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把社團和修課心得一起寫,但內容偏多,最後決定分開來寫,這篇先從社團活動開始。
International Club 活動體驗分享
International Club ( IG 連結點我) 是 IÉSEG 專為交換生設立的社團,主要促進交換生彼此間,或與本地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類型多元,包括 Party、當天來回或兩天一夜的出遊,也會協助回覆/處理交換生生活上的疑難雜症,如銀行開戶。
我發現參加 Party 時,交換生不太會準時到,如果太早去,場面會變成和法國社員聊天、等人到齊的尷尬時光。建議如果不習慣這種場合,可以稍微晚一點再到 (約活動開始的半小時後)。以下是我實際參加過的幾個活動:
🥂 After Party(免費,飲料費自付)
日期:1/6,在 Orientation 當天晚上舉辦,地點是學校附近的酒吧。進入後,法國社員會請大家自行找位子、點飲料並和其他交換生聊天。這是一個充滿自我介紹與寒暄的場合,鼓起勇氣開口就對了!推薦參加,之後若在課堂上遇到這天聊過的人,會更容易熟悉或分組。不過對 I 人來說,可能會有點累。
🏙️ City Tour(免費)
日期:1/8,下午由社員帶領我們步行繞行里爾市區,路線包含學校、Match 超市、里爾證交所、美術館及主要廣場等地標。這項活動適合剛抵達里爾、對城市還不熟悉的交換生參加。不過導覽日期是在我已經採買完、熟悉周邊環境之後,因此對我幫助不大。
倒是這次活動讓我認識了一位台灣交換生 Sabrina。她是大學生,但因為大四學生可以選修碩士課程,原本選修了碩士班的課。後來她想更換課程,我便陪她一起到辦公室找交換學生負責人,也因此才有了上一篇中我決定改選課程的後續發展。
當時我們在導覽途中,Sabrina 突然很想喝珍奶,於是我們在廣場的貢茶買完後,就一起中離了導覽😅。
🥞 Crêpes Party(€19)
日期:1/8,晚上至餐廳享用 Crêpe(甜可麗餅) 和 Galette(鹹可麗餅)。那天正下著大雨(或雪?),所以我和幾位台灣交換生一起搭計程車往返。主要就是邊吃邊和其他交換生聊天、認識新朋友。推薦參加,體驗法式可麗餅。個人喜歡 Galette,口感酥脆;甜可麗餅我更偏好台式版本,就是喜歡脆脆的。
🍻 Afterwork Buddy(免費,飲料費自付)
日期:1/15,地點在酒吧。Buddy 指的是協助交換生熟悉新環境與校園生活的在校生,活動目的是讓交換生與自己的 Buddy 見面。建議先吃飽再去,因為現場僅有社員提供的熱壓吐司和洋芋片,數量有限。我和許多人都沒遇到 Buddy,結果整場變成交換生之間的交流會。
現場音樂很吵、人又多,可參加可不參加,要有「可能見不到 Buddy 」的心理準備 。不過我的朋友艾比有見到她的 Buddy,對方還推薦她當地餐廳,聽說艾比分享她去餐廳點茄子泥開胃菜,對方告訴她那是當地人會吃的料理,但我們認為味道像學餐菜色😂。
🧀 Raclette Party(€5)
日期:1/22,舉辦地點在一位法國社員家中,活動幾點開始當天才公布,還得等社員在門口接應。場地有點擁擠,由料理社與 International Club 合辦。基本上交換生和法國學生分桌,法國人示範如何用烤盤融化起司,淋在馬鈴薯上再搭配火腿與醃黃瓜。推薦參加,Raclette 是法國人在冬天會享用的料理,好吃!當天一群法國學生邊唱歌邊吃飯,讓我想起宿舍外深夜酒吧的喧嘩聲。

Raclette
🧧 Chinese New Year Party(€5)
日期:1/24,我很好奇法國人怎麼看待農曆新年。活動地點在某位社員家,外套都堆在臥室,大家坐在客廳與餐桌區。社員準備了炒飯、炸春捲、煎餃和蝦子等料理。炒飯超級難吃😂,我甚至和社員說這不是我們會煮的炒飯,他笑著說原本想買的材料賣完了。
推薦參加,建議可以帶台灣零食交流!我帶了鳳梨酥,其他人也帶了科學麵、嗶嗶糖等。有位荷蘭人說鳳梨酥味道像他們會吃的糕點,蠻有趣的文化交流體驗。

新年派對
🎉 Farewell Party(免費)
日期:4/21,好像是因為有部分交換生的學程較短,學校早在四月就舉辦了歡送派對。社員準備了豐富的外燴餐點 buffet,讓我們邊吃邊與其他交換生聊天,也有卡拉 OK 活動。推薦參加,能蹭吃蹭喝 (?),對 I 人來說,可能會安靜地看別人唱歌、吃飽後聊一下天就離場。
那天我們幾位台灣生在聊天時,剛好碰到國際處的老師過來跟我們聊了幾句。一位應該是處長的人提到他去過台北,也知道政大,還推薦我們若有機會可以去法國的蘭斯旅遊。由於我本來就很喜歡聖女貞德,讓我也很想去蘭斯看看。

好吃的 IÉSEG 軟糖 (歡送派對拿到的)
🚍 旅遊類活動
我都沒有參加,主要是因為日期與課程衝突,或已有其他安排。他們舉辦過凡爾賽、根特一日遊等活動。
例如凡爾賽之旅要 €40(含交通、早餐),雖然一開始覺得可惜,但後來我用法國青年鐵路票買到 €0 的巴黎來回火車票,加上歐盟 26 歲以下學生可免費入場凡爾賽宮,最後只花了地鐵交通費就完成自助行,反而更划算。 不過,如果想認識更多人,也可以把旅遊活動當作交際費投入。
🌐Erasmus Lille
除了 International Club 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組織 Erasmus Lille ( IG 連結點我)。他們舉辦許多出遊與派對活動,例如聖米歇爾山旅遊、荷蘭國王節行程等,報名不限學校,因此也有機會認識其他學校的學生。不過我個人沒有參加過他們的活動。
💬 活動感想
除了旅遊類活動外,我幾乎都有參加,偶爾會感到有些社交疲勞,活動多以吃吃喝喝、聊天認識人為主,沒有太多團康或互動設計。
若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個人會挑選像 Raclette Party、Chinese New Year Party 或 Galette 聚餐這類主題性、能體驗當地文化與美食的活動。酒吧聚會去體驗一次就好。
也許是因為我過去參與過服務性社團,習慣有主題/團康的活動形式,而 International Club 的活動相對自由、偏向社交交流,活動開始的時間有時會在前一天或當天才公布。另外,台灣交換生參與度偏高。我多次參加非酒吧型活動時發現,外國交換生的出席情況每次都不同,而台灣生常常出席XD















