領⋯⋯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